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沒被父親愛過的孩子,永遠學不會這件事

前陣子收到幾位讀者留言提到父親:

「父親把我和弟弟當透明人,卻對親戚朋友家的孩子關懷備至。」

「對男孩子來說,父親的缺位更可怕。」

不可否認的是,在中式家庭中,父親的「缺位」比母親更為常見

曾經有一檔火爆全國的親子綜藝《爸爸去哪兒》,明星父親們在節目中笨手笨腳地帶孩子,有些甚至是第一次和孩子單獨相處。

但很多觀眾對此見怪不怪,似乎我們已經默認父親普遍缺乏育兒經驗,因此對他們的「不熟練」習以為常。

但對孩子來講,這種「缺位」會帶來什麼影響呢?

今天,來跟大家聊聊:「情感缺位」的父親

情感缺位的父親,隱形的爸爸

在網上看到這樣一段視頻:

媽媽在廚房做飯時,在臥室的孩子突然哭鬧起來。

坐在旁邊玩手機的爸爸竟然像沒聽見一樣,不管不顧地打著遊戲,完全無視孩子的哭喊。

最後,媽媽只能急匆匆地趕回房間,爸爸卻立馬不耐煩地走了出去。

這就是很常見的一種「父親缺席」:雖然孩子名義上有一個爸爸,但跟沒有差不多

中文語境裡,有一個更常見的詞——喪偶式育兒

這些父親通常以「工作很忙」「上班太累」「不會帶孩子」為藉口,拒絕花心思在孩子身上,也不願意和母親一起分擔養育責任。

除此之外,還有一類父親,他們的「缺席」並非不想向孩子表達情感,而是習慣於用他們自認為好的方式來愛孩子

精神分析學家李孟潮認為:

長久以來,父親在家庭中提供著「供養」和「勝利」的功能

他們被期待成為家裡最成功的人,應該以一種沉默、遙遠的方式愛著孩子。

在這種背景下,男性會迴避主動向孩子表達關心、流露情感

演員郝蕾在一次訪談中提到,父親從小就對她特別嚴苛。

在她第二次離婚、心情最難過的時候,爸爸卻還一直在教育、批評她。

郝蕾很不好受,提出想讓父親抱抱自己。

沒想到父親居然回答:「擁抱有什麼用?」

因為在他看來,父親的功能是經濟支持,養育則體現在「適時的規訓」和「威嚴的教導」。

這類父親可能會有兩個特點:

a.通常不會插手母親的日常教育,卻會在某一個時刻突然看孩子不順眼,對孩子大發雷霆或出現其他指責行為。

b.會對親戚或朋友家的孩子非常友善,但對自己的孩子卻沒有耐心。

其實,他們只是在「扮演」理想中的父親形象,並不是去真正成為父親

因為從根本上來講,這些行為的本質只是在展現自己的「正確」和「威嚴」,維護自己的地位和男子氣概。

對孩子來說,這兩類父親在情感上都是「缺席」的,像不存在一樣

為什麼父親更容易缺位?

從心理學角度來講,父親的缺位可能有以下3個原因:

1.父愛是後天產生的

對母親來說,生育過程付出的「沉沒成本」,以及生理因素的影響,都讓她們本能地對孩子產生感情。

接著,在嬰兒時期,母親幾乎和孩子不分你我的接觸,導致母愛很容易自然產生。

而父愛,卻不是這麼簡單就形成的。

有研究發現,大部分父親在孩子剛出生時並不會立刻產生父愛。

因為他們並非孩子的「第一照料者」,很難在第一時間意識到自己的責任。

慢慢地,隨著父親在陪伴孩子、和孩子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孩子對自己的需要,才會逐漸產生父愛,完成「父親」這一角色的身份認同。

2.父親被動育兒

但有些情況下,父親只能被動參與育兒:

a.部分母親會排斥父親參與育兒過程

有些女性在生完孩子後會陷入抑鬱,認為自己無法實現生育之外的價值體驗,因此對孩子充滿控制欲,拒絕另一半過多照顧孩子。

b.祖輩不讓父親參與

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上一代參與育兒的家庭,長輩認為男性不會或不懂帶孩子,或者認為他們應該將精力放在工作上,從而阻止父親參與育兒。

被動育兒的結果是,父親失去了和孩子的互動過程,也就難以產生父愛。

3.代際傳遞

上一代之所以會形成這種觀念,本質還是因為社會對父母角色的根本期待不同。

比如前面提到的《爸爸去哪兒》,它所對應的綜藝是《媽媽是超人》。

背後有一個潛在的邏輯:

即使媽媽承擔家庭的經濟責任,育兒的工作依舊是媽媽的。

媽媽要變成超人去兼顧事業和家庭,而爸爸則沒有這種雙重責任

這種代際傳遞的觀念,給了父親逃避育兒責任的理由,讓他們理所當然地「缺位」。

另一方面,或許他們本身也沒體驗過親密的父愛,沒有一個足夠好的「父親榜樣」,因此也會將這種情感模式傳遞給自己的孩子或伴侶。

比如《再見愛人》中的王秋雨,在婚姻中總是不顧另一半的感受,習慣性否定、教育對方。

原因就是在王秋雨的童年階段,他的父親就是以一種「超理智型」的方式教育他,無視和抹殺他的情緒。

情感缺位的父親,早就缺愛的孩子

精神分析理論認為,即使父親去世或是從小就離開孩子,孩子的內心世界也會存在和父親有關的表象。

因此,「情感缺位」的父親對孩子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

1.對父愛的渴望引發的一系列心理危機

當父親「缺席」時,孩子不得不用TA不知道的東西塑造一個父親,試圖讓缺席的父親活躍起來。心理學家Herozg將其描述為「父愛飢餓」

一方面,「隱形」父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被拋棄,從而將這種情緒內化成對自己的負面感知,孩子會覺得是因為自己不夠好,才得不到父親的關注。

另一方面,孩子會執著於尋找其他的男性形象,來填補這份空白。

這點在女孩身上更為明顯。

心理學家認為,良好的父女關係能幫助女性獲得性心理認同

如果童年時期沒有和父親形成可靠的依戀關係,女性會更重視在親密關係中展示自己的女性特質,下意識地討好、取悅對方。

同時,因為沒有了解過男性真實的樣子,她們會傾向於去塑造一個極端的男性形象:完美無缺或是無惡不作

這都會導致她們無法開展一段良好的親密關係。

電視劇《喬家的兒女》中的喬三麗就是如此。

三麗小時候險些被父親的麻將搭子侵犯,而本應該站出來保護她的父親,卻為了一點錢選擇私了。

成年後的三麗對異性產生了抗拒心理,被男生表白的第一反應是覺得噁心。

哪怕遇到了自己喜歡的男生,也因為不敢親密接觸只能分手。

2.與母親分離失敗

我在「情感缺位的母親」一文中提到,母親通過滿足嬰兒的「鏡映需要」,幫助嬰兒建立存在感。

這個過程中,母親和嬰兒幾乎是一個整體。

接著,當孩子3歲時,需要通過和母親的分離,完成個體化,形成一個獨立於母親的自我。

精神分析學家瑪格麗特·馬勒認為,這個過程離不開父親的參與。

原因有兩個方面:

a.相比於母親和嬰兒的「整體」關係,父親代表嬰兒與「外部世界」的連接。

因此,如果父親能讓孩子感受到安全,孩子才有勇氣離開母親,主動探索外部世界。

相反,孩子會因為害怕不願離開母親,不敢主動探索。

成年後,這類孩子也會難以適應社會,出現社交困難、退縮、迴避的情況。

b.缺席的父親,造就焦慮的母親。

如果父親缺位,母親不僅需要承擔過重的家庭任務,精神上也得不到支持。

所以容易過度依賴孩子,不願與孩子分離。

孩子也會因為對母親的愧疚,和母親產生「共生關係」

結果就是,孩子需要承擔母親的情感寄託,精神不堪重負。

比如電視劇《小歡喜》中的女孩喬英子,父母離婚後,母親將所有的希望和精力都放在她身上,她不斷地告訴英子:「媽媽只有你了。」

在母親令人窒息的愛、父親的不作為之下,英子整夜失眠,小小年紀就患上了抑鬱症

此外,如果男孩無法在童年時期和母親分離,或許他的一生都難以脫離母親的控制和干預可能會成為所謂的「媽寶男」。

3.破壞家庭關係

a.影響夫妻關係

當母親過度勞累,而父親又不願分擔時,就會影響到夫妻關係。

同時,會有第三方(如外婆、奶奶)介入這個家庭。

家庭心理學認為,小家和原生家庭之間保持親密,又相對獨立,才是良性的關係。

當祖輩參與育兒後,不可避免地會打破這條界限,產生婆媳矛盾,進而影響到夫妻關係。

b.影響親子關係

父母關係不好,或是母親對父親不滿時,孩子就成了最直接的受害者。

TA們會更加早熟,以照顧母親的情緒;

有些孩子會故意傷害自己,以為這樣能幫助父母緩解矛盾。

另一方面,即使母親沒有表現出對父親不滿,這樣的家庭結構也會導致孩子不會和父親溝通,只能通過母親和父親溝通。

長大後,面對父親也只有尷尬和無盡的沉默。

郝蕾在訪談中就表示,父親生病時,自己想要安慰他,卻發現不知怎麼開口。

明明是想說些暖心的話,結果到了嘴邊,就變成了和父親當年一樣冷漠、理智的話。

如何面對這份缺席?

從孩子的角度來講:

1.嘗試接受父親或許沒有能力愛自己的事實

對孩子來說,承認父母不愛自己是很痛的。

但只有這樣,你才有可能從缺愛的泥沼中走出來。

要意識到,父親不夠愛你,不是因為你不夠好,而是他或許沒有愛你、愛他人的能力。

這不是你的錯。

2.學會和母親分離

你需要意識到,母親的不幸福不是你的錯。

父母的婚姻問題,需要他們自己解決。

你只需為自己的幸福負責。

試著放下對母親的愧疚,去擁抱和探索屬於你自己的世界。

3.重建自己的性別認知

如果你意識到和父親的關係影響到了你的親密關係,那麼你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正視真實的男性形象:

無論你是認為男性很可怕,或是對男性抱有完美的期待,都要摒棄這些想法。

相反,你可以通過和父親交流,了解更多有關他、有關男性的真相。

或者,真誠地和周圍的男性建立關係(未必是親密關係),去了解現實生活中男性的優缺點。

最後,你也可以尋求心理諮詢師的幫助。

需要注意的是,了解這些並不一定是為了開展某段親密關係,而是通過理解真實的男性形象,從而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更好地生活。

那麼,父親可以怎麼做呢?

心理學家溫尼科特認為,一個好的爸爸需要滿足2個條件

1、足夠在場

你需要意識到,如果你的妻子可以學會帶孩子,那麼你也可以。

如果剛開始因為恐懼和彆扭比較生疏,你可以試著做些簡單的照顧工作,以及,時刻關注妻子的心理健康,提供精神支持。

2、自我接納

溫尼科特認為,一個好的父親,必須熬過孩子對自己「理想化」形象的破滅。

隨著孩子長大,他會慢慢發現父親並不是一個完美的人,進而對父親失望。

而作為父親,你要做的並不是利用自己作為成年人的優勢去報復孩子,而是勇敢承認自己的平凡。

教會孩子認識真實的你,放下對傳統父親形象的執念,也是對自我的一次接納和成長。

不要用孩子滿足你的自尊心,不要重蹈上一輩的覆轍。

你可以想想,當你還是個孩子時,最希望擁有的是哪種父親。

試著去成為這種父親,而不是別人告訴你「應該」成為的樣子。

寫在最後:

《當幸福來敲門》中,男主克里斯窮困潦倒,被妻子拋棄,破產到只能帶著兒子睡地鐵站。

即便如此,他也從未忘記過自己的父親身份:

他不斷找工作,儘自己所能給孩子創造基本的生活條件;

在地鐵站小小的空間裡,講故事安慰害怕的兒子。

所以,即使兩人食不果腹,兒子依然對克里斯說:

「你是最好的爸爸。」

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並不是父親時刻陪在身邊,

而是對被父親愛著的確信和堅定。

這是一個孩子未來生活的底氣。

作為父親,如果你選擇生孩子,那就要做好和另一半共同承擔一切的準備。

沒有一種愛有固定的樣子,但愛一定是建立在雙方的關心和付出之上。

祝你即使不被愛,也能勇敢地去愛。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 窈窕媽媽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122/1981197.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