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家庭生活 > 正文

中年返貧 陸女全家失業 一家三口透支存款 沒想到…

去年年初的一天晚上,老公一臉疲憊地下班回來,一言不發,回屋坐了一會兒,忽然說:「我失業了。」我吃了一驚,忙問緣由。老公一臉憤慨,這是第一次老公被公司解聘。但其實之前早有苗頭。

老公的工作一直幹得不順心,雖然身居要職,薪金不低,但老闆是一個固執守舊、不體恤員工而且生性多疑的人,在他眼裡老闆和員工是天然有界線的,員工就是他花錢雇來的機器。老公離開之前工作了十多年的公司,就是貪戀了老闆給的高薪和要職。不曾想,給他賣命地工作,周末無償加班,也換不來尊重和信任。被公司解聘之前,老公就有辭職的想法,大約被老闆看出端倪,反將了一軍。

老公一直沒下決心辭職,有很多現實的原因。一是年齡,老公已經45+了,二是我也沒有固定工作,三年前我衝動地辭了穩定的工作,一門心思想要做自由撰稿人,搞自媒體。雖然做出了一些成績,但離真正的自由業者還有一段距離,目前只能解決溫飽,而且辭職後一直以教育照顧兒子為先,也牽扯了我一部分精力。

我一直是一個不注重物質生活的人,對金錢沒有概念,年輕時對愛情極其理想化,比如有愛飲水飽,為愛走天涯。這種戀愛腦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拖到大齡青年,因為對老公一見鍾情,他比我低的學歷、不穩定的工作和家境的貧窮都被屏蔽了。這樣說並沒有悔恨當初的意思,但毫無疑問,這為中年返貧埋下了第一顆雷。

第二顆雷便是我毫無理財規劃,隨意「買買買」。單身時,我的工作在當時算是高工資,家裡也不需要我接濟,一人掙錢一人花。我不化妝,不喜歡金銀首飾,唯一的愛好就是買衣服。尤其心情不好的時候,一件滿意的衣服立刻能讓壞心情煙消雲散。我喜歡有個性的衣服,所以到各個寶藏小店淘衣服也是我的愛好。我逛街還有個特點,必須要買回來一件才安心,如果空手回來就會有一種一天白忙活的失落感,抓心撓肝的。閨蜜買衣服鞋子會想到搭配,看到中意的衣服就會想到用已有的衣服來搭配,如果搭配不上,就會放棄。而我總是隨心所欲,有時買回來搭配不上,不是束之高閣,就是接下來再買一件搭配,可是往往買起來思路跑偏,於是就不停地再想要搭配,如此,買衣服的腳步馬不停蹄。

第一次意識到我衣服之多是在搬進新房的時候,工作了近十年,除了衣服鞋子之外,我幾乎沒有一件像樣的東西,比如一台筆記型電腦,一部檔次高點的手機,甚至平時自詡很愛閱讀的我,竟然沒買過幾本書——大多去圖書館借閱的。

如此也就罷了,因為對錢財沒有規劃,也不會理財,本來可以買房升值的,也錯過了最佳時機。單位有同事在2006年前後十萬首付買了房,兩年後翻了一番。

老公原本有棟五十多平方米的房子,家人湊錢出的首付,結婚前也有一閃念想賣掉現在的房子買個更大點的,或者學區房,一起付首付。但老公房子的房屋所有權狀因為種種原因還沒辦妥,又趕上房價大漲,怕壓力太大,想著有房子住就不錯了。

雖然我愛買衣服,但每件衣服的價格並不是很昂貴,其他貴重物品也不買,單身時一直和同學合租房子,因此也存了十多萬塊錢。結婚後,老公除了工資沒有積蓄,又要還貸款,我的存款便在婚姻中一點點耗盡。

婚後除了購買養育孩子的吃喝拉撒,我仍然愛買衣服。

生育前後,我的身材沒有多大變化,單身時的衣服大多都能穿,我喜歡的衣服樣式雖然有點特別,但我並不追趕時髦和怪異,所以幾年之後仍然不過時,但這絲毫不能阻止我對衣服的購買慾望。

自從有了網購更加便捷。有次我因為沒搶到關注了很久、特別喜歡的一件羊絨大衣,後悔了很多天,越想越喜歡,多喜歡就有多遺憾。於是那幾天就發瘋了一樣到各個平台挑選,非要買到一款大衣,仿佛這個遺憾不補上,生活就過不下去那樣。在熬夜挑選、差點沒看瞎眼睛之前,我終於下單了一件,熱情消退,我提醒自己再也不能這樣了。然而,幾天之後,我又看見一件更好看的大衣,價格也很便宜,一個忍不住,又下手了。後來整理衣櫃時我才發現,那段時間我連續買了四件羊絨大衣,而且質量都一般。因為不捨得買太貴的,但羊絨大衣確實是一分錢一分貨,後來想想,還不如買一件品質好的。

每天去上班之前,我都因為選擇穿哪件衣服浪費時間,弄得匆匆忙忙。有次婆婆來帶孩子,不動聲色看了幾天我忙碌選衣服的狀態,終於忍不住悠悠說了句:「就是衣服太多了。」

衣服太多占的地方就多,家裡兩個大衣櫃都是我的衣服,有的衣服連吊牌都沒摘,鞋盒子擺得像貨架,差點就到天花板了。辭職之後,我對衣服進行了大清理,把一些七八成新的棉衣毛衣羽絨服打了一個大包,捐贈給有需要的貧困山區,長時間不穿的、不喜歡的就放進了小區的舊衣物回收箱,但剩下的仍然占了一個柜子。

我也曾從心理層面分析我買不停的原因。心理學上說,愛買衣服有可能是童年印記導致的未完成事件。大意是說我們內心對許多事情都會追求獲得一個完整的心理圖形,如果哪件事情在心理上沒有完成,沒有得到圓滿解決,就成了「未完成事件」。它可能是一件未完成的任務,一種未滿足的需要,未實現的願望,未表達出來的情緒,也可能是未完整經歷的生活體驗。然後這種「未完成事件」的情結,在沒有被意識到時,便轉變成了一個日常生活習慣。

我仔細回想童年對衣服的記憶,小時候的我並不缺衣服,但有點自卑,也許穿著喜歡的衣服會增加更多的自信心吧。還有家裡管教比較嚴格,總覺得不自由,不能做想做的事,也從來沒有隨意買過喜歡的東西。初中時我最大的願望,就是等自己掙錢了,想買啥就買啥。這樣說來,自由地「買買買」是在彌補我壓抑的自我支配感?或者內心的不滿足?

但人到中年,我不需要用添加各種新衣來表現自信了,幾件體現個人風格、質量上乘的衣服已足夠給自己添彩。而我的購買慾無論婚前婚後都沒有人限制過我。對自由的追求不加節制,反而成了一种放縱。

兩年前,網上興起「極簡主義」,提倡物質上的減法和精神上的加法,只買需要的東西。一個27歲的女孩在公眾號上描述她的極簡生活,女孩住著四十平方米的房子,屋子裡一桌一沙發一床,一個書架和簡易衣櫃,衣物只放了衣櫃的一個隔間,整個房間布置得簡約又雅致。閒暇時她會為自己做一餐美食,讀一本書,和好友去咖啡廳坐坐,男朋友偶爾來住,攢了足夠的錢便去旅遊。

曾經,我也向住過這種精神富足的生活,可我卻在一邊宣稱自己低物質欲望的同時,一邊陷進買不停的怪圈裡。對衣物的過分需求又何嘗不是在用物質包裹自己?

想起那些買衣物浪費的時間、精力和金錢,耽擱的精神方面的提升,我覺得有必要改變生活方式了。

我躍躍欲試地跟老公提起,老公瞄了一眼我滿滿當當的衣櫃,欲言又止。好吧,先從擺脫不停買衣服的欲望開始,或許身處婚姻、人到中年的我沒有單身時的悠閒,但仍然可以追求想要的生活啊。

「兩顆雷」同時爆炸,殘酷的現實擺在面前,但也成為我戒掉買不停習慣的契機。結婚十二年,我們的存款只有十萬,這都「得益」於我對錢財的毫無概念,從來沒有記過帳本。好在房貸前年已經還完,讀五年級的兒子一直散養,雙方父母身體健康,都有退休金。

當然,我也做好了心理準備,老公重新找工作肯定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果然在今年元旦之前,老公才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而在這將近一年裡,我堅持做了「不買族」,沒給自己和老公買一件新衣新鞋,兒子的衣服也是非必要不買。而我得到的,是有更多的時間讀書寫作,陪孩子,運動,清空心靈,家裡也變得越來越整潔。

首先要做的,就是克制買衣服的欲望。不再熬夜等什麼「雙11」「618」,不去看也不去聽各種直播賣場,這樣有意識地控制了幾天,以前隨手就點開的各種網上小店,竟然沒有看的欲望了。接著清理其他生活用品,用了很多年的桌椅碗盆,四處可見的靠墊坐墊,兒子小時候的玩具,不合適,不必須的,讓自己感覺不舒服的東西能扔就扔。購買也是如此,不必要的堅決不買。每次清理完,看著越來越簡潔的家,就好像把自己的心情都梳理了一遍。以前,一直被愛清潔的老公詬病「髒亂差」,並死性不改的我,由此愛上了整理。

第一個月,我大致算了一下,三個人的吃喝花了不到一千塊錢。從去年1月初到月底,我們很少開車,一般公共交通地鐵出行。除去必要的開支,孩子感冒的藥費,我去治了兩顆牙,11個月,我們總共花了一萬兩千多塊錢。

我和老公都是I人,喜歡享受一家三口獨處的感覺。我們從大學畢業便在外打工,除了三四個多年一直聯繫的同學、好友,基本上沒有社交,所以,人情往來的費用也節省了。當然,這也是一段特殊時期,為了節省開支,我們沒有規劃遠途旅行,只自駕遊了城市周邊的山水,讓兒子親近大自然。等收入穩定了,旅行計劃便要開啟。

將近一年的時間,兩個中年人蝸居在家,透支著存款,卻也心境平和。每天早上六點起床,我做完八段錦,給兒子做早餐,老公送兒子去學校,順道去廣場走幾圈,生活變得越來越有規律。前幾個月一輪甲流乙流支原體來襲,兒子在學校被感染,在家吃了幾天藥就好了,我和老公安然無恙。

老公這次找工作的心態也平穩了很多,更看重工作環境和老闆的管理風格。我的收穫也很大,效率提高,一篇五萬字的中篇提前完成。

一年「不買族」的生活看似物質上的精簡,其實是在淨化內心,讓心態變得極簡,不被物慾拖累,不被空想阻礙,不被手機綁架,就更加能清晰地看到真正想要的。在古老的童話中,很多女孩子或公主遭遇厄運時,都會有一個考驗出現,讓她數豆子、打掃或者織布,這些細緻的日常生活的處理都象徵著對自己內在的一種梳理和重建。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108/2001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