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文集 > 正文

梁曉聲:當今中國青年階層分析

作者:

這是因為,他們的農民父母其實對他們並無太高的要求。倘他們能在大都市裡站穩腳跟,安家設籍,父母自然高興;倘他們自己覺得在大都市裡難過活,要回到省城工作,父母照樣高興,照樣認為他們並沒有白上大學;即使他們回到了就近的縣城謀到了一份工作,父母雖會感到有點兒遺憾,但不久那點兒遺憾就會過去的。

很少有農民對他們考上大學的兒女們說:"咱家就指望你了,你一定要結束咱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的命運!"他們明白,那絕不是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兒女所必然能完成的家庭使命。

他們供兒女讀完大學,想法相對單純:只要兒女們以後比他們生活得好,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中國農民大多是些不求兒女回報什麼的父母。他們對土地的指望和依賴甚至要比對兒女們還多一些。

故不少幸運地在較富裕的農村以及小鎮小縣城有家的、就讀於大都市漂泊於大都市的學子和青年,心態比城市平民(或貧民)之家的學子、青年還要達觀幾分。因為他們的人生永遠有一條退路——他們的家園。

如果家庭和睦,家園的門便永遠為他們敞開,家人永遠歡迎他們回去。所以,即使他們在大都市裡住的是貨櫃——南方已有將空置的貨櫃租給他們住的現象——他們往往也能咬緊牙關挺過去。

他們留在大都市艱苦奮鬥,甚至年復一年地漂泊在大都市,完全是他們個人心甘情願的選擇,與家庭寄託之壓力沒什麼關係。如果他們實在打拼累了,往往會回到家園休養、調整一段時日。

同樣命運的城市平民或貧民人家的兒女,卻斷無一處"稚子就花拈蛺蝶,人家依樹系鞦韆","羅漢松遮花里路,美人蕉錯雨中欞"的家園可以回歸。坐在那樣的家門口,回憶兒時"爭騎一竿竹,偷折四鄰花"之往事,真的近於是在療養。

即使並沒回去,想一想那樣的家園,也是消累解乏的。故不論他們是就讀學子、公司青年抑或打工青年,精神上總有一種達觀在支撐著。是的,那只不過是種達觀,算不上是樂觀。但是能夠達觀,也已很值得為他們高興了。

不論一個當下青年是大學校園裡的學子、大都市裡的臨時就業者或季節性打工者,若他們的家不但在農村,還在偏僻之地的貧窮農村,則他們的心境比之於以上一類青年,肯定截然相反。

回到那樣的家園,即使是年節假期探家一次,那也是憂愁的溫情有,快樂的心情無。打工青年們最終卻總是要回去的。

大學畢業生回去了毫無意義——不論對他們自己,還是對他們的家庭。他們連省城和縣裡也難以回去,因為省城也罷,縣裡也罷,適合於大學畢業生的工作,根本不會有他們的份兒。而農村,通常也不會直接招聘什麼大學畢業生"村官"的。

所以,當他們用"不放棄!絕不放棄!"之類的話語表達留在大都市的決心時,大都市應該予以理解,全社會也應該予以理解。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

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以上兩句話,是狄更斯小說《雙城記》的開篇語。那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時代,此不贅述。狄氏將"好"寫在前,將"壞"寫在後,意味著他首先是在肯定那樣一個時代。在此借用一下他的句式來說:

當代中國青年,他們是些令人失望的青年。

當代中國青年,他們是些足以令中國寄託希望的青年。

說他們令人失望,乃因以中老年人的眼看來,他們身上有太多毛病。諸毛病中,以獨生子女的嬌驕二氣、"自我中心"的壞習性、逐娛樂鄙修養的玩世不恭最為討嫌。

說他們足以令中國寄託希望,乃因他們是自1949年以後最真實地表現為人的一代,也可以說是忠順意識之基因最少,故而是真正意義上脫胎換骨的一代。

在他們眼中,世界真的是平的;在他們的思想的底里,對民主、自由、人道主義、社會公平正義的尊重和訴求,也比1949年以後的任何一代人都更本能和更強烈……

只不過,現在還沒輪到他們充分呈現影響力,而他們一旦整體發聲,十之七八都會是進步思想的認同者和光大者。

————

他生於1949,共和國同齡人。他寫了50後、60後,不但吸引了70後、80後,而且打動了90後、00後。他是梁曉聲,文壇上的"平民代言人"。

太多人喜愛梁曉聲的人品和作品:有人喜愛他不講官話、套話、裝腔作勢話;有人喜愛他作品裡的公義情結;同齡人喜愛他真實描寫那個時代的艱難,喚起難忘的記憶;非同齡人喜愛他真誠記錄每個普通人悲歡冷暖,帶來跨越時代的強烈共鳴……

·他寫的《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聚焦中國社會熱點問題、中國社會生存規則,20年來加印50次,今天讀來依然令人動容。

·他寫的《人世間》,獲得中國文學最高成就獎——茅盾文學獎,被譽為"於人間煙火處彰顯道義和擔當,一部50年中國百姓生活史"。

·他寫的《父父子子》,不唯苦難,不唯悲情,而有大氣節、大義勇,白描民族奮鬥,為鐵血兒女列傳,為歷史作證,為善良辯護。

鳳凰網:與共和國同齡,他用文字見證時代變遷。悲憫底層命運,他筆指官僚權貴秉持道義。現實無奈前行,他辛辣依舊蒼勁力。

龍應台:知識分子有矯正社會、喚醒民眾的使命,在這一點上,作家梁曉聲先生令人尊敬。

先知書店幾經周折,集齊各具意義的梁曉聲三書《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人世間》+《父父子子》(簽名版),且獲得作者親筆簽名。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經濟學人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110/2002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