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楊恆均案屬人質外交套路 澳專家:勿讓中共予取予求

楊恆均案屬人質外交套路 澳專家:勿讓中共予取予求 澳大利亞的人權及外交事務專家提醒,指楊恆均案符合中共以侵犯人權推進人質外交的慣常套路。

澳籍華裔作家楊恆均2月5日因間諜罪在北京被判死緩。對此,澳大利亞的人權及外交事務專家提醒,指楊恆均案符合中共以侵犯人權推進人質外交的慣常套路。為避免人們以為人質外交是影響民主國家的有效做法,澳大利亞切勿讓中共予取予求。

    澳籍華裔作家楊恆均2月5日因間諜罪在北京被判死緩, 「人權觀察」亞洲區主任皮爾森(Elaine Pearson)向本台指出,中國法院對楊恆均的判決,嚴重違反人權原則。

    「判決竟然如此嚴歷,實在令人憤怒。就算是緩刑,死刑始終是野蠻的;何況中國監獄情況惡名昭彰,裡面的醫療資源嚴重不足。楊恆均遭羈押期間,病情已經加重。別忘了中國有很多爭取人權的政治犯,要不就是死在羈押期間,要不就是獲釋後不久就去世;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就是因為缺乏醫療照護而死在獄中。」

     

    皮爾森提醒,楊恆均遭到重判,顯示儘管澳、中關係表面回溫,但中共針對澳大利亞的人質外交,卻並未停止。

    「歸根究底,如果法治不被尊重,又如何能建立緊密的跨國商業關係呢?很多中國法律,訂立過程並不透明,條文定義又模糊不清,造成外國人淪為人質外交的工具。」

    前澳大利亞國防部政策分析員、目前於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擔任研究員的郝傑明(Benjamin Herscovitch)向本台指出,人質外交本來就是中共慣常採用的手段。

    「當外交上遇到對抗時,中共經常會搬出人質外交;抓住一些外國公民,進而藉此釋放政治訊息。」

    郝傑明認為,不論是稍早獲得釋放的澳藉記者成蕾,還是楊恆均,在他們遭羈押期間,中共都會同時要求澳大利亞在各方面讓步。

    「中國似乎是要和澳大利亞政府交換條件,非得要讓澳方就範,才釋放被羈押的澳大利亞人。以成蕾為例,她獲釋時正好就是澳大利亞政府向中國態度開始軟化的時候。」

     

    2021年5月27日,澳大利亞駐華大使傅關漢(Graham Fletcher)被拒絕進入楊恆均案庭審現場。(美聯社)
    2021年5月27日,澳大利亞駐華大使傅關漢(Graham Fletcher)被拒絕進入楊恆均案庭審現場。(美聯社)

     

    面對中國人質外交的手法, 郝傑明相信,反制之道就是不能讓中共予取予求。

    「對澳大利亞或各國政府來說,可採取的有效策略,就是拒絕一味順著中共的要求;切勿鼓勵中共的人質外交手段,要讓中共明白不可能要什麼就給什麼。」

    赦傑明提到,澳大利亞要是從政府到民間輿論,都能夠一致地持續堅定態度的話,也將會有助反制中共的人質外交。

    「如果要有效地反制,就是要反過來向北京當局施壓。但我們不是採用人質外交,不是將雙邊關係當作是武器,而是要展示出一股強大的輿論,好讓中共明白, 澳大利亞從官方到民間均高度關注該案,而且視該案為優先關注的事項,進而清楚地要求中共善待並且釋放他。」

    皮爾森表示,澳大利亞應該高調要求中共釋放楊恆均。

    「對於那些在中國遭任意羈押的人士,澳大利亞政府都需要加倍努力,要聯合其他同樣有公民在遭中共當局任意羈押的國家,合力要求中共釋放有關人士。對澳大利亞政府來說,最好要把握每一個機會,向中國政府要求釋放有關人士。

    皮爾森還提醒,從楊恆均遭中共當成人質外交工具的例子看來,民主國家和中國或其他專制國家交往時,必須經常將人權議題視為建立各領域雙邊關係的重點事項,否則難以有效地和穩定地推進雙邊貿易和安全關係。

    記者:丘德真    責編:梒青   網編:瑞哲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209/2015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