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美媒:喜迎龍年 亞洲多國農曆年味濃

周六(2月10日)是農曆大年初一,全球數億人正慶祝農曆新年,通過家庭聚會、節慶活動或寺廟參觀來迎接新的一年。

農曆新年(Lunar New Year)是華人文化中最重要的年度節日,也是韓國、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緬甸等亞洲國家的傳統節日。亞洲多地人們在假期中與親朋好友團聚,互相以吉祥話道賀,西方國家主要城市也會舉辦活動,讓僑民們享受節日盛宴。

北京,成群結隊的人們在街上聚集,觀看傳統民俗表演、遊覽花燈或從攤位上購買小吃和紀念品。許多人或在廟宇點香燃燭,在寒冬中祈求健康和好運。

亞洲慶祝農曆年的方式形形色色,《半島電視台》報導了各國農曆年的特色菜餚。

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華人社群有著「撈魚生」的習俗。「撈」取自粵語諧音,意思是賺到風生水起;「魚生」是色彩繽紛的生魚沙拉配上新鮮蔬菜。親友們圍繞著大盤菜餚,拿筷子一邊撈動、一邊說吉祥話,可說是場令人興奮的公共儀式。

在越南,慶祝農曆年時會使用代表幸運的紅色加上象徵繁榮的黃色裝飾,還有包粽子的習俗。越南粽(Banh chung)外觀是方形,由糯米綠豆豬肉組成。越南粽需要長時間水煮,在除夕夜一同等候粽子煮熟就成了重要的年節活動之一。

在韓國,過年期間有道招牌菜餚是年糕湯,通常以牛肉為基底,可添加海帶、大蔥。人們以模仿古代銅幣形狀的方式,將年糕切成圓片烹煮食用,象徵新的一年順風順水,財運旺盛。

在以鳳梨酥糕點聞名的台灣,年節期間也經常食用鳳梨或與之相關的菜餚,例如鳳梨蝦球。因鳳梨與閩來語的「旺來」同音,帶有興旺、好運連連之意。鳳梨近年也成為台灣人身份認同的政治象徵之一。因台灣與中國的緊張關係日益加劇,2021年,北京封禁了台灣鳳梨。

除了新年菜餚,各地人們也習慣在農曆年節期間走訪寺廟,祈求好運和祝福。在台灣、印尼、馬來西亞和緬甸等各地廟宇,都湧入了人群。據美聯社報導,周六,流亡藏傳佛教僧侶在印度達蘭薩拉的楚拉康寺也舉行了清晨祈禱會,紀念農曆新年的第一天。

此外,農曆年以十二生肖命名,今年逢龍年。龍被視為權力和智慧的象徵,因此龍年經常伴隨著較高的生育率,在華人社群帶來「龍寶寶」嬰兒潮。中國人口專家翟振武今年亦表示,因喜愛「龍年」生育的傳統,2024年的生育率有望提升。

然而,近年中國新生兒出生率持續徘徊在歷史最低水平,人口負成長的狀況惡化。據官方統計,中國去年全年出生人口僅902萬人,總人口連續2年負成長,已給經濟成長形成難以克服的障礙。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211/2016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