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李強:2024年中國GDP目標5% 分析:財政刺激力道偏弱,達標挑戰大

—李強:2024年中國經濟增長目標5% 分析:財政刺激力道偏弱,達標挑戰大

3月5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人大會議上發表任內的第一份政府工作報告。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3月5日(星期二)在今年中國全國人大開幕式上指出,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將定在「5%左右」。這凸顯中國經濟已邁入較慢速的「五時代」。分析人士說,中國經濟要保五,未來的財政刺激力道能否克服消費疲軟、房市泡沬和地方債危機等痛點還未可知。他們特別指出,拉抬消費的難度尤其大,除降准降息的成效不彰外,未來官方通過消費券或減稅來拉抬消費的意願也恐不高。

中國人大3月5日上午開幕,李強發表了其任內第一份政府工作報告。在長達一個小時的匯報中,除了回顧過去一年的施政外,他也羅列未來願景,包括今年5%的經濟增長目標。

李強說:「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CPI)漲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他坦言,今年要達標非易事,需政策發力和各方協力等。

經濟邁入慢速「五時代」,財政刺激僅萬億?

李強總結,中國經濟面臨的挑戰為「國內大循環存在堵點,國際循環存在干擾」,包括全球增長動能不足,地區熱點問題頻發,外部環境不確定性上升。對內則為復甦基礎不穩,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風險隱患仍多,尤其中小企業經營困難、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並存。另外,地方財力也吃緊、科技創新力不強,重點領域改革也有硬骨頭要啃,且政府施政存在不足,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現象突出,讓改革舉措落實不到位。

對此,李強指出,中央今年將適度加大財政政策,其中,赤字率擬按3%安排,規模達4.06萬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加1800億元人民幣。而一般公共支出規模也將達28.5萬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加1.1萬億元人民幣,另將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9萬億元,比上年增加1000億元。

對於去年的經濟表現,李強以「回升向好」總結,包括GDP增長5.2%,達126萬億元人民幣,城鎮新增就業1244萬人,城鎮失業率平均達5.2%,CPI上漲0.2%。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在出口方面,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新三樣」的出口增長近30%,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占全球比重超過60%。

但攤開中國去年的實質經濟表現來看,三駕馬車中的出口和投資雙雙表現不佳,其中,出口僅微幅年增0.6%,而投資雖年增3%,卻比前年回落2.1個百分點,唯消費緩慢復甦,年增7.02%,成為主力引擎,只不過CPI連續下跌,代表通縮壓力加大,民眾恐因預期價格走跌而消費卻步。

能否保5%?國際預測多悲觀

對於中國今年GDP能否保5%,境內外經濟學者的看法兩極。

位於台北的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邱達生告訴美國之音,國際經濟預測圈普遍「沒有人看好」,例如,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組織(IM))皆將中國今年的GDP分別下調至4.5%和4.6%。

他說,以公共預算支出新增1萬億人民幣的規模而言,中國刺激經濟的力道仍顯不足,尤其相較於2008年亞洲金融危機時,中國總投入的規模是四倍,即4萬億元人民幣。

邱達生說:「現在中國遇到的一個問題,它的整個中央加地方債占GDP的比重已經超過300%了,是遠遠的高於美國,所以說它現在當然是沒有那種(財政)條件來付諸刺激。」

他說,經濟放緩後,中國今年很難將城鎮失業率壓在5.5%以下,至於難度更大的是消費,官方想把CPI從去年陷入通縮的0.2%,一舉拉抬到3%,不能光靠喊話。繼操作貨幣政策後,如銀行降准,釋出上萬億人民幣的資金,又將5年期貸款利率下砍0.25個百分點,以減輕民企借貸和房貸戶的負擔,至今成效仍不彰。

外界已有呼聲,盼中國透過發放消費券或減稅來拉抬民間消費,但邱達生說,這可能性很低。

邱達生說:「包括發消費券、減稅,這些措施都是資本主義思想,違反共產主義的信念,所以不太可能,他們(中共)去做這樣的事情。而且習近平一直在在強調節約,他(還)把國安放在經濟前面,所以說,很多的矛盾點導致一些刺激措施沒有辦法順利的落實。」

收縮性政策不再出台,有潛力保5%?

位於上海的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系教授朱天則對中國的經濟前景看法較為樂觀,他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如果政策到位了,今年中國GDP增長5%完全有潛力。

朱天說,近年中國經濟下行最多的是投資,背後關鍵是政府「去產能、去槓桿化」的政策所致,例如對房企抽貸,引發房市、乃至地方政府的流動性危機,如果未來出台政策,改善房企和地方政府的債務危機,並鬆綁對如網際網路等民企的調控政策,就能有效拉抬中國的經濟和信心赤字。

他說,中國經濟的長期增長不可能只靠消費拉動,必須出口、投資和消費三管齊下,尤其公、私部門的投資若增溫,民間消費自然也就會跟著看漲。

至於消費券,朱天說,目前官方並無討論跡象,因此,發放的可能性不大,雖然,消費券對刺激短期消費確有成效。

朱天說:「我們(中國)從2022年四月份消費者信心下來,再也沒上去過,已經快2年了,消費券我覺得可以,如果願意做,會有些效果,但是這個還不是解決根本問題。」

他說,中國須儘快重建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對未來國家發展的信心,除寬鬆的宏觀政策外,產業調控政策也要減少隨意性。

朱天說:「所有那些收縮性的、不利於經濟增長的政策也不要再出台了。根本的還是政策的穩定性,(要)讓人家看到,中國經濟只會更加市場化,而不是說更加的國家的干預,也只會更加的開放,而不是更加的保護主義,如果是這個樣子的話,我相信,這個信心慢慢就會起來。」

中國房市仍存泡沬破裂危機

對於中國房市危機的解決,李強在政府報告中著墨不多,僅強調將「因城施策優化房地產調控,推動降低房貸成本,積極推進保交樓工作」,或「對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要一視同仁給予支持,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對於保交樓的政策目標,位於香港的日本野村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去年底曾呼籲,官方「兜底」,補齊2.7萬億人民幣的資金缺口來協助近2000萬套的爛尾樓儘快完工,以免引發社會動盪。

不過,中國金融圈的反對聲浪不小,就連官方於2月初出台的房企白名單融資政策,也受到部分人士的批評。

上海的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金融學者告訴美國之音,白名單的作法不符正常的商業模式,也不尊重市場,銀行應自行依照其風險評估放貸,若政府強制銀行向白名單房企放貸,屆時出現壞帳,責任歸屬如何界定?

她表示,白名單應是行業退出措施,而非保護措施,因為白名單更適合操作的場景是在房地產過熱時,作為銀行提前退出房市的手段,亦即,銀行只融資給白名單客戶,讓其餘房地產客戶順勢全面退出。另外,她說,就功能而言,白名單也不適用於樓市低谷期的保護措施,因為白名單若只是保護具定房企、而非保全房企業的整體健康,進入白名單的標準該如何制定?又如何避免白名單里出現權力尋租?

她說,她相信,許多商業銀行早有自己的白名單,白名單內的房企融資不要「一刀切」斷供,而白名單外的房企就應讓他們全面退出市場。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305/2026279.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