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法媒:金門快艇事件:兩岸協商為何久談無果?

作者:

丁樹范:「沒有錯,總理李強的工作報告裡面沒有講『和平』兩個字,可是習近平今天(7日)在政協(參加活動)時又講了『和平』。所以,我們搞不很清楚為什麼會有這種變化。難道是李強疏忽了嗎?或者怎麼樣?因為照理說,李強的工作報告應該是很嚴謹的,有關台灣的部分,理論上應該是中台辦或者是國台辦給他提供意見。所以,我們也不懂為什麼李強在他政府工作報告裡面針對台灣的部分,會把『和平』兩個字拿掉,可是習近平今天在政協裡面又把它加回去。如果講難聽一點,大陸是不是在透過這種故弄玄虛的方式,給台灣民進黨政府施加壓力或者怎麼樣。這種可能性不能排除,但是我必須承認,這種有點像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判斷北京武力奪取金門可能性低的兩個理由

法廣:金門事件15輪協商都沒有結果。金門當地的民眾,他們在最前線,他們怎麼看這起事件呢?

丁樹范:「在冷戰時期,在1979年以前的兩岸對立時期,坦白講,我們必須承認金門和馬祖是做了很大的犧牲。那當然,同樣道理,廈門也做了很大的犧牲,因為他們是站在炮擊的第一線嘛,就這麼簡單。所以,他們的確曾經做了很大的犧牲,難得有這四十幾年的和平,他們當然不希望重新緊張,也不希望說再發生什麼樣的衝突等等。但是,基本上我不太覺得大陸會對金門採取這種武力的做法。理由主要是,第一個,純粹從實際來講,(1949年以前),金門在行政上(原本)是屬於福建省的,它不是屬於台灣的。所以,1958年毛澤東打金門炮戰之後,講過一句名言:金門、馬祖就讓蔣介石繼續統治,來維持一個中國的聯繫關係。如果這個邏輯通的話,那當然,大陸如果今天因為對民進黨不滿意,就把金門搶回去,民進黨就可以指控說,是共產黨自己要把金門拿回去,是它自己要脫離一個中國。這是第一點。第二點,坦白講,金門老百姓是台灣整個政治光譜裡面是最藍的一群人,是最統派的一群人。那大陸用武力奪取金門沒有意義吧?!所以基本上我不覺得大陸會對金門採取一種什麼武力的做法,或者是挑起這種震盪,我覺得這可能性是蠻低的。那當然我們也必須承認,金門老百姓有顧慮是有道理的。」

「就是說現在在台灣的整個政治光譜上,金門的老百姓應該是最藍的一群人,最不支持民進黨。民進黨一直想在金門和馬祖建立起組織,然後推出自己的候選人,可是基本上這十年來,至少到目前為止都是失敗的。金門人的政治屬性是這樣,所以——怎麼講呢——,那當然也會對執政的民進黨構成一點壓力,會有這種效果存在。」

法廣:對於台灣來說,金門當然是防守的第一線,但是金門和台灣本島距離有三百公里,如果金門失守,它對於台灣本身來說;重要意義是什麼呢?只是象徵意義嗎?

丁樹范:「在軍事上,我們知道在1950年代當蔣介石還在的時候,美國就已經要求蔣介石從金門撤軍,因為美國很清楚,金門離大陸這麼近,大陸如果真的硬要拿,坦白講是可以拿得下來的。那所以就是在50年代、60年代的時候,美國一直是要求蔣介石從金門撤軍。可是因為當時蔣介石想要反攻大陸,如果要打回去的話,那當然,蔣介石覺得金門是距離(大陸)最近的地方,所以一直抗拒美國的壓力。」

「可是隨著整個武器科技的進步,大家也都很非常清楚,金門離大陸這麼近,那麼大陸真的要打過來,坦白講,是比以前更難守,而且講難聽點,是更守不住。當然,對台灣任何一個執政黨來說,那都是一件蠻難看的事情。可是,就像我剛剛講,大陸其實真的要武力打金門的可能性,我只能說是很低的。」

法廣:金門當地好像很多人都支持修建這個所謂的金廈大橋。有一部分人認為這樣可以便利兩岸的溝通、貿易往來、旅遊業的發展,但也有人覺得,修了大橋以後,如果大陸想要攻台的話,坦克就可以直接開過來,您覺得有這樣的危險嗎?

丁樹范:「其實,講難聽點的話,我們知道大陸現在在福建,特別是在廈門那邊,一直在填海造地,我的意思就是說,本來比如說金門跟廈門之間本來是隔著,——比如我隨便講數字:八十公里好了——,可是因為大陸在填海造地,現在搞不好,只隔六十公里,你明白我的意思嗎?所以就是說,對大陸來講,那其實真的是蠻容易的事情。而且我覺得,大陸如果真願意鋪建大橋,那它其實真的沒有必要再打了,因為兩地都已經搞在一起了,對不對。所以,我覺得,大陸讓坦克車從橋上過來,那個可能性是更低。我是覺得這樣啦。」

*-*-*-*-*-*

其實,中國政府早有對「三無」船隻的行政處罰規定,近年也不斷發出「清理、取締『三無』船舶」的通知。就在金門快艇翻覆事件之後,珠海警局等9個政府部門也聯合發起「嚴打」非法從事海釣活動的通告。不過,面對台灣媒體2月28日的提問,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仍然將「嚴懲相關責任人,向遇難者家屬道歉,滿足遇難者家屬合理訴求」最為事件處理的「當務之急」,絕口不提涉事船隻可能的違法行為。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法廣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313/2029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