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美中續簽科技合作協定,為什麼這麼難

《中美科技合作協定》是中美建交後簽署的第一個協議。該協定於2023年8月到期後,以兩度延長半年的方式維繫至今。雖然中國在40多年前向美國開啟了交流大門,但近年來中共利用美國開放的環境竊取科研成果,以至於美國朝野擔心中共的行為會危害美國國家安全。在當前美中關係惡化的情況下,這個協議是否能長期續簽?續簽談判又面臨怎樣的挑戰?

《中美科技合作協定》今年2月底到期。在這前後有一段時間,中美雙方都沒有證實是否延期,導致一些人懷疑有可能不會再續簽。3月7日,美國國務院宣布中美兩國同意再延長半年。

美國國務院一名發言人回複本台置評請求時表示,延長是為了繼續協商,以修改、擴大及強化該協定的保護機制。

已經有45周年歷史的《中美科技合作協定》,最近一次續簽是在2018年。這次中美兩國商談如何續約,美方無法透露牽涉哪些議題。中國駐美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則以書面回複本台採訪時表示,中美科學技術交流合作本質上對雙方都有利,具體細節須向中國有關當局詢問。

中美是否會繼續簽署這個協議,成為人們關注的一個焦點話題。

一名美國國務院前資深官員對本台指出,《中美科技合作協定》續簽問題,追根究底就是「科學」和「政治」的博弈。目前看起來有很多強而有力的科學理由需要維持這個框架,但現實中又面臨需要針對國家安全、智慧財產權、實驗室互惠准入、研究經費資助等議題進行調整的挑戰,以回應外界的關切。不過,在此之上更大的問題更在於,「美國希望在口頭上如何對待中國,以及究竟打算和中國建立哪樣的關係?」

續約的疑慮

1979年簽署的《中美科技合作協定》涉及農業、能源、航空、醫療、環境、地球科學與工程等多個領域。

不過,隨著過去數年間發生的多起學術研究爭議案,美國前總統川普時期的白宮技術政策顧問克拉夏斯(Michael Kratsios)指出,該協議的互惠善意原則遭到中方惡意使用,造成中國「不當竊取美國智慧財產權、技術和研究成果」。他不斷倡議,美國應該讓該協議終止。

2008年,北京推出以吸引海外人才到中國創新創業、支援國家發展戰略目標的「千人計劃」。在海外的一些大學教授為了高薪或資金,放棄終身職位到中國做研究。研究中國技術轉移的私營國防承包商SOS International主管莫維農(James Mulvenon)告訴紐約時報,除了大學教授,政府科學家和美國企業是中共當局積極吸納的目標。美國執法部門發現,中國政府近年來透過「千人計劃」竊取美國實驗室的敏感技術,對美國利益構成威脅。

根據美國聯邦調查局2019年中國對美國學術界的風險報告,北京軍情單位可能透過訪問學者、交換/留學生等與美國學術人員取得聯繫,再以私相授受、參與合作、利誘或商業化等方式剽竊、抄襲科研成果。風險最大的學術領域包括資訊科技、航天設備、新能源汽車、電動設備、農業及生物醫療技術等。

2020年起被聯邦調查局通緝至今的葉延慶(音譯)是中國解放軍中尉,也是中國共產黨黨員。她在2017年10月至2019年4月期間以交換學生的身份到波士頓大學念書時,執行了多項中國解放軍軍官指派的任務,例如評估美國軍事網站,並向中國發送美國文件和信息。

同一時間被起訴的是在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工作的鄭朝松(音譯)。2019年12月9日,鄭朝松偷偷帶走實驗室的生物研究試瓶,企圖回到中國後以自己的名義發表結果。2021年1月6日,鄭朝松被判處服刑約87天、3年獄後監督,並被下令驅逐出境。

而在美國,曾被同行看好為下一屆諾貝爾獎得主的哈佛大學前化學系主任利伯(Charles Lieber)參與過許多美國國防部、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等政府計劃。但他卻沒誠實匯報自己受僱於武漢理工大學,以及曾經在2012-2015年參與過「千人計劃」的歷史。2023年4月26日,利伯被判服刑2天、2年獄後監督和6個月居家監禁,還有罰款5萬美元,並對美國國稅局賠償3萬多元美金。

參與最近一次續簽《中美科技合作協定》的克拉夏斯撰文表示,儘管該協定後來續簽時加入了保障智慧財產權的條款,但中國共產黨的剝削行為依舊沒有受到約束:「允許《中美科技合作協定》失效能向北京傳達強烈的外交信號,那就是縱容中共技術盜竊和不良交易行為的時代已經結束。這將迫使中共領導人承認,他們的敵對行動、挑釁和拒絕遵守國際規則和規範破壞了幾十年來享有的開放科學合作基礎。」

《美中科技合作協定》是在1979年1月中共領導人鄧小平訪美時與美國總統卡特簽署的

《中美科技合作協定》改造中國

美國與中共政權建交,很大原因在於雙邊都想制衡蘇聯、結束越戰。兩國建交後的第一份協議就是《中美科技合作協定》,只是協定的執行不免受到兩國關係走向影響,例如1989年六四後就曾被暫時擱置。

喬治城大學法學教授費能文(James Feinerman)介紹,「尼克森訪問中國後,(中國)才真正出現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對科學交流這方面。第一批赴中的群體,很多都是技術性很強的人員,他們研究板塊和地質學,或者高級物理學、生物化學等。」他說,哥倫比亞大學的諾貝爾獎得主李政道一等中國1979年開放,就帶了100名中國物理學研究生到美國攻讀博士。

1976年,毛澤東去世後,主政的華國鋒、鄧小平在1977年恢復中斷了十年的高考,也掀起了中國一波公費留學熱潮。美國歐道明大學教授李少民就是當年第一批「77級」大學生,畢業後因為考研成績過人又成為第一批可以公費出國的研究生。他說,當時是由「中國教育部來規定統一規劃,所以考的好的就給你名額出國留學。那個時候出國成風,出國留學是年輕人最想做的事情。那麼出國呢,美國又是首選。」(備註:李少民申請到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由於美方提供全額獎學金而沒使用中國政府的獎學金,後來他轉學到普林斯頓大學研讀人口學。)

趕上中美交流熱潮的美國漢學家林培瑞(Perry Link)曾經擔任美國國家科學院在北京的辦公室主任,他說當時「大概90%以上是中國科學家向美國科學家學習」,但有些項目中國也能有些貢獻,像是讓美國科學家到雲南研究滇金絲猴,還有了解中國如何預測地震。

奠基中美科學合作基礎的還有讓孕婦增補葉酸,以預防新生兒神經管畸形的重大發現。神經管畸形指的是,胎兒的中樞神經系統在發育過程發生障礙,而造成無腦兒、脊柱裂等症狀。

林培瑞指出,「共產黨一直希望能向美國科學家學東西,把先進的科學(成果)拿過來就是他們很大的一個目標。美方則是從一種比較天真的理想主義(出發),跟任何國家應該建交、應該交換科學。」

去風險不脫鉤的續約

美國對科學與技術採取開放的態度有利於創新,但質疑科學交流的人指出相較於美國的開放,北京刻意選擇發展幾個重要戰略技術,並在近幾年取得優勢。

中國帶著競爭和總想彎道超車的心態,讓美國對美中交流有了不同看法。喬治城大學流行病學專家黃志環(Jennifer Bouey)直到研究中美兩國愛滋病的防治合作歷程,才了解到原來科學有「界線」,不是原先想的那樣理所當然。當時中美能在2002年起的十年間就愛滋病防治合作密切,是因為美國不視中國為競爭對手,經濟上也有很大意願進行接觸,甚至幫助中國進入世界貿易組織。但黃志環說,中國態度近年出現改變,認為自己已有完善的疾病監管系統及疫苗發展,更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因此不再需要美國救助。而美國也在惡化的雙邊關係之下,因為北京掩蓋新冠疫情而對北京失去信任。

美國國會2023年的研究指出,在所有向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呈報數據的國家當中,中國贊助研發的金額從1991年排名第七,到了2019年晉升到第二名,僅此於美國。此外,中國的「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把加強與國外的研究關係作為重點工作之一,目的是讓中國成為全球科研中心。

美國政界的擔憂對在學術界工作的科學家來說十分合理,不過他們提醒不要因此矯枉過正。美國史丹福大學物理學家克維爾森(Steven Kivelson)以他的領域為例表示,中國投入很多資源研究量子材料,如果中美中斷交流,美國將無法追蹤到中國的最新進展。他在參加世界最大的物理學會議時發現,「令人興奮的新發展要麼來自中國,要麼來自從中國移民到美國的新一代學者。我沒有具體數字,但我猜想超過50%的會談人為中國人或華裔美籍科學家。」

曾任職美國宇航局(NASA)的史丹福大學教授米切爾森(Peter Michelson)也指出,中國天眼是全球最先進的無線電望遠鏡,他透過以前指導過的中國學生使用了雲南觀測站。這項計劃受美國宇航局部分贊助,但非直接雙邊合作,因此符合規範。他說:「我們達成協議,提前制定好,內容十分簡單明了,我們做什麼、他們做什麼,然後共同發表成果。」國會應「現實地評估是否真的存在國安威脅或技術轉讓疑慮……。如果了解該領域的技術專家判斷具有一定風險,就應以有限的條件進行,例如在美國政府實驗室,或以商業化的方式完成。」

米切爾森強調,美國教研機構之所以能世界一流,主因是接納了許多國際學生,並與海外學術界保持接觸。維繫《中美科技合作協定》至少能「穩住這份承諾」。

數據-兩國談判的最主要障礙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在續簽談判上,中國希望大環境能繼續保持開放,美國則希望限制合作領域,並要求共同研究項目僅能用於和平目的而非軍事用途。文章並引用曾經因為美國大學「恐中」而憤而辭職的學者丹尼斯西蒙(Denis Simon)指出,數據的使用是目前兩國最主要的談判障礙。

由於不少新技術和應用都涉及數據、甚至軍民兩用的特性,中國針對數據的使用還通過了《數據安全法》,雙方如何達成共識正左右協定談判的命運。現為華盛頓智庫布魯金斯學院學者、前美國商務部法律總顧問克里(Cameron Kerry)對本台表示,人工智慧及其他新興技術,不僅在研發還是計算容量需求都需要大量國際合作,中美兩國也是彼此最大的合作對象,但這些技術可能用於軍事武器,因此對美國來說,協商《中美科技合作協定》也將應用「去風險而非脫鉤」的原則:「我認為這對中美雙邊都是很困難的談判過程,這就是為什麼花了相當多的時間。」

費能文強調,《中美科技合作協定》並非只有象徵意義這麼簡單,它更意味著兩國間的交流是否受到國家批准,受到一定程度的法律保障:「即便我們認為中國對美國利益充滿敵意或有問題,我們想要深耕當地,知道他們在做什麼,也要他們與我們往來。撤離不接觸與我們的目標似乎是適得其反。」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自由亞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320/2032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