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蔡明芳: 太陽花10周年 兩岸服貿已無重啟必要

作者:

台灣大學生與公民團體在2014年3月18日因反對當時政府強行通過審查《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發起太陽花學運。318學運至今已滿十周年,在這十年之間,中國的經濟已產生重大的改變,台灣的廠商競爭力與2014年也已有顯著的提高。在2014年的時空背景下,當時的政府持續以台灣沒有與中國簽訂ECFA就是鎖國,來做為台灣應該與中國簽訂ECFA的立論基礎。許多支持台灣與中國簽訂自由貿易的官員與學者也以南韓和中國已先簽訂中韓自由貿易協定為由,擔憂台灣若未與中國簽訂ECFA,台灣的出口競爭力將會不如南韓。

中國「有效需求不足」是南韓對中貿易出現逆差的原因之一

首先,根據南韓與中國的貿易資料顯示,2023年南韓對中國出口1248.35億美元,對中國進口1428.49億美元,為31年來韓國對中國貿易首度出現逆差。換言之,中國廠商出口至南韓市場的產品總值,已經大於南韓廠商出口至中國市場的產值。其可能原因包含,南韓出口至中國的產品已被中國當地廠商出口替代,南韓產品的價格競爭力已不如中國廠商,以及中國出現通貨緊縮,使得消費者對於進口品的需求大幅降低等因素。此外,在國際供應鏈重組的趨勢下,已有大量南韓廠商至中國以外的國家設廠,使得南韓可以出口至中國的產品也隨之減少,亦是原因之一。

這也說明,中韓FTA的簽定除了可以讓南韓的商品賣到中國享有關稅優惠外,中國產品賣到南韓市場也可以享有同樣優惠,因此,若進口國的商品價格競爭力不足或出口市場的需求減少,都會改變兩國的淨出口數據。就南韓對中國出現貿易逆差而言,中國內需不足,以及南韓產品價格競爭力不如中國,都是導致貿易逆差的主因。

中國兩會工作報告說明中國內需不足的真相

其次,雖然2024中國兩會工作報告已指出中國正面臨「有效需求不足」以及「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但是,台灣在今年總統大選中,仍有總統參選人將重啟台灣與中國的服務業貿易協定作為其經貿政策。如前文所述,當台灣與他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時,雖然台灣的產品或服務可以出口,但是,他國的產品與服務也可以進入台灣市場,若台灣的產品競爭力不佳或他國市場的需求減少,則台灣的廠商將會因貿易協定而受到傷害。

以目前中國市場的內需而言,中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已出現多次的負成長,自2023年六月0%至今年一月的-0.8%,即通貨緊縮。雖然二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0.7%,已呈現正成長,但整體中國經濟仍如其工作報告所指出的,有效需求不足。

在了解中國經濟現狀後,第一,若台灣在2014年與中國簽訂相關貿易協定,則台灣的廠商將因中國市場需求不足而出現虧損或退出市場,但中國廠商在台灣的經營仍有利可圖,此時,台灣對中國將有很大機率與南韓一樣出現逆差。第二,若台灣在中國經濟持續衰退的當下重啟服貿協定,則中國高失業率與內需不足將讓台灣廠商無法進入中國市場,開放台灣市場反而是幫助中國政府刺激經濟。因此,重啟兩岸服貿的說法只會傷害台灣廠商。在318太陽花運動十年後的今年,當時政府與中國所簽訂的ECFA早收清單產品,也已成為中國對台灣經濟脅迫以及脅迫本土廠商的工具。

產業競爭力才是台灣出口持續創高的關鍵

最後,雖然太陽花運動成功阻止了台灣與中國的服務業貿易協定,但是,十年後的今天,根據財政部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對主要國家的出口總值已由2014年的319,413百萬美元增加至2023年的432,479百萬美元,台灣的出口並未因未增加對外貿易協定而減少。台灣對於中國與香港的貿易金額由2014年128,481百萬美元增加至152,249百萬美元,但出口占比由2014年的40.2%降低至2023年35.2%。

換言之,台灣對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如美國)出口金額與占比是增加的,顯示台灣的出口競爭力並未因為中國採取經濟脅迫而降低。隨著中國經濟持續衰退與外資的撤出,中國不僅難以成為世界的市場,世界工廠的地位也已逐漸被印度、越南與墨西哥等國所取代,這說明兩岸服貿協議已無重啟的必要。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上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321/2032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