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木蹊說|諷刺!上百家媒體轉發的《川普愛上白宮保潔》,竟是假新聞

作者:
這部劇壓根就不存在!那麼,是誰編造了這個假新聞呢?有自媒體根據豆包找到了這件事的最初信源:7月2日,澎湃新聞轉載了自媒體「北美留學生觀察」的文章。而後,這則假新聞迅速蔓延,甚至海外的聯合早報等華文媒體都在傳。

官方傳謠,最為致命。

最近,海內外多家中文媒體,都報導了一個新聞,說美國那邊拍了個短劇,叫《川普愛上在白宮當保潔的我》。

報導這個事件的,不僅包括澎湃新聞、大象新聞、潮新聞、國際在線等官方媒體。

還有「遠方青木」、「北美留學生觀察」等自媒體

在他們的描述里,這件事有聲有色有畫面(儘管不知道畫面從哪來的),還說這個短劇3個月狂收1.5億美元。

但今天打臉來了。

國內短劇頭部企業點眾的CEO親自闢謠,說根本沒有這個劇。

此外,IMDb、豆瓣、Netflix等主流影視庫也沒有任何該劇介紹。

國外主串流媒體,如BBC、CNN、紐約時報等,也沒有一家有報導。

綜合各方信息可以得出一個結論:

這部劇壓根就不存在!

那麼,是誰編造了這個假新聞呢?

有自媒體根據豆包找到了這件事的最初信源:7月2日,澎湃新聞轉載了自媒體「北美留學生觀察」的文章。

而後,這則假新聞迅速蔓延,甚至海外的聯合早報等華文媒體都在傳。

那麼這篇源自於「北美留學生觀察」假新聞是怎麼炮製出來的呢?

答案很有可能是AI。

現在的AI寫作,很大的一個弊端,就是為了得到提問者想要的內容,虛幻生成一些自己編造的東西。

如果是一個專業編輯,往往會多方驗證一下,但現在,一些自媒體的編輯並沒有這個意識。

為了流量,迅速上線,搞個大新聞。

同樣的,一眾官媒的編輯,也是為了流量,不顧職業操守,甚至不管什麼版權,抖音幾張圖,配上幾行字,立馬就推送出去了。

有些自媒體更是格外有意思,不僅以訛傳訛,還腦補了很多新情節在裡面,比如「某方青木」,洋洋灑灑幾千字文章,說什麼:

這部劇講述的,是白宮保潔員艾米麗和川普總統跨越身份的愛情故事,在劇中川普對樣貌普通身份低微且40多歲且是單親媽媽帶著一個娃的艾米麗一見鍾情,執意要和自己絕美的模特妻子離婚,迎娶艾米麗當第一夫人……

《川普愛上在白宮當保潔的我》這部劇在美國成了一部現象級的短劇,連美國的正規媒體都驚動,下場批評劇情「脫離現實」,但一點都無損於這部劇的熱度,反而帶來了更多的付費觀眾。

從4月到7月,短短3個月的時間裡,《川普愛上在白宮當保潔的我》在美國狂賺1.5億美元,約合10.8億人民幣,以極其廉價的成本打出了神話級別的戰績。

在美國的付費率高達可怕的50%,也就是100個點進去看的美國人,50個最後都掏錢了……

如果一個普通的讀者看到這些有數據,有細節的稿子,很有可能就信以為真,並打賞轉發了。

但事實是,這些信息全是是假的。

一個可笑但又讓人心痛的事實是:

現在國內有一大幫的吃瓜群眾,對著AI編造出來的,並經過五六七八手的小編添油加醋的假新聞,津津樂道。

寫到這,我突然想到了一位老同志的金句:

「你們媒體千萬要注意啊,不要見著風,是得雨……假使這些完全……無中生有的東西,你再幫他說一遍,你等於也有責任!」

「你們啊,不要想總想弄個大新聞!」

現在有了AI,什麼人都能搞自媒體了,但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並不多。

《川普愛上在白宮當保潔的我》,被成百上千家官媒、自媒體以訛傳訛,說明什麼?

1.AI時代,一些人和企業為了流量,不擇手段,不顧底線,不講法律和執業操守,看到攢勁的新聞,就火速炮製複製,收割群眾。

2.為了迎合自己的受眾,不惜編造一些低智的東西,以「看破真相」口吻,騙得粉絲暈頭轉向。

3.AI時代,腦力反而顯得更加可貴,畢竟現在被機器和無良媒體忽悠到腿瘸的人,越來越多了。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微信公眾號「木蹊說」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801/2255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