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調整房屋稅的背後,其實釋放了暫緩房屋稅的信號。
最近上海發布了關於房屋稅的新政,許多人都在討論和分析,其實上海作為房屋稅先行試點的重地,這次關於房屋稅的新政,也從側面說了這項稅目未來的一些趨勢。
根據這次房屋稅試點的通知來看,整份文件就是針對符合條件的非戶籍人口進行購房免稅和優惠。符合條件的高層次人才、重點緊缺人才以及持有上海居住證滿三年的非戶籍人口,購買首套房都可以免徵房屋稅。
之前上海購買首套房的規則是,上海戶籍人口可以免徵房屋稅,非戶籍人口人均不超過60平方米無需交稅,首套房人均超60平方米,則需要繳納房屋稅。
現在新政出台後,不僅房屋稅可以免,在此期間已經徵收的房屋稅,也可以退還。
不僅是上海,今年5月份的重慶也做出了類似的調整,「市外人員」無論在重慶購買多少套普通住宅,都不用繳納房屋稅。而購買非普通住宅(獨棟別墅、高單價住宅),一個家庭只能對一套應稅住房扣除免稅面積,免稅面積為180平方米。
從上海、重慶這兩座城市的對房屋稅的態度來看,幾乎可以確定的是,未來幾年時間裡內,推出房屋稅的可能性都不會太高。

事實上關於房屋稅,我們試點的很早,但真正全面鋪開,到今天仍然還遙遙無期。
早在2011年,國家就在上海、重慶啟動了房屋稅試點。當時上海主要針對新購房超過人均60平方米的部分,稅率是0.4%、0.6%兩檔。重慶則是對存量、增量獨棟別墅以及新購高檔商品房徵收,稅率為0.5%-1.2%。
到了2021年,也就是距離最初試點十年後,財政部等四部門才召開了「房地產稅試點座談會」。當時許多人都在猜測哪些城市會率先試點。
2021年我們也知道,這是一個很特殊的年份,尤其是在房地產行業,可以說2021年是中國房地產的巔峰之年,但也是下行的元年。
所以,本來應該進一步試點的房地產稅,在2021年之後,面對房地產行業的劇變,按下了暫停鍵。
2022年初,財政部表示:房地產稅試點在一些城市開展了調查摸底和初步研究,但綜合考慮各方面的情況,今年內不具備擴大房地產稅試點城市的條件。
而這個綜合考慮各方面情況,其實就是房地產行業的劇變。
到了2023年,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表示:「房地產稅是最適合作為地方稅的稅種,在經濟轉為正常增長後應該儘快開展試點。」

這句話的潛台詞,在當時的環境下,應該是房地產稅試點落地,就是幾年之內的事情,將會很快發生。
但今天我們已經知道,現在很少有人再提房地產稅了,隨著現在重慶和上海對房屋稅徵收力度下降,這也意味著房地產稅遙遙無期。
原因其實也很好理解,每一年房地產行業的變化,都讓我們看到了當下推動房地產稅的可行性並不高,如果一旦開徵,很有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所以短期內,房地產稅的可行性並不高。至於什麼時候出,這應該要取決於房地產行業何時脫虛向實。
但目前來看,仍然還沒有這樣的時機。
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97385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2.9%。新建商品房銷售額96750億元,下降17.1%,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了17.6%。
目前來看,地產行業總體上還是「跌跌不休」,居民購房的熱情還沒有上來,如果這個時候貿然推出房地產稅,那麼這個行業可能還會進一步下行。
房地產為什麼如此重要?以至於房地產稅都無法推出?
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這背後關乎的不僅僅是賣房,賣房背後還有地方收入、銀行信貸等一系列鏈條,可謂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2024年,全國賣地收入48699億元,和高點相比已經下跌了44%,而今年前七個月的賣地收入,又進一步降至16950億元。
這意味著,今年的賣地收入還會下降。土地收入下降,地方沒錢,各種連帶著基建投資也會減少。
除了地方收入,還有信貸。2024年房貸增加了2.25萬億,這一增量規模較2023年也減少了3000億,仍然是新低。
信貸少了,說明錢流通的速度變慢了,最終增長也會自然放緩。
所以房地產它不僅僅是房地產一個行業,背後關聯的房地產上下游、信貸、地方收入,每一個都足夠重要,重要到房地產稅可以能緩則緩。
只要房地產跌幅還沒有收住,那麼房地產稅就不能出來,否則房地產可能還會像脫韁的野馬,一發不可收拾。

但從長期主義的角度來看,房地產稅最終也一定會出來,不管房地產行業如何,走勢如何,變化如何。
因為這是由人口決定的。
隨著中國人口開始見頂、城鎮化率開始見頂,房地產開始供大於求的時候,房地產高增長的時代註定了一去不復返,而目前地方的收入因為房地產下滑,所以房屋稅作為一個補充,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當房地產開始慢著陸之後,等到房地產稅出台對市場影響最小化的時候,房地產稅就一定會出來。
這也許是五年後,也許是十年後,十五年後,沒有人知道,但我們知道,它一定會來。
也許十年、二十年之後,乃至三十年之後,我們回望今天,會發現2021年絕對是房地產歷史上的巔峰一年,這個巔峰可能今後也不會超過了(實際購買力),人口、城鎮化、剛需,這些因素都開始慢慢消退,取而代之的,就是房地產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從改善性住房到高質量住房,這或許才是房地產最好的未來。
當下而言,房地產最需要的還是止跌穩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