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上海985畢業生人數已遠超垃圾桶數量,學生說實話:找對象都像秋招!

大家都知道上海是一個高級的城市。好像有錢人的數量也特別多。因為經濟的發達,讓那裡吸引來了無數的外地優秀人才。

而能在上海立足的,要麼就是真有能力,要麼肯定就是學歷很厲害。所以就被各大企業拋出了橄欖枝。

那麼在上海真的就是高學歷人才遍地走嗎?至少有人曾經說過。在他們公司裡面,畢業於清華北大的學生也得打工幹活。不至於整天拿著自己的學校去炫耀。因為大家也都不在意了。

上海985畢業生人數已遠超垃圾桶數量,學生說實話:找對象都像在秋招!

可是高學歷的人太多了,也會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崗位就那麼一點點。難道大家都來搶,最後不就成了內卷了嗎?況且什麼東西都是物以稀為貴。

一旦多了就不值錢了。而最近有人做了一個調查,真的是別出心裁。也可能是他太無聊了。但是他就那麼掐指一算,發現了一個令人震驚的真相。

就是在上海,高材生的數量甚至要比垃圾桶還多。剛聽這一句話,大家肯定覺得難以理解。但是再一想就覺得很神奇了。

因為在上海,985名校實在是太多。他們的畢業生數量加起來總共是17萬人。而上海整個城市的垃圾桶數量是多少呢?據說只有4.5萬個。

也就是說,如果985大學生決定對峙垃圾桶的話,那麼每個垃圾桶要處理3.777個985的大學生。

這麼想一想,在上海當垃圾桶的價值,似乎都要比當985大學生的價值感更高。真是讓人覺得五味雜陳。

很多同學也是以此自嘲。他們突然就覺得迷茫了。很多人是從小城市一點點走出來的。當時他們為了在農村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績。

走出那個偏僻的小山村,真的動用了渾身解數。可是當他們年年考第一,最後來到了985,然後畢業了,終於可以在上海打拼的時候。

卻發現自己只不過是芸芸眾生當中最普通的那一個。同樣也得當牛做馬。那樣的學歷,那樣的努力。

換來如今的結果,一切似乎值得,卻又不值得

甚至真要比較一下的話,不少大學生會驚訝地發現,自己的GDP說不定還沒有垃圾桶高呢。因為垃圾可以用來燒電,而自己找對象拼學歷都要比秋招還費勁。

大學生只能打工,換來3000到5000塊錢的平均工資。而每一個垃圾桶又恰到好處地待在自己的崗位上,至少他們是有價值的。

但是總不能保證每一個985大學生都能物盡其用吧。於是有人說,不如就讓每三個大學生去管理一個垃圾桶。這樣大家不都開開心心有自己的工作了嗎?

而這個梗,恰好對應上了前幾年的一個老笑話。說是寒窗苦讀10年,出來找到的工作,時薪卻還沒有樓下商場的停車費高。

雖然這些笑話聽著讓人哭笑不得,仿佛也挫磨了一些大學生的信心。可是要明白一點,就在於進入大城市工作和生活本身就會有這樣的落差。

要認清楚,這裡經濟和物慾如此發達,那麼必然就會造成普通人的水平看似相對低下。但是大學生的存在感和價值感,不能以此來衡量。

不能覺得自己沒有這裡的水電費高,就覺得自己沒用。每個人回到自己的家庭和家鄉,永遠都是那裡的小驕傲。

況且能把自己賺的錢攢下來,成為自己的財富,那不就是自己學有所成的一種證明了嗎?普通人沒有必要對自己要求過於嚴苛。也從來沒有規定說,985畢業的學生就必須要創造出什麼大價值,才能不辱使命。

責任編輯: 葉淨寒  來源:妍妍教育日記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1109/2302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