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最新研究:愛因斯坦的觀點「可能是錯的」

據美國《科學日報》網站11月8日報導,愛因斯坦關於黑洞的觀點可能是錯誤的。

報導稱,黑洞常被形容為宇宙中的饕餮巨獸,吞噬一切過於靠近的物質,甚至包括光本身。這也正是位於M87星系以及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的照片如此令人震撼的原因。幾年前被事件視界望遠鏡合作組捕捉到的這些觀測成果成為天文學領域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法蘭克福歌德大學教授盧西亞諾·雷佐拉解釋說:「你在這些照片上看到的並非黑洞本身,而是其附近的熱物質。只要有物質還在事件視界之外旋轉,也就是在它不可避免地被吸入黑洞之前,它就能發出最後的光信號,理論上我們是可以探測到這些信號的。」

這些震撼的照片揭示了科學家們所稱的黑洞「陰影」,為探索這些神秘宇宙巨型天體背後的物理學原理提供了新途徑。一個多世紀以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一直是我們理解空間和時間的基礎。該理論預測了黑洞和事件視界的存在,一旦越過事件視界,任何東西,甚至光都無法逃脫。

雷佐拉說:「然而,也有其他一些仍屬於假說的理論同樣預測了黑洞的存在。其中一些理論的前提是存在某種具有特定性質的物質,甚至可能違背我們目前所知的物理定律。」

雷佐拉率領的團隊與中國上海李政道研究所的同行合作,提出了一種檢驗這些替代理論的新方法。他們發表在英國《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的研究介紹了未來對黑洞的觀測如何幫助證實或挑戰愛因斯坦的引力模型。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足夠的數據來驗證或否定這些不同的觀點,但通過對黑洞陰影照片的詳細分析,這種情況可能很快就會改變。

雷佐拉解釋說:「這需要做到兩件事。一方面,需要高解析度的黑洞陰影照片,從而儘可能精確地確定其半徑;另一方面,需要對各種理論與愛因斯坦相對論到底相差有多大進行理論上的描述。」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研究團隊構建了一個全面的框架,描述不同理論下的黑洞與愛因斯坦預測的黑洞差異有多大,以及這些差異在照片中是如何呈現的。他們利用先進的計算機三維模擬技術,重現黑洞周圍扭曲時空內物質和磁場的運動。通過模擬,他們生成了環繞在這些巨大天體周圍的發光等離子體的合成圖像。

李政道研究所研究生、論文第一作者阿基爾·烏尼亞爾說:「一個核心問題是不同理論下的黑洞照片會有多大差異?」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了清晰的模式,隨著未來照片解析度的提高,這些模式可以幫助科學家確定哪種理論最符合現實。儘管目前事件視界望遠鏡的解析度還無法檢測到這些細微差別,但技術的進步將逐漸使這種比較成為可能。

雷佐拉強調說:「事件視界望遠鏡合作組對天體物理學最重要的貢獻之一就是將黑洞變成了可測試的對象。我們預計相對論將繼續得到驗證,就像它迄今為止一次次被驗證一樣。」到目前為止,研究結果與愛因斯坦的理論還是相符的。不過,雷佐拉說:「即使是已確立的理論也必須不斷接受檢驗,尤其是對於像黑洞這樣的極端天體來說。」如果愛因斯坦的模型有一天被證明不成立,那將是物理學領域的一個革命性時刻。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美國《科學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1111/2303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