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黨新任黨主席鄭麗文,在正式接任前接受《德國之聲》中文版記者專訪,語出驚人表示「普京並不是獨裁者」,原因僅是「他是民主選出來的領袖」,作為一名黨史悠久的民主政黨領導人,竟然對民主的理解如此匱乏,實在令人感到遺憾。
先不論普京就是個扎紮實實的獨裁者在國際上早有定論,根本無需為其辯護;只要是「民主選出」就不是獨裁者,這個論點更是任何稍微讀過點歷史的人都難以苟同的謬論。
義大利獨裁者墨索里尼,最初步入政壇也是透過民主選舉的方式,但是不久後他便發動政變「向羅馬進軍」成為大臣會議主席(首相),一手利用秘密警察清除反對派,一手修法宣布其所領導的國家法西斯黨為義大利唯一合法政黨,從而實行歷時20多年的法西斯獨裁統治。
另一個著名的例子還有希特勒,納粹黨在他的帶領下迅速壯大,於1932年成為德國國會第一大黨,隔年出任總理,《授權法案》通過後民主更是名存實亡。隨後他清除黨內異己,確立對軍隊與黨的絕對控制,最終希特勒兼任總統與總理,自稱「元首」實施以他一人一黨為最高權威的獨裁統治,為20世紀的歷史留下最黑暗的一頁。
屏東地檢署日前偵辦山地原住民立委伍麗華罷免案,發現罷免持議人名冊涉及多項不實連署,國民黨組發會正副主委及立委等9人遭到起訴。被問到是否將波及2026地方選舉時,鄭麗文藉機抨擊賴清德一心只想要打掉雜質,是讓人嘆為觀止的「嚴重獨裁威權心態」。奇怪的是,怎麼當評論的對象變成民進黨、賴政府時,民主選出的領袖又可以是獨裁者了?
在這個脈絡下,充斥著中國和俄羅斯正在試圖重構民主定義的痕跡,不論是普京治下的「可控民主」、「主權民主」,習近平喊出的「全過程民主」,或是更早的「社會主義民主」、「人民民主」其實都是這個邏輯,一方面要掩飾自己的不民主,同時也試圖顛覆長期以來西方對民主體制的詮釋權。身為民主國家的在野黨主席,竟能接受這樣的論調,背後的原因不言可喻。

近日鄭麗文受邀出席由統派團體主辦的白色恐怖受難者秋祭,其中追思對象里還包含了當年被中共安插在國民黨政府內、代號「密使一號」的最高階共諜將官吳石,鄭麗文一下稱事先不知情,後來又辯解道「活動並非以這些人為主角」。
新任黨主席不惜跨越時空大打「總裁」蔣介石的臉,連同黨的台北市長蔣萬安、立委徐巧芯和黨魁選舉前猛批趙少康的前立委蔡正元都看不下去,諷刺中國國民黨今後乾脆改名「中國國民投降黨」。
正因為民主不是恆久不變的,它一向得來不易,會退潮也會消逝,因此身在其中的人們必須不厭其煩地去守護。民主並非完美的制度,但它是相對多數的人能夠接受的遊戲規則,不然不會連獨裁的政體都一再強調自身的民主性——儘管內涵大不相同。如果連最基本對於民主的認知都無法站在同一個基準上來立論,也不用期待接下來鄭主席的任期里,中國國民黨能夠成為值得託付的「忠誠反對黨」了。
從說出普京不是獨裁者、配合中俄論調扭曲民主內涵,再到隔海唱和中共官方紀念「烈士」吳石,在在坐實了這位矢言要帶領國民黨從「羊群變獅群」的新任黨主席,最後恐怕只是將全黨變成中國戰狼底下一群乖乖聽話的小狼罷了。
作者為旅英台灣人,倫敦大學金匠學院文化研究碩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