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經濟大臣文森特·卡雷曼斯是荷蘭與中國最近圍繞晶片對峙的核心人物。他告訴英國衛報,這場晶片爭端威脅著全球汽車生產,對西方是「警鐘」。他透露,安世半導體正將漢堡部分實體業務轉移至中國。
英國衛報11月13日刊出對荷蘭經濟大臣文森特·卡雷曼斯(Vincent Karremans)的採訪。這位在荷蘭與中國圍繞安世(Nexperia)半導體公司對峙的核心人物表示,他不後悔,若需要,他會做同樣的事情。
荷蘭經濟大臣首次詳細披露這場貿易戰的始末,他回顧了與德國同行、汽車行業及美國高層的磋商,並提及關鍵情報顯示安世正將漢堡部分實體業務轉移至中國。
這場爭端始於9月30日,荷蘭以「歐洲經濟安全」面臨風險為由,對安世實施監管控制。這項援引冷戰時期(從未啟用)法律的決定,早在之前兩天就在荷蘭政府最高層作出,並在詳細法律審查後正式實施。
荷蘭經濟大臣強調,此事與美國9月29日將安世列入進口管制企業名單毫無關聯,「我們絕對沒有受到美國方面的任何推動或施壓」。
他說,但我們從美國方面獲悉,他們即將進入政府停擺狀態,並希望確保全世半導體(Nexperia)被列入(出口管制)名單。
荷蘭政府的接管幹預引發了北京方面的強烈反應,中方隨即實施為期四天的禁令,禁止安世半導體晶片(其中大部分為成品)從中國出口。此舉隨即導致汽車製造商供應鏈陷入混亂,墨西哥工廠被迫停產,歐盟製造商更警告稱距離停產僅剩「數日」。
隨著上月末川普與習近平在韓國達成協議,為北京恢復對歐洲晶片供應掃清障礙,這場危機似乎已告一段落。至少目前是。

荷蘭經濟大臣文森特·卡雷曼斯 2025年11月11日 © MinisterEZ
這家曾隸屬飛利浦電子集團的荷蘭晶片製造商於2018年被中國文泰科技收購。2023年,華盛頓通知荷蘭政府,正考慮將文泰科技列入可能威脅國家安全的「關聯企業名單」,這引發外界對其未來向美國出口能力的擔憂。
隨後,荷蘭方面與文泰科技創始人、荷蘭安世Nexperia半導體執行長張學政展開對話,以確保該公司的獨立性。荷蘭方面要求該公司設立獨立監事會,並要求張學政不得同時擔任執行長和人力資源主管。
卡雷曼斯先生表示:「去年夏天我在經濟事務部與張先生討論過此事。他當時向我保證中方非常支持。我們列出了待採取的措施清單,隨後準備與美方溝通,強調這是一個荷蘭企業。」
然而,到了9月,局勢大反轉:
有人來到我的辦公室說:部長,我們需要和您談談。然後這些人向我揭露了張某的所作所為:他正在轉移智慧財產權,解僱員工,並計劃將生產從漢堡遷往中國。
英國衛報詢問所來何人(到辦公室),卡雷曼斯先生說,「我無法告訴您他們是誰……但我們有確鑿證據證明這次搬遷確實發生了。」
這位荷蘭經濟大臣說,若晶片代工廠文泰科技將半導體晶片生產轉移至中國,那麼「歐洲與中國的相互依存關係將會轉變為歐洲對中國的完全依賴。這……對歐洲而言將極其危險。」
在安世半導體介入後,荷蘭與中方之間的緊張局勢升級,荷蘭經濟大臣卡倫曼斯與德國經濟部長凱薩琳娜·賴歇進行了溝通。他說,「她(賴歇)支持我們的行動。顯然,她對這可能給汽車行業帶來的影響深感憂慮」。歐盟、美國、中國、法國等全球各地的領導人亦持續獲知相關進展。
荷蘭經濟大臣卡雷曼斯表示,「我們原本不打算公開此事,只想迅速而低調地解決問題」。
在美國決定暫停對附屬名單上的企業實施制裁之後,北京在周末恢復了晶片供應。
但荷蘭方面當時未就安世(Nexperia)問題讓步,因為我們等待第一批晶片抵達歐洲,在此之前不會有任何動作。
卡雷曼斯說,當時「我們正與德國汽車業以及其他汽車製造商和安世的客戶保持直接聯繫。約定他們在收到晶片後立即通知我們,一旦供應恢復,並且我們確信供應能夠持續下去,那麼...我們就會採取荷蘭政府要求的適當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
衛報說,當文泰科技(Wingtech)被問及有關其計劃將部分實體生產線從漢堡轉移至中國的傳聞時,該公司表示,此前他們正在德國推進投資計劃,預計創造150個新崗位,其中100個屬於研發崗位,50個屬於生產崗位。
一位發言人表示:" 文泰科技於2024年宣布的對漢堡晶片製造廠2億美元的投資計劃那曾經穩步推進......隨著新生產線的逐步投產,我們計劃繼續擴大營運團隊,但由於荷蘭政府的干預,這項計劃現已擱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