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曉慶。(取材自微博)
在中國大陸影壇一度被視為神一般存在的導演王家衛,近來因青年編劇「古二」曝光多個錄音檔,被質疑剝削年輕編劇等爭議,王家衛予以否認,但「錄音門」事件引爆的塌房危機未歇。近來大陸多個自媒體和評論紛紛翻出大陸影后劉曉慶曾評價王家衛的談話,才知劉曉慶早在24年前就第一個站出來在公開場合批評王家衛,稱他是個「過時、落伍的導演」。
據網易報導,劉曉慶早在24年前就評價王家衛,當時王家衛的電影「花樣年華」被視為神作,王家衛抱回香港金像獎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等眾多獎項。但在2001年的一次媒體採訪中,劉曉慶面對記者追問「看過王家衛的『花樣年華』嗎」時,她直言:「看過,但是不行,導演王家衛是個過時、落伍的導演」。
劉曉慶表示,她認為「花樣年華」一點新意也沒有。在她看來,這部電影就像是一幅靜態的畫,畫面美輪美奐,但缺乏動態的故事發展和鮮活的人物塑造,電影過於注重外在的表現形式,尤其是服裝的展示。故事情節如今觀眾早已忘卻,大概只清晰地記得穿著旗袍搖曳生姿的張曼玉,以及梁朝偉那飽含深情又意味深長的眼神。
她當時提到電影裡有一個長達5分鐘的片段,梁朝偉手持一把傘,一步一步地追著前面走著的張曼玉,最終走到她身邊。畫面節奏緩慢,情節推進幾乎停滯,缺乏足夠的衝突和張力。曾在東京電動節擔任評委的劉曉慶說,很早之前的「悲情城市」里就有類似的手法,她認為這幕一點新意都沒有,在模仿而已。

劉曉慶曾評價王家衛的「花樣年華」,稱該片缺乏鮮活的人物塑造,太注重服裝的展示。圖為劇中張曼玉換穿的各式旗袍。(取材自微博)
這樣的評價在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因為與大眾對「花樣年華」和王家衛的普遍讚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但劉曉慶並未因此就不評價了,她還補了這麼一句:「花樣年華之所以那麼火,是因為許多人盲從,花樣年華如果讓我拍,2天拍完,像他這樣做電影的方式是一種倒退」。
劉曉慶24年前的這些話,看在現在部分網友的眼裡,不禁感嘆「劉曉慶太超前」,「簡直字字珠璣」,「談起『花樣年華』,我如今只記得張曼玉在劇中換了上百套的旗袍,故事情節反而有些模糊了」,「被推上了神壇的東西,是沒人敢質疑的,這就是我們的文化糟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