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新疆出現「花地狗」,體型迷你相當可愛,民間卻稱其為「荒漠屠夫」

新疆出現「花地狗」

不久前,新疆克拉瑪依市警局獨山子區分局巡邏防控大隊隊員正在進行日常巡邏的時候,突然看到一隻毛茸茸的動物鬼鬼祟祟的在市區移動,從草地衝進人行道後,又馬上掉頭貼著人行道邊緣移動,然後又爬回草地四處張望,感覺似乎是迷路了。

它的體型非常嬌小,四肢短得讓它的肚子幾乎垂到了地面,不過尾巴卻很長,達到了體型的三分之一。它的配色非常像是小熊貓,毛色呈淡黃色,帶有棕色的斑紋;臉雖然沒看到正面,但從側面可以看到頭上有一條明顯的白色條紋,嘴邊的毛也是白色,但是眼睛周圍的毛卻是黑色的,像是戴著面罩。

如果是玩過精靈寶可夢的朋友肯定第一反應就是蛇紋熊了!太像了!

不過人家巡邏防控大隊隊員很有見識,他馬上就認出這應該是某種鼬類,極有可能是我國三有保護野生動物虎鼬(Vormela peregusna),特徵還是很明顯的。

聯繫了獨山子區野生動物救助中心後,救助人員確定其就是虎鼬。檢查後發現身體很健康,馬上就可以放歸了。

直接叫虎鼬肯定認知度是不夠的,但如果說它的民間俗稱:「花地狗、臭狗子、馬艾虎」,是不是就熟悉多了?

可愛的虎鼬

虎鼬是鼬科虎鼬屬物種,體型相當嬌小,雄性一般最長也就是32厘米左右,雌性大了不少,但也就是接近50厘米罷了,不管雄性還是雌性,還得再算上差不多15~17厘米的尾巴,這就是它們的總體長了。

外形上面已經描述過了,大家再通過圖片直觀的感受一下,是不是真的很可愛?你看兩隻耳朵上的毛髮是不是非常炸,像是小女孩自己第一次動手扎的雙丸子頭,反正我真的很喜歡這個物種,光看外形。

虎鼬分布於亞歐大陸地區的各種地形中,包括沙漠、半沙漠、山地、草原、低矮山脈森林等等,可以說適應性是超級強了。不過它們一般不會出現在超過2100米海拔的區域。

它們居住於地洞中,但這些地洞基本都不是它們自己挖的,而是從齧齒動物獵物那裡直接搶過來!不過也沒有懶得很誇張,把洞穴搶過來後它們還是會進行改造的,用前肢挖土,然後下巴和後爪牢牢地壓實地面,確保洞穴牆壁足夠堅固不會坍塌。冬天它們還會找來植物鋪床,很懂享受了。

因為體型確實也就那樣,它們的活動範圍很短,一般就是在周圍1公里的範圍內活動。除非是在繁殖季節,不然它們都會獨來獨往。如果意外發現了同類,它們就會互相警告,談不攏是真的會打起來。

當虎鼬進入警戒狀態,它們會伸直手腳,弓起後背,然後將尾巴給卷到後背上,尾毛也根根炸起,顯得體型很大的樣子。還會把牙齒露出來,發出尖銳急促的「嘶嘶」聲。如果被逼急了,它們甚至會從尾巴下方的腺體噴射惡臭液體,算是很多鼬科物種的看家本領了。

在我國是還好,但在其他的分布地,虎鼬的天然棲息地因為不斷地開墾而不斷減少;另外滅鼠劑造成的二次中毒以及獵物物種數量的下降也對它們構成威脅;在巴基斯坦和黎巴嫩等地區,虎鼬那么小都會因為毛皮而被獵殺。

在這些威脅之下,目前該物種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中被列為易危物種。

狩獵高手

別看它可愛又嬌小,老百姓卻給它取了「荒漠屠夫」的反差外號。「荒漠」指的是其常見的棲息地,「屠夫」就是對其戰鬥力的認可了。

虎鼬是典型肉食性動物,它們會去狩獵可以搞定的所有動物,包括各種嚙齒類動物、魚類、鳥類、爬行類動物和昆蟲、節肢動物,總之菜單可以寫好幾本呢。敢記錄這麼多的食譜,顯然得有出色的狩獵能力來支撐了。

雖然虎鼬的視力不咋樣,但是它們的嗅覺非常之誇張,甚至可以在幾十米開外就聞到藏在地洞裡的齧齒動物的味道,聞著味道就精準地竄進地洞發現襲擊。獵物們當然是會想方設法求生,但虎鼬有辦法讓獵物根本反應不過來,它們的腳底上的趾墊和掌墊將它們移動動靜降低到了基本靜音的級別,獵物很難提前察覺。

虎鼬一年可狩獵上千隻齧齒動物,對這些獵物來說,可不就是屠夫嘛!不過對生態系統來說,這能控制鼠害、保護草原和荒漠植被。

作為機會主義者,它們會根據獵物的不同調整狩獵模式。那些小小的齧齒動物就是鎖定位置後快速衝刺進行瞬間絞殺;如果是鳥類這樣機警且狩獵機會很少的物種,它們則會耐心的潛伏,直至找到襲擊機會;如果是小鹿這樣的體型較大的物種,它們則會埋伏靠近後,直接竄上後背,死死咬住後頸,跟大型獵物進行耐力比拼。

據說它們還能殺死蝰蛇,並且對蝰蛇的毒液免疫!

責任編輯: 葉淨寒  來源:狸貓之一的動物圈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1116/2306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