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短評 > 正文

中日對立的突破口在哪?

作者:
根據《日本經濟新聞》,高市此次在國會對於「台灣有事」與集體自衛權的說明,較歷任日本首相更進一步,但這類表述過去長期存在於安全保障專家的討論中,因此若在中方壓力下撤回,不僅意味著主動削弱未來的政策彈性,也將動搖她在國內保守派中的政治基礎。

根據《日本經濟新聞》,高市此次在國會對於「台灣有事」與集體自衛權的說明,較歷任日本首相更進一步,但這類表述過去長期存在於安全保障專家的討論中,因此若在中方壓力下撤回,不僅意味著主動削弱未來的政策彈性,也將動搖她在國內保守派中的政治基礎。

從民意來看,高市仍擁有穩固支持。《朝日新聞》最新民調指出,高市內閣支持率高達 69%,較10月上任時再上升 1 個百分點,屬於歷任首相少見的高支持區間;內閣不支持率則從 19% 略降至 17%。這意味著日本國內並無要求她向中共讓步的壓力,使情勢更趨僵化。

《日經》並指出,中共一方面警告高市的對華路線恐對日本經濟產生衝擊,同時觀察處於國會少數派的高市政權,會在多大程度上對北京採取對抗態勢。然而,北京方面也面對內部要求強硬回應的壓力,令雙方均難後退。

分析也指出,日本政壇中日中溝通管道日益萎縮,已缺乏如安倍時期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那類能與中共保持對話的重量級人物;過去被視為「親中」的公明黨也已退出執政聯盟,使兩國政治溝通空間進一步縮小。

根據《產經新聞》,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局長 金井正彰 已於 17 日 啟程前往北京,並將在 18 日 與中國大陸外交部亞洲司長 劉勁松 會談,日方將重申高市答辯「並未改變日本政府一貫立場」。不過在當前緊繃氛圍中,這是否足以為中日緊張關係降溫,仍有待觀察。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阿波羅網李冬琪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1117/2306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