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鄧聿文

中共高規格座談會現異常!北京輸給賴清德
2025-03-18

北京不想在這個節骨眼進一步刺激大陸民眾的情緒,提高民眾對武統的期待,免得引火燒身,反噬自己,這可以從外界看到的一種奇特現象來證實。此次座談會竟然許多非官方的入口網站都沒有轉載,尤其是這幾年在中國輿論場影響非常大,被認為具有某種風向標作用的半官方網站——觀察者網,沒有轉載這個新聞。可以想像,如果觀察者網轉載,下面的留言一定是罵聲一片,譏諷北京是嘴炮,只敢撂狠話,不敢動真格,言行不一。國台辦發言人的所謂「斷然措施」,觀察者網的網民在該新聞下的留言就是對這種恫嚇不以為然。

這次中國兩會不好開
2025-03-04

如何處理同川普政府領導下的美國的關係,是本次兩會面臨的另一不確定性難題。過去幾年,中國雖然和美國的對抗加劇,但拜登政府對中國的打壓還屬於可預測的美國傳統建制派的打法,然而,如今川普不一樣,川普表現出的對包括盟友在內的咄咄逼人做法,讓中共當局感受到很大壓力,他施壓烏克蘭接受停戰,並試圖恢復和俄羅斯的正常關係,其背後的意圖是否「聯俄抗中」,離間和分化中俄同盟,中共當局對此並無確實把握。

習近平發愁,這次中共兩會不好開(圖)
2025-03-04

本周進入中國的兩會時間。從官方角度來說,可以預期,會把這次兩會描繪成團結、奮進和勝利的兩會,然而,從中國目前面臨的形勢和任務來看,這或許是最近幾年最糾結、最難開的一次兩會。穩經濟是中國兩會的重頭戲毫無疑問,努力發展經濟是中共當局的頭等大事,這從近日召開的民企座談會可以看出。將一個...

和習近平做一筆大交易?川普不能承受失去它(圖)
2025-03-03

在川普眼中,只要他認為對美國有利的事情,他就會堅持去做,在這一意義上,說他是個唯利是圖之人,也可以。但不能從他如此對待烏克蘭,就推導出他必然會如此對待台灣。因為即便從利益來講,台灣對美國的戰略價值要遠大於烏克蘭對美國的戰略價值。我認為川普不太可能出賣台灣,理由有以下七點。一台灣也...

川普與普京通話,實為布局對抗中國
2025-02-18

很多人從自己的價值偏好和情感,以及川普喜歡交易的話風出發,否認川普有大戰略,認為他就是個目光短淺、唯利是圖之人。其實,川普的「大戰略」是他的「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運動。「MAGA」既是他的理念,也是他治理美國的戰略,而「MAGA」的重要一塊,是對抗中國。如果美國不能削弱中國的實力,美國就不能做到再次偉大,故美國的最高外交目標,是全力以赴同中國對抗,打敗中國。

拆解中國春晚的「政治密碼」
2025-02-04

多數人或許只是把春晚看作大眾傳播時代央視提供給全民的消遣娛樂節目,表面看是這樣,遙控器掌握在每個人的手上,看與不看,愛看與否,由每個人來決定,然而,它實際是由國家直接操控的政治演出,是國家為實現某種特定政治目的而打造的一場儀式,背後體現的是國家意志,央視只是一個平台,通過央視來實現而已。這個特定政治目的,就是要借用春晚這場儀式,向全球華人首先是中國人,構建、傳播和增強認同民族歷史文化、家國一體的政治觀念。

美中關係 盧比奧是真實 川普是掩飾
2025-01-24

川、習互動所透露出的某種「友好」,同盧比奧在公聽會上對中國表現出的強硬,給人的感覺反差很大,考慮到一個是美國的新任總統,一個是即將上任的美國負責外交事務的最高官員,這種反差被一些敏感的觀察家捕捉到了。在我看來,儘管盧比奧對中國的上述表態是他的一貫立場,但比較二人的說法,可以認為他們在唱雙簧,川普扮演的是「白臉」,對中相對柔和,盧比奧扮演的是「黑臉」,對中相當的不客氣。

調入上海後 當年明月和「貴人」龔正多次衝突
2025-01-14

據說,「當年明月」似乎是個很難融入「建制」里的人,他還想保留某種文人的底線和獨立的人格與見識,可這樣一來,勢必會使他和體制衝突。據前述知情者透露,作為龔正實際上的秘書,他為其寫過調研報告,但因報告的思路和龔有不同,兩人為此鬧過多次不愉快,漸漸龔就不太喜歡他,在政研室副主任的崗位上徹底成了一個閒職,加之他再也寫不出像《明朝那些事兒》那樣的文采飛揚的歷史作品,以及家庭也出現了某種變故,於是精神不可避免地受到嚴重傷害,以致連基本的一日三餐正常進食都成了問題。

殺人案頻傳,中國正讓其國民處於巨大不安中(圖)
2024-11-26

這個11月,中國發生多起嚴重的汽車撞人和持刀殺人事件,造成重大人員死傷,今年以來,類似的針對無辜百姓乃至小學生的暴力犯罪至少有10起。如果把基層官員遇害案算進來,則更多。

鄧聿文:持續追殺,習近平絕不手軟(圖)
2024-09-03

這些年來,人們觀察到的一個現象是,中共當局動不動以所謂侮辱、誹謗英烈的名義抓捕異議人員,將他們投入監獄。最新一起事例是旅美藝術家高兟,在回國探親時遭到河北警方逮捕,而逮捕他的緣由是高兟和他的弟弟二人多年前製作的毛澤東下跪懺悔雕像等觸及政治的藝術作品,觸犯了當局的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

習在北戴河被逼辭總書記和主席?三招反推北京政局揭謎底(圖)
2024-08-13

自中共三中全會起,有關習近平的傳聞不斷延燒,先是他中風,替身出場;其次是其親信外出視察講話不提習名字,一些宣傳畫把他的畫象拿下;再其次是鐵路部門和外交部休假兩周,動作相當不尋常;最新傳言是北京發生軍變,習在北戴河被逼辭總書記和主席,臨時權力班子組成,林林總總,不一而足,力圖從細枝...

習怕被三中全會聲討?再勒緊兩根政治絞索(圖)
2024-07-02

前國防部長李尚福落馬近一年後,當局終於公告了他的所謂罪行和處理意見,給予其開除黨籍軍籍以及取消陸軍上將軍銜的政治處分。這個結果或許並不出乎外界預料。不過,李的前任、已經退休兩年的原防長魏鳳和也出現在和李遭同樣開除待遇的腐敗高官名冊里,多少讓外界有些訝異。儘管在李出事後,輿論一度傳...

中國越來越像一個警察國家
2024-06-25

就中國而言,誠如江平曾批評的,公安部門濫權到了一種不能容忍地步,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用違法手段來維穩、入人以罪。第二,用暴力手段介入民事案件,如以欠債不還或其他名目把當事人抓起來,不交錢就不放人。表面看,公安機關似乎在用最簡單的手段實現民事目的,但嚴重破壞法治。第三,公安在整個司法體系中占據很高地位,警局長的權力太大,地位比法院院長和檢察院檢察長高得多,造成在公檢法系統里公安起主導作用。

習近平、李強和蔡奇:中央「三人幫」(圖)
2024-02-21

美國之音今天刊登鄧聿文的評論文章,提出習近平、李強及蔡奇複製了中共前領導人毛澤東、林彪及江青的三人關係及「中央政治」。按旅美中國學者鄧聿文分析,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及中共政治局分別排名第二及第五的常委李強及蔡奇形成了中共中央政治新的「三人幫」,三人具有共同政治利益。但鄧聿文指習近平、李強及蔡奇合作關係能維持多久是疑問。

扛起倒習大旗?財新拋石探路(圖)
2024-01-30

在如今黨國一統天下的輿論環境下,財新是碩果僅存的「異議」媒體,連當年氣勢如虹的自由派媒體南方周末都繳械投降。說它「異議」,並非指財新的根本立場和中共相悖,否則當局分分鐘把它滅了,而是說它有時或偶爾不安分,發出和當局不合拍的聲音,讓外界有所聯想,以為黨內高層的倒習力量又要有所行動,借財新發出某種特定的信號。

開年即「凶」!習近平正在給自己挖坑(圖)
2024-01-28

2024開年股災與火災連發,對中共似乎不是一個好兆頭,但「甲辰龍年」是否會成為中國的凶年,關鍵取決於中國的全能型政府+一人統治的治理方式是否有所改變。若中共當局執意於從「社會大局穩定」的角度去治理國家,將不可避免出現更多政策錯誤,實是習近平為自己的統治挖坑。

注意這些文字表述:習近平的權威正在衰減
2023-12-19

在獨裁體制下,特別像中國這種獨裁體制,要對領導人的權威進行準確的、定量的度量,幾無可能。即使在威權國家,也有直接針對領導人的民意調查,然而在中國,最多能夠做到的是對政府滿意度的調查,雖然政府滿意度也間接反映了對領導人的信任程度,可兩者畢竟不能直接劃等號。再考慮在中國涉及政治的民意調查的可信度,即被調查對象未必會說真話,很難從中去評估領導人的權威程度。然而,這並非表明對習近平權威的衡量就束手無策,我們可以從中共重要會議的語言表述分析評估習近平權威消長的趨勢,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三中全會不如「他們」重要,習近平不想今年開(圖)
2023-12-05

外界等待中共20屆三中全會舉行,但是10月沒有開,11月依然沒有開,12月肯定也不會開。一是11月的政治局會議沒有預告要在12月開,而按慣例,全會召開政治局會議是要提前告知的;二是12月各種會議特別多,像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等,如果舉行三中全會,很多年度工作總結會議...

關於朝鮮的五個錯誤看法(圖)
2022-05-03

將朝鮮看作中國的地緣戰略緩衝區的觀念,甚至比「血盟友誼」還深刻地影響著決策者、學者和大眾。一般來說,地緣緩衝區必須是不會給自己帶來太大麻煩,若緩衝區本身變成一個麻煩區,它的戰略緩衝作用也就消失。何況,朝鮮的這種地緣政治價值在當下飛彈時代,即使有,也微乎其微。認可朝鮮的戰略緩衝作用,平壤自然也就能理直氣壯地向中國索取更多。不得不說,為維持這種所謂地緣政治作用,這麼多年來中國對朝鮮的「胡來」只能是睜隻眼閉隻眼。

拜登阻止美中關係下墜 但結構性矛盾依然難解
2021-09-14

從北京的立場看,華盛頓要麼同中國合作和競爭(不是美國定義的競爭),要麼同中國對抗,只能二選一。但華盛頓現階段也不可能同意北京的立場,短期內不會從對抗的立場上後退,也許不是拜登不願意,而是美國當下的大環境不允許他後退。

一人領導時代:對中國未來五年的三個判斷
2017-09-21

在威權國家,走一條什麼樣的發展道路,社會呈現何種精神面貌,與執政黨乃至領袖個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很大程度上,前者由後者來塑造。中共十九大即將召開,十九大確立的人事體制和提出的執政思想,將決定至少未來五年中國的走向。從這個角度說,雖然人們現在不知道十九大最...

鄧聿文:中國不清理對朝五個錯誤政策 會有大麻煩
2017-06-21

五個錯誤看法至今沒有得到有效清理,它們還在影響著官方的對朝政策和民間的對朝情緒。這是中國在朝核問題上出現進退失據、進退維谷的原因。要改變對朝鮮的綏靖態度,必須清理這五個錯誤思想,一日得不到清理,中國的朝鮮政策就一日不能徹底轉向,從而後面還會遇到自己不願看到的麻煩。

鄧聿文:黑社會是怎麼煉成的
2016-06-03

可以把黑社會組織謀求合法外衣,以商養黑,以黑富商,並與政權內的各類機構相互勾結的現象,稱做黑社會資本主義。比起權貴資本主義的權力和資本的結合來,黑社會資本主義由於是暴力、權力和資本的結合,它對社會的危害更大。因為前者還企圖通過影響政府決策的合法途徑來取得自己的私利,而後者則奉行赤裸裸的強權法則和利益法則。

鄧聿文:朝鮮崩潰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 跡象明顯
2016-05-01

對金氏政權的懷疑正在海外工作的朝鮮人之間蔓延開來。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一旦這些現政權的受益者也開始對平壤政權不滿,並隨時準備逃亡,由謊言和高壓構築起來的金家王朝的裂痕就將由此打開,距離最後的分崩離析也就不遠了。

中共特色的自欺欺人 圖
2016-01-18

對於去年發生的股災,大陸官方一直不願用「股災」二字形容,而是稱之為「股市異常波動」,似乎用了「股災」,就好像國將不國了。我把這種現象稱為中國特色的自欺欺人。 「股市異常波動」,股民損失慘重 中國證監會日前召開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主席肖鋼作了長篇講...

資本市場風聲鶴唳 秋後算帳日子到了(圖)
2015-11-05

最近資本市場最受關注的事件,莫過於人稱私募一哥的徐翔被抓以及伊世頓公司被查。前者涉嫌通過非法手段獲取股市內幕訊息,從事內線交易,操縱股票交易價格;後者被指隱瞞實際控制的期貨帳戶數量,在中國參與違法股指期貨交易。資本市場風聲鶴唳在今年六、七月股市大跌最狠的時...

鄧聿文:周永康案有4個關鍵問題值得關注 圖
2014-07-30

在中國社會茫然又期待的心理下,周永康案公布了。新華社的電文是,鑑於周涉嫌嚴重違紀,中共中央決定,依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和《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的有關規定,由中紀委對其立案審查。 在這裡,沒有用中共常用的「同志」二字,2014年2月,中...

李克強朱鎔基溫家寶「拍桌子」也沒用
2014-06-25

政令出不了中南海似乎是中國的一個頑疾,也有可能成為妨礙習近平改革大業和中國夢實現的攔路虎。它反映了在中國久已存在的中央地方博弈關係。其實,政策落實不到位不僅存在於地方,也存在於國務院部委層面,嚴格說來,地方對中央的政策打折扣,陽奉陰違,實則針對的是中央各部...

揭秘阻礙中國發展的七大類利益集團
2013-07-27

近年來利益集團這一名詞成為大眾的流行話題,每每談起中國改革的止步不前,多歸咎於既得利益集團的阻撓。但對於既得利益集團的具體所指,大家像約定似的,即使是專門的研究,也語焉不詳或欲言又止。筆者認為,這種情況的出現,固然說明利益集團勢力太強大,但亦愈加反襯出,對...

鄧聿文:眼看7月底 今年還會有北戴河會議嗎
2013-07-19

眼看就到七月底了,中國社會和海外輿論又開始紛紛矚目所謂北戴河會議。按照慣例,每年七月底或八月初,中共政府五套班子──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國務院、全國政協、中央軍委──領導人一般都要到北戴河進行休假式辦公議政。不過,在習八條和整風的背景下,筆者認為今年不大會...

大學蛻變成另一官場?政學兩界通吃的官員博導
2009-06-29

官員去大學弄個兼職教授、博導或者院長做做,如今已不新鮮。我擔心,越來越多的官員加入此列,大學將蛻變成另一個官場。   最近又有兩位高官幾乎同時被大學聘為博導。一位是前最高法院院長、首席大法官肖揚,被人民大學聘為法學院博導;另一位是現任河南省委書記徐光春,被...

中國青年報:從鄧玉嬌案的輿情看社會的斷裂
2009-05-23

最近一段時間,中國社會發生的幾起事件——「羅彩霞案」、「杭州飆車案」、「鄧玉嬌案」等——引發了官民對立。尤其是在後一起案件中,鄧玉嬌因不堪被三個索要「特殊服務」的基層官員的凌辱,憤而用一把修腳刀手刃官員的舉動,被不少網民喻為替天行道的「抗暴英雄」,而被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