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何清漣

何清漣:改革不改方向,變革不變顏色
2024-07-26

這篇《改革家習近平》,稱「習近平被認為是鄧小平之後的又一位卓越的改革家」,這是官媒首次為習近平冠上「改革家」之名,通篇看下來,是一篇寫得比較認真的頌聖文章,既然是頌聖,當然免不了拔高頌揚。但是關於習近平是不是當得起「改革家」,一是看所謂改革內涵,二是主要看改革的具體內容,這兩點決定了習近平是什麼類型的「改革家」。

何清漣:三中全會重點:央地稅收分成調整與羅掘新稅源
2024-07-15

從目前三中全會的各種劇透來看,新一輪財稅改革主要是央地稅制再協調,從中央稅收那隻碗裡撥拉部分飯粒,再開收新稅(主要是消費稅),解決地方政府的財政饑渴。無論是中共當局,還是官媒奉承,都未拔高到「財稅體制的重大改革」這一程度。沒人將其與歷史上幾大有名的稅改相比,甚至也沒有拿來與本朝前宰相朱鎔基的分稅制相比。

何清漣:七日之蟬──《懲治台獨意見》的立與廢
2024-07-01

中國有句老話,法不責眾,談的是執法過程中,即使條文具在,但如果觸及法網的人太多,都不能一一按律懲罰,比如歷朝歷代包括各國的「禁酒令」無不如此,最後結局就是因為違法者眾,罰不勝罰。因此無論何種政權,在立法之時就得考慮這點,否則在實施時會有極大阻力。但中國偏偏反其道行之,明知「台獨」的範圍劃得太廣,將使此法成為掛在牆上的瓠瓜,中看不中用,卻非得立此責眾之法。

何清漣:中國財政缺口逾萬億 即將崩盤
2024-06-28

海外輿論認為中國瘋狂印鈔超過美國拜登政府。中國方面有人指出,美國的M2範圍有限,包括流通中的現金、旅行支票、活期存款、儲蓄存款、10萬美元以下定期存款、貨幣基金等,10萬美元以上的定存不在M2統計範圍之內。在中國,不管多少錢,100萬、1000萬甚至1億元定存都放在M2里核算,因此,簡單計算沒有意義。但人民幣不是世界貨幣,增髮帶來的通脹,幾乎全由中國人承受。

何清漣:外國人在中國被殺為何總被民間高度政治化?
2024-06-14

當局對待「境外」的高度警惕之態,已經類似當年毛時代(1949年直至毛後的1978年)對待海外關係的態度。隨著美中競爭日趨激烈,尤其是2023年生效的修訂後的中國《反間諜法》擴大了間諜的定義,而5月通過的擴大版《保守國家秘密法》則覆蓋了教育、技術、網際網路使用和軍事設施等領域的敏感信息。新的條款之一規定,具有訪問機密信息權限的工作人員在離職或退休後一段時間內都不能出國旅行,除非經過批准。這種情況下,如何能讓老百姓不對外國人在中國被殺事件生發無窮猜想?

何清漣:美國應對「三大危險朋友」,態度有微妙差別
2024-06-03

賴清德在美國代表團到達當日發表的講話,表明他對現實有清醒認識。早在2022年4月俄烏戰爭開打兩個月之時,其時正值台灣群情激昂地稱「台灣就是烏克蘭」,不少台灣名嘴聲稱要用美烏共用資訊戰打垮中共,好些台青上烏克蘭戰場當志願者之時,賴清德當時兩度公開聲稱:「台灣決不能成為烏克蘭」。也因此,賴清德在總統任上,在堅持他一向的「台灣不需要再次獨立」、「兩國互不隸屬」這些主張時,會注意留出避戰空間。

何清漣:香港 警匪片走向真人版
2024-05-31

香港不僅只是香港人的家園,那地方曾是世界上最宜居之地:中西文化並陳,華洋怡然雜處,中外美食在那裡都以特別精緻的形式呈現,香港人與洋人各自按照自己原來的生活模式,各取所需。逾萬家跨國公司的辦事處與各國NGO雲集此處,既為香港帶來了豐厚的商業利益,也讓全世界愛好異國情調的國際主義者雲集香港,更讓人產生幾分神秘感的是世界上五大情報機構與中國國安活動均在那裡活動,演繹各種只有這個圈才知道的冒險故事。

何清漣:東南亞未來的選邊取決於美國政治
2024-05-24

在美中競爭的背景之下,東南亞成為雙方積極拉攏的地緣政治角力場域,但東南亞國家的態度一直處在鐘擺狀態。儘管《東南亞態勢報告:2024》顯示出對美國不利的變化,但確實是受到加沙戰爭的影響。今年大選落幕之後,如果美國國內政治有大的變化,國際政策隨之調整,東南亞國家的態度亦會隨之變化。不過,除了菲律賓之外,其餘九國的調整隻會限於對中美兩張餐檯的青睞度,絕對不會丟棄其中一張餐檯。

何清漣:美國校園抗議左派分裂 拜登政府左支右絀
2024-04-30

除了少部分美國人之外,多數都忘記了猶太人是美國唯一用法律賦權居於受害者金字塔頂端的族群:早在2004年,美國小布希總統通過《全球反猶太主義審查法》(Global Anti-Semitism Review Act),各國反猶主義辦公室一直尋求在全球禁止反猶言論,。其中一個原因是猶太人在美國金融投資行業、商業、傳媒業、大學獲得成功者燦若群星,因此,「猶太人是人類社會最大受害者」成為主流敘事。。校園抗議的實質就是美國左派通過DEI設定的身份等級序列上,金字塔中低端的人反抗高踞頂層的猶太人不可被質疑的特權。

何清漣:耶倫提及的「中國問題」其實是美國問題
2024-04-29

美國合格的技工短缺並非短期內可解決,原因說穿了太可笑:技工須要受過數學教育,但美國多年來為了遷就不喜歡數學的黑人與拉丁裔,將數學定義為種族歧視的工具,不少中學已經將數學變成了選修課,甚至取消了數學教育。不少教育精英抱怨數學是「白人的港灣」「數學本身就受到白人和種族主義的支配」。可惜的是,如今的製造業離不開較高素質的技工,僅以數控工具機為例,就須要技工具備線性代數、幾何、函數等知識

何清漣:中國與西方國家關係的副旋律:間諜戰
2024-04-29

美國晚至2017年川普入主白宮,才將中國的千人計劃列為調查範圍。經過一年多調查以後,美國參議院的常設委員會在今年11月18日發布《中國千人計劃: 對美國研究機構的威脅》(Threats to the U.S. Research Enterprise:China’s Talent Recruitment Plans)指出,中國透過200多個資助項目惡意利用美國的開放性來提高自身的國家利益,幾乎是傾全國之力引進世界各地的專家。

何清漣:美中接觸頻繁 只為保持溝通(圖)
2024-04-07

拜登與習近平。(大紀元合成)最近美中接觸頻繁,4月2日,習近平應約(意思是美國主動)與拜登在通了個電話;緊接著是美國財長耶倫訪華。從拜習通話結果來看,似乎毫無進展,也許有人會問:在目前中美關係處於尷尬狀態之時,這種通話有什麼意義?這事兒,得聽聽美國的中美戰略-關係專家們的看法。媒...

何清漣:台積電美國建廠阻滯竟是因為DEI 日本台積電廠反超
2024-04-05

何謂DEI,Diversity-多樣性;equity-公平; inclusion-包容性,縮寫為DEI,這是美國如今新身份政治的核心理論,但不能按照字面簡單理解,以為是針對所有種族與人群的公平包容,而是針對所謂「受害者」曾經的「受迫害」經歷,在政府、軍隊及學術部門甚至企業的升職競爭中甚至司法中優先考慮。美國左派的新身份政治,金字塔的成員從BLM、穆斯林、女權增加到lgbtqi+。

何清漣:《三體》在美國引發「文革」聯想
2024-03-29

3月21日,中國小說家劉慈欣的長篇小說《三體》改編的電視劇在網飛(Netflix)開播,開頭約4分鐘重現中國文革時期的批鬥畫面,被范弗利特女士及多人在X上轉發,一天之內總流覽量超過千萬,其中的留言,不少都將中國文革與美國的Woke運動(包括BLM、lgbtqi+等)的暴力場面聯繫起來。

習近平一咬牙選擇了它!中國青年生存更艱難了(圖)
2024-03-27

近三年以來,中國正在經歷改革開放以來最劇烈的產業結構變動,從世紀之交就成為中國經濟龍頭產業的房地產業,因市場過度飽和而難以為繼。在繼續投入資金(主要是銀行貸款)維持泡沫與讓泡沫慢慢癟下去另覓經濟發展之途二者之間,習近平咬牙選擇了後者。

何清漣:中國青年失業率高企的成因:結構性失業
2024-03-26

近三年以來,中國正在經歷改革開放以來最劇烈的產業結構變動,從世紀之交就成為中國經濟龍頭產業的房地產業,因市場過度飽和而難以為繼。在繼續投入資金(主要是銀行貸款)維持泡沫與讓泡沫慢慢癟下去另覓經濟發展之途二者之間,習近平咬牙選擇了後者。

將人變成鬼!大多數中國人看不到的黑暗…(圖)
2024-03-22

CHINESE VERSION靜水流深連載每年我都要閱讀世界人權觀察、國際大赦、記者無疆界、保護記者協會的各種報告,因為這些組織正在為改善中國的人權狀況作不懈的努力。作為一位專門研究中國現實的學者,我當然清楚我們那塊國土上正在發生的事情,包括那些被刻意美化的膿瘡,被深深掩藏的醜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