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何清漣

何清漣:「與中國脫鉤論」,被美歐先後收回匣中
2023-05-22

美國對中國的制裁涉及政治經濟各領域,除制裁中國黨政軍多名重要官員之外,截至2023年3月,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的中國實體接近2100個,橫跨通訊、金融、交通航運等多個領域。實體類型既有華為、中芯國際這樣的前沿科技企業,也有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等教育、科研機構,其中中國企業達1000多家。這等於阻斷了中國這些企業的後續發展能力,既傷中國「里子」,也傷面子。

何清漣:中國新版《反間諜法》:法網密織聊作盾
2023-05-19

海外輿論認為,中共的新版《反間諜法》,很大程度上是針對外國人的,將嚴重影響外商赴華投資,這其實只看到了事情的一方面。

何清漣:「清華研究」彰顯荒謬時代的一種存在
2023-05-16

我的結論是:1、中共永遠不會放棄對青年一代的意識形態(洗腦)教育,這是世界左派運動從娘胎裡帶來的胎里病。即使是江澤民的中版「奶頭樂」,也是一種控制青年思想的軟導向;2、中共過濾信息、控制學校的意識形態教育培養了三類占青年主流的人:粉紅思想群,處於失業貧困狀態的政治愛好者與極端政治反對者。當然也會有少數理性思考者,但最樂觀估計也就5%左右。

何清漣:中國青年失業率高企將成長期陰影
2023-05-12

所謂國情包括中國城鄉人口結構、中國製造業衰落、世界範圍內人工智慧正在逐步取代人力等各種因素。中國農村現在的經濟狀態,很難無限承接城市過剩勞動力;1220萬返鄉人員當中的絕大多數本就出身於農村,他們不是插隊設籍的城市知青,而是返鄉青年,按照中國統計口徑,農村人口有責任田,回鄉就算「就業」。一言以概之,中國漸失世界工廠地位之時,上千萬農村家庭幫助政府「消化」了這些失業者,否則中國的城鎮青年失業率將不止20%。

何清漣:美中拉美角力產物——《美國撤資中國盟友法案》
2023-05-02

巴拿馬2017年與中國建交後,來自中國的投資與基礎設施建設金額已達18.6億美元。多米尼加於2018年與中國建交,迄今為止來自中國的投資與基礎設施建設金額已達4.9億美元;薩爾瓦多於2018年與中國建交,當年中國提供薩爾瓦多逾3000噸稻米,並承諾提供1.5億美元的援助用於促進當地社會與科技發展的專案。尼加拉瓜於2021年與中國建交後,中國隨即承諾捐贈100萬劑新冠疫苗,並向尼加拉瓜警方防暴部隊捐贈數量不詳的物資。這些國家都是窮國,在台灣與北京之間玩「誰給的錢多,就與誰做朋友」遊戲,成了它們的滾滾財源。

世界最不願意看到的中美趨同【阿波羅網報導】
2023-05-01

阿波羅網記者李冬琪報導/拜登近日被看到在日前的新聞發布會上手拿寫有記者信息的紙張。白宮星期五(4月28日)針對此事回應稱,在發布會前向總統通報記者信息和問題是正常現象。美國白宮新聞秘書讓-皮埃爾說,總統在發布會前獲悉將要提問的記者身份,以及預計會提出的問題,是完全正常的事情。(路...

何清漣:美國遲來的醒悟:中國要扮演世界大國
2023-04-28

對習近平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會見了六位世界各地的領導人,WSJ在4月18日的《習近平尋求以一連串外交活動撼動大西洋兩岸的團結》做了總結,認為習近平正探尋西方共識中的裂痕,並加強與老朋友的關係,尋求抗擊他所說的中國遭受的遏制。而馬克龍提出歐洲戰略自主,嚴重挑撥了歐盟與美國的關係。

何清漣:馬克龍對華政策:法國「戰略自主」第一站
2023-04-18

夏爾·戴高樂在法國政治史上的地位,在二戰之後的歷任法國總統當中無出其右。所謂「戴高樂主義」(法語:Gaullisme)就是他提出的一種法國自主外交政策原則。隨著時間和形勢的發展,戴高樂主義的表述會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卻非常鮮明:涉及國際社會的政治、外交、軍事,還是經濟和文化政策,都須由法國獨立決定。不論國際政治和軍事組織(特指聯合國和北約),還是超級大國(特指美國),都不要指望法國能成為其「附庸」。

何清漣:雙英分頭訪美中 華府北京忙角力
2023-04-07

美國目前的策略是希望通過威懾嚇阻中共近期攻台,但中共正在悄悄地發動和平統一的操作,雙英分別訪美中,華府與北京的角力目前就在這一點上。說千道萬,台灣的多數選民是不是接受中共的和平統一,即將到來的總統大選將揭曉謎底。一旦台灣的多數選民把票投給台灣的「親共派」,美國就很難阻止中共和平統一台灣的計劃。雖然沒有人明確表示,但決定台灣大選的各種變數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烏克蘭局勢,美國的表現與烏克蘭的狀態將決定台灣民眾對美國的信任程度。

何清漣:紅二代視角:江胡管家模式與習近平接班人模式
2023-04-04

江胡兩朝被紅二代群體尤其是紅二代上層老太子黨視為「管家代管模式」,紅色江山終要回歸紅色接班人之手,這是毛澤東「紅色接班人」這一觀念的遺緒。我們小時候唱著「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繼承革命先烈的遺志」時,曾以為自己也是接班人的一員;到了1964年階級鬥爭為綱,再經歷文革,方才明白原來是自作多情。在毛澤東的身份政治下,我們這些剝削階級家庭出身者繼承的是黑色血脈,只有「紅五類」才有接班資格。

何清漣:美國必須重視中國的姿態與信號 僅僅輕蔑是遠遠不夠的
2023-04-03

俄烏戰爭的結果未曾出來,但一個最明顯的後果已經彰顯,那就是世界多極化已成定局,美歐的西方同盟之外,已經形成中俄一極,還有許多態度中立的國家選擇不結盟。中國發出信號,認為自身已具備軍事和經濟實力,可以開始塑造一個更符合其利益的世界。 

何清漣:矽谷銀行病理診斷
2023-03-20

3月12日,家得寶(Home Depot)聯合創始人伯尼·馬庫斯(Bernie Marcus)在Fox的採訪中表示,矽谷銀行的倒閉應該為美國人敲響警鐘,因為他們將資金委託給他稱之為考慮氣候變化等因素的Woke金融機構:「我認為,體制和政府已經促使這些銀行中的許多更加關注全球變暖。這些銀行經營不善,因為每個人都專注於多樣性和Woke問題,而不是專注於他們應該做的一件事,那就是股東回報。」

何清漣:美國地緣戰略的十字路口:「中國威脅」VS「和平崛起」(二之二)
2023-03-13

現階段真正的問題是:台灣成了美中兩國未來衝突的引爆點,雙方究竟就此做好切實的準備沒有?尤其是美國,現在處在歐亞地緣戰略的十字路口。

何清漣:全球經濟-政治版圖之變:中美關係是槓桿
2023-03-03

在國際關係中,相對中國而言,美國仍然具有優勢地位,但這種優勢能否保持,一是取決於美國國內經濟政治狀態,二是取決於國際社會在新的多極世界中追隨誰;三則取決於美國的外交手段是否高明。

何清漣:中國2023拼經濟:房地產,芝麻開門
2023-02-28

結局:地方政府出售土地、發展房地產經濟的熱情依舊非常高;企業開發房地產的熱情也還有,例如房地產開發商碧桂園最近公布,擬在地方政府土地拍賣中購買住宅用地,但城鎮居民的購房能力卻跟不上。中國經濟的結構性難題——過分倚重房地產仍將存在。最多半年之後,中國政府將發現,房地產投資驅動經濟增長的時代恐怕已經成為歷史,地方政府為了稅收而重振房地產,對中國經濟來說,只是飲鴆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