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古人

古代沒有導航,古人是如何避免迷路的?學會這幾項技能就夠了(圖)
2025-11-17

現代人出門如果找不到目的地的話,通常會掏出手機進行導航,但是古人出門的話又沒有手機導航,他們是如何在陌生的地點找到正確的路呢?難道真的只是依靠問路嗎?古代已經有了地圖古人雖然沒有手機可以進行導航,但是在古代也是有地圖存在的。而且地圖是人類使用最早的工具之一,在遙遠的史前時期,文字...

「窮」字和「富」字拆開看,原來古人早就告訴我們,如何致富了? (圖集)
2025-11-16

你以為窮只是沒錢?錯!那可是古人給咱們設的一個大坑,一旦陷進去,有勁兒也使不出來。咱們先不聊那些大道理,就從這兩個字本身說起。一、窮字,原來是個憋屈的寫照現在,大家一說窮,立馬就想到錢包空了。可要真能回到幾千年前,你會發現古人看窮這個字,可沒這麼簡單粗暴。老祖宗造字時,就預示了什...

久病床前無孝子,十分聰明用七分,古人這些話說的太現實 (圖)
2025-11-09

久病無孝子,十分聰明用七分,這些話來自古人的智慧,實際上說得非常現實,直指人性中的弱點和生活的真相。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歷史,而這段悠久的歷史中,最重要的就是文明和精神的傳承。從我們開始學習《三字經》那一刻起,古人的智慧就在我們的生活中紮根。那時,我們背誦的詩句,看似只是簡單的記憶任...

古人修煉傳說系列之十三:諸葛亮(下)(圖)
2025-11-08

●通曉古今諸葛亮成都東門外有一座石塔,張獻忠蜀中建立大順國,大順三年的一天,他率部出巡登塔玩賞,聽到一首童謠:‌‌橋是弓,塔是箭,彎弓正射承運殿。‌‌於是便命令士卒毀橋拆塔,結果,掘得一塊古碑,上面的50個字,並署名說是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

古人修煉傳說系列之十三:諸葛亮(上)(圖)
2025-11-05

諸葛亮八、九歲時,還不會說話,家裡又窮,爹爹就讓他在附近的山上放羊。這山上有個道觀,裡邊住著個白髮老道人。老道人每天都走出觀門閒狂,見了諸葛亮便逗他玩,比比劃劃地問這問那。諸葛亮總是樂呵呵地用手勢一一回答。老道人見諸葛亮聰明可愛,便給他治病,很快就把諸葛亮不會說話的病治好了。諸葛...

「男看天庭,女看地閣」,怎麼看?有道理嗎?
2025-10-31

小時候常聽村口老人念叨男看天庭,女看地閣,那時只當是算命的噱頭,後來研究民俗文化才發現,這話藏著老祖宗幾輩子的生活觀察,並非單純的迷信。今天就掰開揉碎了說,這看法到底看的是什麼,又藏著哪些門道。先把基礎概念說明白,天庭不是神話里的凌霄寶殿,就是咱們的額頭,具體指眉毛以上、髮際線以...

讀書的兩重境界 (圖)
2025-10-20

古人有言:書猶藥也,善讀者可以醫愚。此言關鍵是一個善字,善讀就是會讀的意思。南宋學者陳善《捫虱新語》認為:讀書須知出入法,始當求所以入,終當求所以出。見得真切,此是入書法;用得透脫,此是出書法。蓋不能入得書,則不知古人用心處;不知出得書,則又死在言下。唯知出和入,得盡讀書之法也。...

生老病死,《莊子》早在2000年前就說盡了 (圖)
2025-10-06

在莊子眼中,天地萬物是一個整體,生死也並沒有什麼差異,是一種緩慢的變化過程。遵循著同一個道。如果誰可以把無看成開始,把生看成過程,把生死存亡看成一個整體,那我們就能超脫生死,心靈得到真正的自由。我們對萬物的恐懼,根源都來自於對死亡的恐懼。當我們能放下這種恐懼,對人生,也就有了真正...

俗話說最怕「中秋節一日雨」,明日八月十五中秋,下雨有啥說法?(組圖)
2025-10-06

中秋佳節將至,民間素有"最怕中秋節一日雨"的說法。這句流傳千年的農諺背後,蘊含著古人對天象與農事的深刻觀察,也寄託著人們對團圓佳節的美好期盼。2025年的中秋節恰逢10月6日,據氣象部門預報,我國部分地區可能出現降雨天氣,這不禁讓人想起那些代代相傳的民間智慧。...

俗語「五鬼樹不進門,子孫會有財富」,是啥意思,有科學道理嗎?(組圖)
2025-09-29

在中國民間流傳著許多富有哲理的俗語,其中五鬼樹不進門,子孫會有財富這句老話,蘊含著古人對家居環境的深刻理解。所謂五鬼樹,指的是槐樹、桑樹、柳樹、楊樹和柏樹這五種被認為不適合栽種在庭院中的樹木。這種講究看似迷信,實則反映了古人在長期生活實踐中總結出的居住智慧。一、五鬼樹不進門,子孫...

古人怎樣調整蠟燭熄滅的時間?快來看(視頻)
2025-09-19

古人怎樣調整蠟燭熄滅的時間?快來看。

筷子的"規矩":7寸6分暗合啥?一頭方圓喻何意?炎黃子孫要知曉 (組圖)
2025-09-16

餐桌上那雙尋常的筷子,藏著華夏文明最古老的密碼。當我們熟練地夾起食物時,很少有人留意:它的長度為何是7寸6分?為何總是一頭圓、一頭方?這些看似隨意的設計,實則是古人對天地人倫的理解,是中華文明道在日用的生動體現。身為炎黃子孫,讀懂筷子裡的學問,便是觸摸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基因。筷子...

機智的古人又是如何消暑的呢?(圖)
2025-08-28

太熱了在這個玉米曬成爆米花涼蓆秒變熱炕頭的季節里空調、WiFi、西瓜感謝科技發達很難想想在沒有空調冰箱電風扇的日子裡,古人是如何度過炎炎夏日的?古代空調房--含涼殿含涼殿是唐代長安大明宮太液池南岸的一組宮殿建築,宮殿依水而建,夏天涼爽宜人,不但如此,這座宮殿中還配備了綠色環保的空...

古人為何能用肉眼看到月球表面,現代人卻不能?專家:不可控因素(組圖)
2025-08-27

中國擁有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歷史,而今天的我們能夠了解古代人的生活和智慧的方式,主要依賴於考古學、文物和遺蹟等。這些遺留物為我們提供了窺探古人世界的窗戶,然而它們所反映出的僅僅是古代文明的表層。例如,許多出土的文獻和書籍中所記錄的知識和見解,現代人往往難以解讀和完全理解,這讓我們感...

古代人讀書難:囊螢映雪(圖)
2025-08-27

古人讀書的故事,耳熟能詳的無外乎懸樑刺股、鑿壁偷光、囊螢映雪、牛角掛書、警枕勵志、隔籬偷學……這些精彩故事千古傳頌、膾炙人口、感人至深。現在讀來,更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古人讀書難古人讀書難,難在既沒有書讀,也沒有地方讀,還沒有錢讀。在印刷術和造紙術發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