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顏寶剛

顏寶剛:中共控制的香港 都是壞故事了
2024-04-23

值得注意是在疫情期間,為了防止出現倒閉裁員潮,政府透過按揭保險公司提供「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下的八成及九成信貸擔保產品。不幸地,疫後經濟復常不似預期,中小企生意不景,影響資金周轉,擔保計劃的壞帳率創新高。去年底兩項產品的累計壞帳率分別增至4.09%及1.76%,後者更是九成信貸產品推出四年多以來的歷史高位。

顏寶剛:「新質生產力」被全球圍剿 香港押注恐踏不歸路
2024-04-16

香港官員收到「最高指示」,自然不敢怠慢,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就率先表態,指出今年中央《政府工作報告》把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列為首要任務,這將為香港的創科發展提供更有利的環境,未來會推動產業鏈、供應鏈的優化升級;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例如新材料、生命科學等;以及深化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的研發應用。

顏寶剛:誰在捏造事實?香港轉口港地位被除名絕非「無中生有」
2024-04-09

我一直有跟進香港出口及貨櫃碼頭競爭力新聞,過去亦多次撰文引述本港貿易數據及港口碼頭吞吐量變化,證實香港港口競爭力不單遠遜對手新加坡,甚至已被內地多個大型港口所拋離。自由亞洲電台的報導,正是引述物流數據分析公司Sea-Intelligence報告,指主要航運公司由於想提高準時交貨率,正在將託運的貨物從香港轉至其他更新、更大的港口,更加把香港從轉口港名單中剔除。

顏寶剛:「北上消費」令零售巨頭處境艱難 結業潮年內恐加速
2024-04-02

早前有本地傳媒報導,新界區一間大型超市決定今年7月將不再續約,現時全店已不再向供應商入貨;另有一間大型超市集團,亦由去年的100間分店,有可能逐步減至22間,相信陸續有零售商將調整業務,甚至如大昌行一樣結束門市業務。

顏寶剛:全面割席?23條立法後西方社會將令香港「孤島化」
2024-03-26

中央對23條立法後有高度信心,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更形容香港人要有「零起點」思維。但在今天的香港幾乎已經與西方社會完全割席,過去「食四方飯」的超級聯繫人角色不復在,這又是否「歸零」?這對特區官員來說又成了另一難題:23條立法後一切政治障礙已全面掃平,要交出一分「香港復常」的成績表,已不能歸咎「亂港勢力」,恐怕這才是他們真正考驗的開始。

顏寶剛:反駁「金融唱好隊」的謬誤:請以完整數據說話
2024-03-19

財庫局局長許正宇在反駁「香港玩完論」時,提出期望社會在討論香港的定位時,要專注於事實,這也正是我對這個「金融唱好」隊伍提出的要求。現在港府對外界的負面評論,往往只懂歸因地緣政治等外部因素,卻從不檢討自身問題,每次聽到別人批評香港,就立即「戰狼」上身、義憤填膺斥責一番,但這不會改變任何事實,只會令外資更害怕投入到香港市場。

顏寶剛:廿三條「急就章」立法豎起防火牆 資訊封閉還遠嗎?
2024-03-12

有法律學者以嚴刑峻法形容23條罪行所訂罰則,包括定罪本身已不明確及含糊,不符國際人權公約的規定,而現時的擬議罰則亦不成比例地嚴,例如管有煽動罪行加至現行刑罰的三倍,是不成比例地嚴苛,會震懾香港境內外人士,為香港豎起一道更強的防火牆。或許正如前摩根史坦利亞洲主席羅奇指出,今天的香港已沒有政治迴旋空間去選擇走自己的道路。

顏寶剛:香港樓市撤銷印花稅,已無路可走
2024-03-05

面對龐大供應來臨,目前政府撤辣恐怕只是「杯水車薪」,樓市在短期出現小陽春後,估計發展商為求去貨減債,相信擘價潮會持續,令樓市再度面對寒冬。有說今次財政預算案全面撤辣,是政府走「回頭路」,重新向地產霸權傾斜。我對此說法只是認同一半,原因是陳茂波目前已經無路可揀,唯有將庫房及香港前途全部依賴地產市場復甦。但發展商是否可以重奪過去的「地產霸權」,我有一定保留。

顏寶剛:內地「窮游」難救經濟 北上消費反令港成輸家
2024-02-27

香港入境事務處的數據則顯示,自去年2月取消所有與疫情相關的旅行限制後,香港居民去年北上旅行超過5,000萬人次。雖然這一數字仍低於疫情前的水平,但與之前大量港人北上商務/做生意的模式不同,這一波的香港居民很多就是專程「使錢」,這種龐大的消費能力幫助提升了深圳的零售額,2023年深圳的零售額增長7.8%,躋身當年零售額增幅最大的內地城市之列。

顏寶剛:澳門旅遊業熱過香港關鍵原因
2024-02-20

去年十一黃金周45歲以下訪澳旅客占整體逾半,這與澳門早年要求賭企要發展博彩以外的娛樂業,令當地有頗多演藝場地,讓很多天王天后有很多檔期可發揮,甚至發展出「演唱會經濟」,自從去年初恢復通關,澳門舉辦的大型演藝及文旅活動都高冠鄰近地區榜首,香港不少藝人皆到澳門掘金,吸引不少年青旅客,很多香港人甚至會到澳門看演唱會。相反,在疫情期間的三年,香港所有精力都用於加強國安及政治控制,但其他經濟發展就變成一潭死水,特別是對旅遊業缺乏較長期規劃,旅遊配套缺乏,熟口熟面的景點不是迪士尼就是海洋公園,這值得旅客一再遊玩嗎?

顏寶剛:習近平「親自指揮」 中證監主席成「代罪羔羊」
2024-02-13

今年來中國股市的投資者經歷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日子。事實上過去一個月,內地金融市場已步入「三日一小招、五日一大招」的全民救市行動,中央不斷出招維穩股市,由人行突然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放寬房企融資,又表明央企要「市值管理」,到通過中央匯金公司等國家隊具體增援,甚至傳聞要設立二萬億人民幣的平準基金救市,但作用往往是「曇花一現」,股市短期提振後很快又打回原形。

顏寶剛:完美句號:廿三條立法加快香港「孤島化」
2024-02-06

中央以及特區政府一直想將「新.香港」打造成仿效新加坡的威權主義政權,在政治上透過改造選舉制度、立法及法庭審判,將個人自由及人權剝奪;但同時希望以普通法原則,在金融及商業上有法治原則的獨立制度以挽留商界。不過在廿三條立法後,基於條文引入的國家秘密涵蓋了商業及經濟,甚至部分罪行放棄普通法原則,這已經直接影響了商界,情況就如內地去年修訂《反間諜法》,就引發大量外資盡職調查公司員工被拘捕,如果香港一意孤行,只會令外資儘快撤離,加速「孤島化」。

顏寶剛:外匯基金持港股三年蒸發四成 仲旨意去救市?
2024-01-30

香港外匯基金總資產,由2022年初的4.66萬億港元,一直輾轉下跌,到去年十一月已降至不足四萬億水平,減幅多達近7000億元,主要原因當然是銀行體系結餘期間因為資金外流大幅減少逾四千億,而外匯基金投資在2022年錄得破紀錄的逾二千億元虧損,亦令外匯基金總規模有所下跌。如果今天真的要求金管局履行「政治任務」,將外匯基金投入到港股「救市」,恐怕最終只會是得不償失,屆時不單港股、甚至連港元聯繫匯率以至整個金融市場都會隨之陪葬。

顏寶剛:存款增加就是資金流入?拆破港財金官員的「語言偽術」
2024-01-23

內地網民戲謔香港已成為「國際金融中心遺址」,迅即成「潮語」。財金官員對這個形容詞感到不服氣,並特意反駁,甚至說是「得啖笑」。我真心希望日後財金官員可以開誠布公,「放下身段」向社會向市民交待的是眼下看到的困局,再集思廣益去尋求解決方法,而非只懂向說一些似是而非的語言偽術,這既騙不到市民、甚至「阿爺」亦很清楚看在眼裡。

顏寶剛:國泰「放鴿子」掩飾問題釀災難 盲目唱好成香港縮影
2024-01-16

今天的特區政府尤如國泰一樣,只是不斷盲目唱好自己利多的故事,卻不願正視已經出現迫在眉睫的危機,甚至向提出警告或諫言的人作出恐嚇或威脅,結果整個機構/社會變成只得一種處處贊好的聲音,結果當危機殺到埋身,到時才醒覺已經變得太遲,迎來只是無可挽回的災難。

顏寶剛:停售官地陷入警號 全面撤辣及恢復勾地表作最後掙扎
2024-01-09

至2002年,政府推出「孫九招」阻止樓市跌市,其中最重手一招正是全面暫停定期賣地和勾地。及至2004勾地表機制「單軌復行」,全面取代定期賣地,由發展商主導土地供應。不過隨著經濟復甦以及內地居民大手掃入本地物業,政府於2010年實施勾地和「不定期」賣地的雙軌制,回應市場需求,其中主動賣地的方式以招標為主。但其後兩年樓市愈趨熾熱,政府終於宣布取消勾地制度,恢復定期賣地,「重奪」供應主導權。

顏寶剛:連跌四年大行認錯 「公安管股市」趕散外資
2024-01-02

據智庫國際金融研究所稱,中國股票和債券已連續五個季度出現跨境資金外流,這是有史以來最長的記錄。面對外資持續撤出,股市債市跌市年年,中央不是沒有嘗試救市,包括由中央匯金出手買內銀股托市、人行大力放水、甚至減股票印花稅,但成效甚微。

顏寶剛:李嘉誠稱「山雨欲來」?談2024年經濟前景
2023-12-19

值得留意是,周凱旋沒有透露李嘉誠為何會在2021年就有看淡經濟會「一落千丈」的原因,是因為地緣政治?是因為美國聯儲局開始啟動四十年來最快加息周期?還是已經看到香港已變成「金融中心遺址」?恐怕是全部因素超人都有考慮在內,當然具體原因大家是「心中有數」。

顏寶剛:香港離「金融中心遺址」還遠嗎? 官員理應心知肚明
2023-12-05

儘管「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岌岌可危,但官員顯然沒有危機意識,甚至不改「事事國安」的處理手法。行政長官李家超近日就表明,完成《基本法》23條立法將使全球企業更放心在港投資,形容全球投資者都尋求穩定及可預計的投資環境,相信特區政府將於明年完成《基本法》23條立法,並把方案與《港區國安法》連繫起來,將使全球的企業和人才對香港更有信心,可以更放心在港投資、營商、工作及生活。

顏寶剛:惡意不投地?地產霸權的最後掙扎
2023-11-21

過去鮮有見到發展局局長會單獨訪京,甯漢豪的前任包括陳茂波及現任財政司副司長的黃緯綸,最多只會是陪同其他官員集體訪京,單獨見港澳辦更是非常罕見。到底今次會面是巧合、還是刻意安排?更重要是在「二次回歸」的香港,一切權力及商界利益已經有跡象重新分配,過去作為「呼風喚雨」、占領香港經濟命脈的「地產霸權」,會否失去過去的「壟斷」優勢,甚至要在經濟疲弱、庫房收入不足的情況下,「為國家、為香港」作出更大貢獻,達成習近平個人吹捧的「共同富裕」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