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看病

官稱13億人看得起病 百姓不認同 公務員占用90%醫療資源(圖)
2020-12-02

中國央視引述中國國際醫保局官員稱,中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基本醫療保障網。13億多中國人看得起病、用得起藥。多位受訪居民對本台說,面對高昂的醫療費,他們無力承擔。中國城鎮居民看病難、看病貴,已家喻戶曉。據央視新聞報導,十三五以來,中國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

律師看病(幽默哲理小故事 )
2020-12-01

某著名大律師感冒了,來到掛號處,工作人員說:掛號費兩元,病歷費十元。律師不解:病歷費這麼貴?不就幾張紙嘛。工作人員說:是啊,但這紙是法律文書,是你就診的重要憑據。律師點點頭:對,對,有道理。看病的醫生是位專家,問道:怎麼了?律師:感冒了。醫生:頭疼不?律師...

這概率也沒誰了?咂舌!(圖)
2020-10-01

六神磊磊:看病兩天 人間一嘆(圖)
2020-05-01

陪著母親回家路上,我就在想,最近人人都在說張文宏醫生的一句話:不能欺負老實人。誠然,人人都期盼老實人不吃虧。可這句話真要實現,千難萬難,唯一的前提是大家都當老實人,否則它就失靈了,誰老實誰吃虧。

醫院看病有禁忌:3句話得儘量少對醫生說 別忽視(組圖)
2020-02-13

講到醫生,我們總會將其形象和嚴肅、一本正經等詞語聯繫在一起。但是當沙雕患者遇上醫生,每一段對話,或許都是段子般的存在。醫生看病多了,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但相比於一些沙雕患者,其實醫生更不喜歡的是以下這些患者。醫生最不喜歡聽到的3句話:一、指手畫腳型:醫生,...

63% 的法國人已經不去治病了
2019-11-18

法國解放報對星期六巴黎的黃背心示威遊行作了詳細報導。文章說,這是一年來第53次遊行。法國內政部的統計是,上街遊行的人有4700人,警方拘捕了147人。在示威遊行的出發地巴黎義大利廣場,衝突不斷。解放報刊登了一幅示威者的照片。圖片中示威者披著標語,上面寫道「活著,可以。苟且偷生,不行」。

穎寶:看病要錢 去醫院排隊要命(圖)
2019-10-22

隨著網際網路掛號、繳費普及化,看病越來越高效,但我身邊的朋友生病了仍不願去醫院,一是因為工作脫不開身,二是因為醫院人太多。 ‌‌「每當看到黑壓壓一片的人,我就想:完了,慢慢等吧。‌‌」一位朋友如是說。 我踏入醫院的次數屈指可數,仗著年輕,平常遇上感...

中國大陸新擇偶標準為何成新聞? (圖)
2019-07-11

如今,中國大陸的男女青年在相親時,女方看男方有沒有車子、房子、票子已不再是新聞,而男方看女方有沒有,才算是新聞。最近,重慶有位男青年在相親時,不問女方是否有錢、有車、有房,而是提出「要談戀愛,得先看她父母有沒有醫保卡」的奇葩事兒,一下子成了新聞中的新聞。

去日本「蹭醫院」 蹭出一條產業鏈(組圖)
2019-06-02

去日本「蹭醫院」蹭出一條產業鏈(網絡圖片) 聽說過「蹭飯、蹭車、蹭玩」的,你聽過「蹭醫院」的嗎? 一些國人在日本「蹭醫院」的方式,讓日本人目瞪口呆,也讓我們大開眼界:原來還有這種操作。 一位在日中國學者,就親眼見到了這種操作。 這天,他去東京...

在日本帶孩子看病最大感觸不是免費
2019-06-01

前些年移民日本的時候,可能是因為女兒有點水土不服,經常會帶她去醫院,於是對日本醫療保健體系還是頗有一些感慨的。由於以前在國內做過醫生的緣故,從醫生的角度看日本的兒童保健醫療,也發現了很多有意思的觀察點,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孩子看病不收費 日本...

申典啟:在巴西看病 說說免費醫療 (組圖)
2019-05-19

剛從悶熱潮濕的熱帶雨林氣候的亞馬遜,飛到乾燥晝夜溫差大的巴西高原。稍一不留神,不知是空調風吹多了,還是其他原因,早晨起來身體有點發熱。於是,我決定去醫院看看。 1,萬能的digo 我在巴西南部城市阿雷格里港【Porto alegre】有一個巴西朋友叫...

醫學博士寫的看病神文 終身受用(圖)
2019-02-16

上海某三甲醫院一位醫學博士寫了篇文章教我們學會看病!非常值得收藏和分享。該看不該看人的身體是有自我修復能力的,而且這種能力很強。有些疾病並不需要治療,有些疾病是有自限性的——也就是時間到了自己就好了。如果自己身體不適,是扛著,還是去醫院就診?這是個問題。1...

王石去日本看病實錄 發人深思(圖)
2018-03-13

看似體魄健碩的「登山家」王石的心臟里其實裝了六個支架,而他在日本看病的經歷也成為網絡熱帖,發人深思。一起看看吧: 2008年9月6開始,我兩次心肌梗塞,一次病危,四次心血管介入造影手術,在三個主要心臟動脈處裝了6個支架。整整兩年後,我選擇去日本看病,我...

一個中國老頭是如何打敗美國牙醫的(圖)
2018-02-20

楊醫生說:「95%都是白人,我只看少量的日本人和中國人,中國人都是以前收的,現在不收了。」 「為什麼?」我不解,即使是美國最高檔的百貨公司,也會在中國新年時,請來舞獅的團隊在一樓的奢侈品區,不倫不類的敲敲打打一番,為了賺中國人的錢出盡百寶,楊醫生這是何必? 這回輪到楊醫生不淡定了,他深吸一口氣,給我講了一個故事。

流感高峰期5億人「家庭醫生」去哪了:大量基層醫院不能看發燒
2018-01-09

在2017年年底舉辦的「2017中國家庭醫生論壇」上,一則「超過5億人有了自己的家庭醫生」的數據曾引發社會關注。今冬季節性流感發作正值高峰,多地三甲醫院發熱門診和兒科門診爆棚。家庭醫生理應能夠開展多發病、常見病診療,但據財新記者了解,大批患者未經在基層醫...

聰明病人9個高效「看病技巧」不懂這些等於白掛號(組圖)
2017-10-19

提起去大醫院看病,不少人都犯怵。 部分人從走進醫院門診大廳,基本上兩眼一抹黑,既聽不懂導醫台醫生的忠告,也找不到要去做檢查的科室。 其實看病也有技巧,如何合理安排時間,如何掛號、問診等都有方法。 為了減少患者誤走彎路,《生命時報》採訪專家,教你9招讓...

看病時最該問醫生7個問題!(圖)
2017-04-24

有人說,醫院是所有人一輩子都要去過的地方,至少有兩次,一次是生命的開始,一次是生命的結束。 每天從早忙到晚,飯也沒時間吃一口,有的醫生還因過勞留下一身病。我們在就醫時,如果能夠換位思考,積極扮演好「提問者」的角色,既方便醫生答疑解惑,有利於疾病治療,還能...

讓中國痛風患者們抓狂:我在美國治痛風 組圖
2016-10-23

美國醫生的結論是你基本不用改變飲食習慣……美食是生活中多麼重要的享受呀! 同時生活在中美兩個國度,使我有機會不停地比較著兩地看病用藥的顯著差異,因此我願意將我的經歷告訴大家,期待著人們由此多一些思考,多一些選擇,最終少一些痛苦,多一些快樂。 下面這段經...

朱健國:小心看病實名制的三大陷阱
2016-07-25

昨日南都報等媒體皆報導了《10月起在廣東省內41家醫院看病,非急診患者都必須實名制預約了》消息,這讓人產生三大疑惑——其一:「非急診患者都必須實名制預約」降低了「看病自由」和「隱私保護」,患者有權以非實名制保護自己的病情隱私,此舉涉嫌違反憲法。歷史上多次出...

港人平均壽命全球第一 與江澤民的醫療產業化對比強烈 組圖
2016-05-26

據香港衛生署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香港女性及男性的壽命分別增至86.7歲和81.1歲。男女平均壽命均超過日本,位居世界第一。在現代醫學看來,人類長壽主要依靠兩方面因素,一是社會的醫療水平,二是人們的生活習慣。香港人的長壽與完善的醫療保障體系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