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科學家關於人類本性十大發現

科技時代_科學家關於人類本性十大發現(組圖)
性別之間存在情感區別

科技時代_科學家關於人類本性十大發現(組圖)
想一想錢,就可能會使人變得自私

  在即將過去的2006年,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在對「人類本性」上的研究取得了許多突破性進展,我們對自身的認識又進了一步。在年終歲尾,《生命科學》雜誌進行了回顧性總結,評出以下「十大發現」:

  1. 解開似曾相識之謎

  今年,科學家的研究步伐首次邁向了「似曾相識」這個模糊的研究領域。現在他們解釋說,人的「記憶混合」會引發似曾相識的感覺,所謂「記憶混合」是指人的某種感覺與某個真實的記憶聯在了一起。甚至盲人都可以體驗到這種感覺,但是這種感覺的出現要依靠人的嗅覺、聽覺和觸覺的幫助才會發生,而不能單單依靠視覺的提示。

  2. 有小孩的父母更壓抑

  撫養小孩不僅會掏干你的錢包,還可以結束你的好心情。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做父母的要比沒有小孩的心情更壓抑。原因可能是,父母要擔心他們小孩的身心健康和經濟狀況。但是在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研究中,科學家發現,三分之二的抑鬱症患者只要有足夠的耐心通過嘗試不同的治療方法而找到適合他們的那一種,就可以走出抑鬱狀態。

  3. 結婚者更容易致富

  你在婚禮上回答牧師時所說的「我願意」讓你得到的決不僅僅是一大堆禮物。研究發現,結婚會使人更加富有,結婚後家庭財產以每年4%的增長率狂飆。科學家解釋說,這是因為婚後夫婦工作生活更有效率,再加上二人住在一起住房支出直線下降,導致了這種夫妻二人共同努力的收入不斷增加的結果出現。當然,也有不好的一面:

離婚可以將個人的財富大大縮水。經過對那些願意粘在一起的夫妻調查,科學家驚奇地發現利他主義會釀造更好的婚姻世界,或者也有可能是因為快樂的婚姻世界使二人更加無私。

  4. 性別之間存在情感區別

  在感情世界中,男人和女人是地球的兩極。這種結果的出現是由於不同性別當中負責處理感情的稱為杏仁核的大腦區以及大腦其它部位有著不同的連接。女人的杏仁核負責調整人體內在壓力反應的下丘腦及大腦其它區域的聯繫,而男人的杏仁核則是和負責視覺和動作的大腦區域「交談」,從而讓男人對來自外界的反應更敏銳。

  5. 明亮的房間讓你更聰明

  讓更多的光線照進你的辦公室或者房間可以使你的思維更加敏捷,還能夠讓下午昏昏欲睡的毛病從此遠離我們。在明亮的白色光線照射下,人會變得更加清醒,大腦中負責注意力和一些認知功能的區域就會變得更加活躍。科學家建議用藍色光線驅走晚上的睡意,但缺乏睡覺也有負面影響,這是因為人閉上眼睛其實可以幫助大腦更好地保存你白天所學到的東西。

  6. 女人其實也好「色」

  讓一個女人觀察一幅色情圖160毫秒,她們的大腦便會處於高速運轉狀態。一項研究顯示,和其它視覺畫面相比,色情圖片可以使女人的神經元細胞以超過正常20%的速度活動起來,而且這種興奮程度也比男人高許多。不管這個人對看到的色情畫面是否有清醒認識,一幅性愛場景就可以影響她身體的內部反應。那麼大腦是否包含調節性愛的特殊神經元細胞呢?回答這個問題需要更多的研究。

  7. 廣告打「性」的主意須注意分寸

  那些光彩奪目的印有性感女人的雜誌廣告可能不會吸引女性讀者的眼球。當一些大學生年齡的女人看到這些俗氣十足的畫面時,她們會感到非常無聊並且毫無興趣,而對一些健康向上的模特照片的反應卻不是這樣。

  8. 智商之爭:男人女人,誰更聰明?

  今年一位科學家宣稱男人比女人更聰明。研究人員對在學習能力傾向測驗的得分基礎上獲得的證據進行分析後發現,男人智商比女人高出約3.6個點。儘管如此,在美國,大學裡面的女生卻多於男生。其實,這樣的研究就象「左撇子是否更聰明」這樣的研究一樣,永遠都會引發爭議。

  9. 辦公室里的戰鬥

  辦公室和很多健康問題有聯繫,這其中就包括由於由於辦公室里發生的侍強凌弱現象造成的工作壓力問題,而30%的雇員都面臨著這樣的問題。從勃然大怒的老闆到詭秘多端的同事,辦公室之爭創造了很多受害者所謂的「戰區」。科學家發現辦使用含蓄的語言交流他們的經驗,可以幫助經理們控制自己的言行,防止他們情緒失控,而一導情緒失控,受損的還是公司。

  10.金錢問題

  根據一項研究顯示,僅僅是想一想錢,就可能會使人變得自私,從而導致幫助他人的次數減少,而且人還會變得更喜歡單打獨鬥。科學家還稱,錢更容易使人有一種自我滿足感而致使他們更傾向於孤軍戰。你或許會更自我滿足,但那並不代表你會快樂。一項對婦女的調查發現,那些高收入者把大多數時間投入到工作、換乘交通工具、照料小孩和購物中,而正是這些導致她們比那些現金流入較少的女性擁有更大的壓力和過多的緊張感。(楊孝文)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新浪科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6/1222/24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