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德國之聲:中國大陸的政治氣候更加惡劣?

胡錦濤和溫家寶的第一屆任期即將結束,第二屆任期將在今年秋季召開的中共十七大得到確認。新蘇黎世報認為,最近幾年中國的政治領域沒有出現根本變化,而打擊異議人士和記者以及查禁書籍等加強控制的措施表明,中國大陸的政治氣候變得更惡劣了。這一切都是在為十七大做政治準備:

「官方當然不會向公眾透露任何消息,但十七大之前為爭奪影響和地位進行的較量已十分明顯。這場地位之爭不涉及五年前已確定的最高職位,而關係到哪些年輕幹部將在2012年作為第五代領導人接管權力。今天的領導人顯然想使自己的親信獲取起步的優勢。

雖然十七大改變最高職位人選的可能性很小,但領導人仍然擔心今後幾個月內可能發生有損其威信的事件。最近二十年來,貧富差距急劇加大,中國社會的不安定超過了以往任何時候。廣為蔓延的腐敗也助長了人們的不滿,特別那些經濟改革中的輸家或受到冷落的民眾怒氣衝天。

由於沒有合法有序的閥門排放壓力,中國社會存在著發生動盪的潛在危險,經濟驟然惡化或通貨膨脹明顯上升都可能導致普遍不滿的爆發。這種不滿加上黨內本來就對中國開放和經濟現代化感到不合心意的力量,必將損傷領導人的威信。「

中國國內和國外有人認為,中國的經濟開放早晚將促成政治自由化。新蘇黎世報指出,「雖然今天中國社會和經濟的多元化大大超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任何時期。按照人的正常理解,考慮政治多元化的時刻已經到來。」但中國最近幾年的發展態勢恰恰與這樣的期望背道而馳:

「這一切使今天的中共領導人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一方面是業已走上的經濟現代化和開放路線無法回頭,另一方面是胡錦濤和溫家寶一點不具有鄧小平那樣的形象、合法性或魅力。鄧小平可以提出諸如『致富光榮』等對共產主義社會具有挑戰性的口號,他也可以與那些對改革持懷疑或甚至敵視的人進行較量。九十年代他意味深長的南巡就是一例,當時主張剎車的一派眼看就要占上風。

而今天的領導人不具備這一切,更難以應對黨內左翼和廣大公眾的壓力。所以查禁書籍和溫家寶拒絕民主的奇異說法並不是強勢的象徵,只能看作是領導人的防衛措施,他們的主要目的只是避免發生令人不快的事件,平安地度過難關。「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7/0317/34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