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報導,在台灣當今無比混亂的政局中,對政治人物來說,政治倫理上的對與錯早已無關緊要,人性的道德面,也只是操控權力者的遮羞布,隨時可以不顧,也隨時可以拋棄,展現出來的就只剩下赤裸裸的權力爭奪。其實這也沒有什麼,如果民眾躲不開這樣的政治人物,就只能勇敢的面對他,堅定又毫不猶豫地拋棄他,如果拋棄不掉,就勇敢的承擔這深沉的歷史共業。然後,地球仍然繼續轉動,明天的太陽照樣東升。
但是,個人造業個人擔,不論對王金平來說,還是對台灣一般民眾來說,都是一樣的,王金平要如何踏出他的下一步,他自會決定。至於台灣一般民眾,其實不要著急,更不用焦慮,只要好整以暇,準備坐山觀虎鬥,並盡力避免被捲入無原則的權力鬥爭漩渦中,直待政治人物原形畢露,再對他們評頭論足或訕笑一番就可以了。
當然可以看出,一向在政治上沉穩、不輕易表態的王金平真的被權力的欲望逼急了,壓力使人失控,失控使人原形畢露,原形畢露使人口不遮攔口吐真言,當王金平說出「中南部不會投給外省人」時,王金平當然不是針對民進黨說的,民進黨基本是個族群政黨,王金平對話的對象無疑是具有外省人身份的馬英九,王金平的目的很簡單,先「用力地」提醒台灣民眾馬英九是外省人,再提醒馬英九、提醒國民黨內其他精英,馬英九不適合擔任二○○八國民黨的「總統」候選人,而具有本省人身份的他才是國民黨唯一的選擇,國民黨只有選擇他才會有贏得大選的機會,而馬英九至多只適合擔任他的副手。
雖然王金平的想法與迄今為止的所有政治人物民調有相當大的差距,但王金平似乎並不以為意,王金平的策略其實暗藏玄機,他正在沿用李登輝過去慣用的策略,用省籍議題撩撥起國民黨內部的族群矛盾,一方面深化所謂國民黨內本土派的族群意識,一方面以族群意識壓制支持馬英九的黨內本省籍精英,讓他們知所收斂採取旁觀立場;另一方面,王金平則希望透過國民黨內族群意識的發酵,讓國民黨內的外省籍精英感受強烈的「外省人原罪」意識,弱化他們支持馬英九參選的決心與意志力,當然最重要的是要讓馬英九知難而退。
只是讓人極其不理解的是,王金平在台灣政壇打滾超過三十年,而且一直在台灣最高的民意機構服務,理應相當了解台灣社會民意的變遷,三十多年來台灣社會的族群問題正快速解構中,雖然政治層面上,在族群主義分子的強力撩撥下,讓族群問題偶有升溫現象,但總體趨勢卻是往緩和的方向發展。
根據聯合報最新的一項調查指出,高達七成三民眾表示「總統」職務適任性和省籍背景無關,僅一成的人覺得外省人不適合擔任「總統」,一成六無意見。若能再調查一下四十歲以下年輕人的族群觀點,或許這個比例會更高。至於在國民黨內部,族群問題在馬英九的主持下,就要更低了。其實王金平年紀夠大,只要他回顧一下過去六十多年來走過的台灣發展歷程,應該能夠深深體會,若非族群主義者刻意激化,台灣的族群問題早就該煙消雲散了。
王金平怎麼會這麼冒進?在一個極不恰當的時刻,在國民黨內部宣揚一個極不恰當的族群議題。如果一定要找出一個還算合理的說法,王金平的內心深處極可能與「台獨基本教義派」一樣藏有刻骨銘心的族群主義意識,只是過去他掩飾起來了,如今在權力欲望的無限膨脹壓力下,終於被激發出來。這樣的做法與「台獨基本教義派」的做法有異曲同工之處。「台獨基本教義派」每逢政治上或選舉上處於劣勢時,就不能自制地拋出族群議題做為打擊政敵的利器,他們不僅對付他們的反對者,甚至連自己人也不會放過,什麼「中國琴」(指民進黨「立委」蕭美琴)、「西進昌」(指民進黨立委洪奇昌)等等,只要他們的政治劣勢越大,他們操弄族群的力度就會越強。回顧過去,幾乎沒有例外。
如果外界仍認為,以王金平的圓融性格不會刻意撩撥族群意識,但幾天後王金平借用學者的研究提出了:「國內少數族群的政治菁英,是否適合統治多數族群的問題」時,王金平就真的為自己定性了。王金平真的豁出去了,但外界若認為王金平的表態只代表他自己?那就太低估了王金平的老謀深算。
如果將王金平的極端族群言論放在台灣當前的政治勢力版圖中解讀,情勢或許會更加明朗。王金平正在為後陳水扁時代台灣的政治格局預作部署,一旦國民黨與民進黨的二○○八年「總統」候選人產生後,有兩個人將不得不淡出政治舞台,一位是民進黨的陳水扁,一位是台聯黨的精神領袖李登輝。陳水扁因弊案纏身,一旦卸下「總統」職務後,在政治上勢將欲振乏力;李登輝則年事已高,即使政治謀略再深,也已有心無力。
而王金平正值當年,仍有足夠的實力與精力承接李登輝,甚至陳水扁留下的棒子,集結第三勢力扮演未來制衡國、民兩黨的角色。王金平看起來是想賭一把,如果他成功了,他就進可攻、退可守,像當年的李登輝一樣。如果他未來一年運氣好到不行,就如他所預言,馬英九被判重刑無法參選,那他就真的「卯死了」(閩南語:賺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