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紐約時報評選金正日「阿里郎」是最優秀演出!

—紐約時報「亞洲排名」選出「阿里郎」是最優秀演出?

▲ 時報網絡版刊登的文章
美國紐約時報把由於鎮壓朝鮮兒童人權而成為國際批判對象的團體體操「阿里郎」選為亞洲最優秀的文化演出。說這個演出「能喚醒身心或靈魂」,讓人皺眉。

時報亞洲版最新期刊說「推薦給那些想喚醒身心或靈魂的人們」,選出亞洲最好的旅遊勝地和文化演出,飲食等15種項目,以《亞洲排行》為題目刊登了出來。其中「阿里郎」被選為「對身體最好的(Best for the Body)」文化演出。

「阿里郎」演出不僅一貫地讚揚先軍政治和領袖獨裁充滿著宣傳體制的內容,而且參加演出的兒童接受嚴酷的訓練和體罰、學習權利受到破壞,不斷成為虐待兒童的斥責對象。因此,朝鮮人權團體及國際人權團體高聲主張朝鮮兒童們的「阿里郎」演出練習情況嚴重違反了聯合國兒童權利條約。

時報是代表美國的時事周刊,在全世界具有巨大的影響力。雖然只是通過《亞洲版》,但擁有悠久歷史的時報選舉世界最惡毒的獨裁者利用兒童製作的偶像化宣傳劇為最優秀的文化演出,這很難讓人信服。

時報說阿里郎演出是:「10萬名參加的團體體操演繹了互動的壯觀景象,好像用動作表現了朝鮮的國家理念。」「在所有領域,這個團體體操是壯觀的。」「好像是集體催眠展現出來的超現實的幻影。」

「並不只局限於運動場上的表演。」「2萬多名兒童在觀眾席上演的波浪般的翻版圖片,更是記載於世界吉尼斯紀錄上的世界最大的體操藝術演出。」

說:「為成功舉行10萬名的團體體操,需要進行長達100萬小時的龐大的練習。」還介紹了參加「阿里郎」演出的兩名少女的故事「一種國家」。

英國導演戴尼爾高頓製作的短篇描寫的是平壤的一所女中學生賢順(13歲)和宋妍(11歲)為參加阿里郎演出,不顧寒冷,每天堅持10個小時練習的情形。

高頓導演說這部電影的拍攝意圖是「遠離政治性,只想通過住在平壤的一般人的生活,提高對朝鮮的了解。」

可是本想通過外國人的客觀眼光看待平壤的這部電影,卻還是毫不顧及地播放了賢順「期盼為將軍進行演出的那天,不怕痛苦繼續訓練」的忍痛苦練的話語。孩子那痛苦的喊聲在忠實於「內在接近」的客觀觀察者面前成了虛無的回聲。

據脫背者們描述,為阿里郎演出,朝鮮數萬名兒童的學習權力被剝奪一年多時間,要進行相當於軍事訓練的高強度的訓練。在這過程中要經受的肉體上和精神上的痛苦是難以言表的。

而且在準備阿里郎演出的過程中,平凡的兒童為完成選手級水平的精巧動作,要經受嚴酷的訓練。腳板出現鬼裂現象,營養失調是常有的事情,還進行毆打。一年的時間裡經常要忍住小便,所以據說也有得膀胱炎的人。

對通過這種過程完成的「阿里郎」,用「演繹互動場景的大規模翻版表演」這種不成話的修辭迷惑讀者。用朝鮮兒童的血汗完成的「阿里郎」不是亞洲最優秀的文化演出,而是亞洲侵犯人權的最高劇目。

不知時報規劃意圖在何處,但刊登基於正確事實的文章是所有輿論所要具備的基本使命。由於要把「阿里郎」「推薦給那些想喚醒身心或靈魂的人們」的時報文章,一股淒涼慢慢滲透了上來。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北韓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0503/85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