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豬隊友那麼多,李強笑臉沒有了 強顏歡笑

中共總理李強日前飛往首爾參加韓日中領袖峰會,期間會見三星集團會長李在鎔,呼籲三星集團再前往中國投資。然而,分析師指出,多年來中國對外資的諸多限制,加上美中之間的衝突,中國投資環境惡化,韓企和其他外資已經大量出走。最新研究顯示,去年韓國對中國的直接投資占比已降至8.3%的新低紀錄。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李強26日會見李在鎔時表示,經貿合作是中韓關係的壓艙石,三星集團對中合作是中韓兩國互利共贏、合作發展的生動縮影,希望兩國企業在高端製造、數位經濟、人工智慧、綠色發展、生物醫藥等領域合作,中韓產業供應鏈深度互嵌,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體。

內蒙古自治區前法律顧問杜文指出,多年來北京當局對韓國企業的打壓非常明顯,尤其是薩德飛彈系統(THAAD)進入韓國後,許多韓國企業在中國受到打壓,包括零售巨擘樂天集團,三星電子因與華為高度競爭也備受打擊,過去幾年三星集團關閉了在中國的手機和電視機工廠,對中國造成巨大損失。

韓國最大的太陽能板製造商韓華新能源(韓華Qcells)表示,6月30日將永久關閉位於中國江蘇省啟東市的工廠,並專注於美國的發展,並承諾在美國投資數十億美元,建立全面整合的供應鏈。

杜文指出,大量外資撤離中國造成的損失難以估算,除了就業的損失,還有稅賦和國際形象的損失,中國急需的資金和技術也隨之流失。

韓國《BusinessKorea》報導,韓國國際經濟政策研究院(KIEP)27日發布報告指出,韓國在對外直接投資中,中國所占的比重持續下降;在2002年至2007年,韓國在對外直接投資中,中國所占的比重最高曾達30.5%,2018年至2023年持續下降至8.3%。2013年中國首度成為韓國最大對外投資目的地,2022年已跌落至第7。

報告稱,去年韓國對中國的半導體投資僅1100萬美元,較2022年的56.7億美元暴跌99.8%。

報告指出,由於美中之間的衝突,加上中共實施「反間諜法」,對外企加強打壓,中國勞動成本上升,勞動力短缺,外資投資優惠措施減少等因素,流入中國的外資不斷減少,韓企正在將投資地區轉移到中國以外。

中共總理李強(圖左)日前趁韓日中領袖峰會空檔,會見三星集團會長李在鎔,呼籲三星集團再前往中國投資。(歐新社)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阿波羅網王篤若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601/2061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