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閻學通「道歉」全文:台海和平是誰維護的

 

編者按:2008年6月11日,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閻學通在《環球時報》「台海和平是誰維護的」一文中公開道歉,有評論認為「大陸內部,一直被視為對台強硬派的學者專家其實不止一人,但公開對自己曾經的誤判和預測不正確表示歉意的,迄今只有閻學通先生。但戰略研究是戰略決策和戰略判斷的重要基礎,是一種科學的思想方法。 如果戰略錯了,則無異於以國運相賭,閻學通的道歉凸現了官方輿論的御用性而不是輿論的獨立性。

自1999年李登輝提出「兩國論」,我就開始預測台海可能發生軍事衝突。2000年陳水扁上台後,我一直預測台海發生軍事衝突不會晚於2008年。然而,2008年台灣舉行的「入聯公投」和領導人選舉,不但沒有引發軍事衝突,反而伴隨的是更加穩定的和平前景。在此,我先要為我預測的不正確向讀者道歉,然後與讀者共同討論,是誰維護的台海和平?有人認為是國民黨上台,馬英九接受「九二共識」才有了台海和平。然而,台海自1979年起就沒發生過戰爭,到底是誰維護了台海和平呢?
     
     
台海和平的基礎
     
      台海和平始於1979年大陸宣布和平統一政策而非馬英九贏得2008台灣大選。國共兩黨之間的內戰並沒有在1949年完結,雙方進行軍事攻擊的行為一直持續到1978年底。和平是指沒有大規模軍事暴力行為的狀態。1979年1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告台灣同胞書》宣布:「中共政府已經命令人民解放軍從今天起停止對金門等島嶼的炮擊。」從這一天開始至今,台海便沒有了軍事暴力衝突,國共舉行的任何軍事演習都未形成軍事暴力衝突,由此台海有了持續近30年的長期和平。
     
      台海長期和平的直接原因是大陸實行了和平統一政策。自國民黨政府退守台灣後,就不再具備反攻大陸的軍事實力。1950-1953年朝鮮戰爭的結果表明,連美軍都無力戰勝中國人民解放軍,國民黨的軍事力量更不可能實現武裝反攻大陸。於是50年代後期,美建議台灣當局採取「一中一台」或「兩個中國」的政策。當1964年中國進行了核子試爆,成為核大國,國民黨政府只能將「反攻大陸」作為政治口號而不再是其現實政策了。1971年大陸恢復了聯合國合法席位,1978年中美建立外交關係。這意味著美國或台灣當局主動發起兩岸戰爭的可能已消失,只要大陸不對台灣進行軍事打擊,台海就能和平。故此,當1979年大陸開始實行和平統一政策,台海就出現了和平狀態。
     
      台海長期和平的深層原因是大陸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政治原則。自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中共政府將經濟建設作為國家的最高任務,因此大陸對台政策的首要目標是追求兩岸關係有利於經濟建設,統一成為一個未來的政治目標。自20世紀80年代起,大陸許多人認為武力統一台灣不利於大陸經濟建設,到了90年代這種認識發展成為武力阻止「台灣獨立」不利於大陸經濟建設。1993年李登輝開啟「台獨」政策後,使「台獨」勢力不斷發展。隨著「台獨」勢力的發展,和平統一政策無法取得進展,而更為緊迫的問題是如何阻止「台灣獨立」。1996年大陸在台海舉行軍事演習,以軍事威懾的方法阻止「台獨。」然而,「台獨」勢力並不因此而退縮。雖然,人們懷疑不進行軍事打擊是否能阻止台灣最終的「法理獨立」,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原則還是讓大陸至今沒有對「台獨」採取任何軍事打擊行動。
     
     
台海和平的新穩定
     
      2008年開啟了台海和平的新穩定期。以往30年的台海和平時而穩定時而動盪。台灣和平在1979-1992年間是穩定的,沒有發生軍事衝突的危險。這一時期台海和平的穩定性源於兩岸執政黨都反對台灣獨立,且都無意短期實現統一。台海和平在1993-2007年間則是不穩定的,其不穩定性源於台灣當局搞「台獨」,大陸不能容忍台灣走向「獨立」。從2008年起,台灣和平重新回到沒有軍事衝突危險的穩定局面。目前台海和平的穩定性基於兩點,一是台灣當局不使用「台獨」語言表達其爭取國家主權地位的政策,二是大陸不以武力回應「台獨」蓄意挑釁的政策。胡錦濤主席於2008年3月4日發表對台政策講話,明確提出:「我們將始終如一地履行對台灣同胞做出的承諾,既不會因局勢的一時波動而有任何動搖,也不會因少數人的蓄意干擾而有任何改變。」
     
      擱置對「九二共識」的爭議是目前台海和平穩定的前提。大陸和台灣對「九二共識」的理解不同。大陸認為「九二共識」的核心是一個中國,而馬英九政府則認為「九二共識」的核心是「一中各表」,即兩岸是一個共同中華文化,但是兩個主權國家。馬英九就職演說的英文稿將其中文稿中的「兩岸同屬中華民族」譯為「In light of our common Chinese heritage(基於共同的中華傳統)」。他贏得大選後,立即提出兩岸「互不否認」的政策。在其就職演說的多個同一自然段中,他交替使用「台灣」和「中華民國」為主語,以表明「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在演說的結尾,他更是明確了主權領土範圍是台、澎、金、馬。
     
      由於兩岸對「九二共識」認識不同,因此擱置對「九二共識」的爭議就成為兩岸和平穩定的前提。胡錦濤主席於今年4月7日接見台灣新當選的副領導人蕭萬長後,蕭萬長抗議大陸有關於胡錦濤主席會見他的報導中有「一中原則」字樣,此後大陸對台的官方講話中便不再出現「一中原則」的字樣了,取而代之的是「九二共識」字樣。例如,在回應馬英九就職演說時,台辦主任陳雲林5月22日的講話說:「當前,兩岸雙方正為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恢復協商談判作出積極努力,並展開相關準備。」講話中沒有使用「一中原則」字樣。這個作法體現的是大陸對台政策中的「擱置爭議」原則。這表明,雙方都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仍無法穩定,還得擱置對「九二共識」的爭議才能穩定。
     
      擱置對「九二共識」的爭議是擱置兩岸之間的主權爭議。自1993年台灣當局開始搞「台獨」起,兩岸之間的矛盾性質就發生了變化,由政權之爭轉為主權之爭。馬英九在就職演說時講:「兩岸問題最終解決的關鍵不在主權爭議,而在生活方式上的核心價值。」他還講:「台灣要安全、要繁榮、更要尊嚴!唯有台灣在國際上不被孤立,兩岸關係才能夠向前發展。」顯然,馬英九所定性的兩岸關係發展前提是南北韓的那種主權分立。
     
      台海和平的走勢
     
      在兩岸都不否認對方主權的情況下,台海在2016年前將沒有發生軍事衝突的危險。馬英九很可能執政兩屆。在其執政的八年中,馬英九隻要堅持「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對話」的說法,大陸就不會採取武力的方法阻止台灣擴大國際空間的行為,台海和平就可以得到保證。馬英九已提出以「中華台北」的名稱加入國際組織的政策。目前,台灣以「中華台北」名稱參加奧林匹克委員會,以「台澎金馬」名稱參加世界貿易組織。因此,在2016年,台灣以「中華台北」名稱加入世界主要國際組織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如果台灣能以「中華台北」名稱參加絕大多數國際組織,兩岸關係到2016年時台海局勢的狀態將好於南北韓之間,因為兩岸之間沒有核問題。
     
      兩岸如果達成和平協議,兩岸在8年內有建立起軍事交流關係的可能。胡錦濤主席在3月4日對台政策講話中已經提出:「談判的地位是平等的,議題是開放的,什麼問題都可以談。通過談判,尋求解決兩岸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對外交往等到重要問題的辦法,對未來兩岸關係發展進行規劃。」馬英九在5月20日的就職演說中提出:「兩岸不論在台灣海峽或國際社會,都應該和解休兵,並在國際組織及活動中相互協助、彼此尊重。」如果兩岸在國際組織中是形成相互協助的關係,那麼兩岸之間進行軍事交流將沒有任何障礙。而一旦雙方進行軍事交流,那麼兩岸和平狀態就必然好於目前沒有軍事交流關係的南北韓。
     
      在兩岸保持政治對話的條件下,今後8年內,美台發展軍事合作將不直接引發台海緊張局勢。台灣搞「獨立」的軍事基礎是美國的軍事保護。美台加強軍事合作不可避免地會促進「台獨」勢力的發展,因此美國售台武器曾經常引發台海緊張局勢。兩岸能進行政治對話是兩岸關係緩和的結果,如果兩岸建立了平等的軍事交流關係,美國對台售武可能引發中美關係緊張,但應該不會直接改變兩岸和解的關係,因為,大陸不會因美售台武器而以武力威懾台灣。美國政府3月25日向中國通報錯將民兵III型洲際飛彈鼻錐運至台灣一事,中國要求美國徹查錯運的原因,但絲毫不影響兩岸關係的和解進程。馬英九執政後將不可避免地要從美國購買武器。這將是大陸面對的一個麻煩。但大陸未必就會將這個麻煩發泄到海峽對岸。
     
      從2008年起的台海和平穩定趨勢,必將進一步促進海峽兩岸的和平與發展,但能否有效地防止「台獨」和促進國家統一則還需觀察。台灣和平已經持續了近30年,兩岸統一尚未實現,「台獨」勢力有了發展。希望我對今後8年台海和平的預測不再重複當年我對台海軍事衝突預測的錯誤。
     
      ▲(作者是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

責任編輯: 鄭浩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0614/91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