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揭秘獎牌製作:玉很難找 金和玉曾無法拼合

最近,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王沂蓬背著三塊「金鑲玉」獎牌到處跑,講設計製作背後的故事。

2005年年底,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王沂蓬被一塊美味卻難啃的「大餡餅」砸中了。他成了奧運獎牌主創設計師之一。

最初,敦煌壁畫、京劇臉譜、絲綢、長城、太極等都進入他的設想考慮。可「『陰陽』圖案是人家韓國的國旗。長城是為抵禦外敵而建,又不符合奧運和平團結的精神。」最終,中央美院的設計團隊將包括「佩玉」在內的4套設計方案提交北京奧組委。所謂「佩玉」,就是在金屬材料中加入「玉」的元素。

點擊圖片看原樣大小圖片

金鑲玉

中國青年報報導,王沂蓬說,最初設計的獎牌挺薄,手感有點像化妝用的粉盒,沒有質感,又考慮到外國運動員人高馬大,就加大了獎牌的尺碼。可北京奧組委提出異議,那嬌小體操運動員怎麼辦?扛得動這獎牌嗎?於是,奧運獎牌又「縮水」了。儘管這樣,這塊獎牌在奧運歷史上還算是少有的「大塊頭」,以至於今天(16 日)的王沂蓬不得不為連奪七金的「美國飛魚」菲爾普斯擔心起他的頸椎健康。

還有,原來的玉璧上是設計了圖案的,但「簡潔」是獎牌設計發展的趨勢。「如果有圖案,你就回去琢磨圖案的意思,但面對一塊乾淨簡潔的玉璧,你就會去關注玉本身的含義了,而玉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代表的含義是最豐厚的。」王沂蓬說。

「金鑲玉」正式成為2008北京奧運會獎牌設計方案後,生產中首先遇到原材料問題。

「金牌用的白玉要保證同質,而銀牌用的青白玉則要同色,青海礦上的玉切開一看,完全不行!」王沂蓬告訴記者,獎牌用玉最重要的是要保證整齊劃一,「尤其是團體獎牌,不能有的白璧無瑕有的卻有紋理。」為了找玉,王沂蓬沒少費勁兒,幾十片幾十片的拼湊,好容易才找齊。

「我可知道什麼叫『賭玉』了,這輩子我也不會去賣玉了!」說起玉,王沂蓬至今心有餘悸。

原材料解決了,新的問題又找上門來。兩家廠子分別加工出來的金屬和玉片由於尺寸不合,竟然拼不到一起!兩邊都堅持自己是按照圖紙給出的尺寸加工的。兩家工廠的成品都在設計允許的誤差之內,只不過鑲在外的玉璧正好達到最大尺寸,而在內的金屬芯卻是最小尺寸。這個意外,令人哭笑不得。

日復一日,王沂蓬當初請來幫忙的學生,已經面臨畢業。人走了,活兒還沒幹完,他只得又請來一批學生幫忙,誰想直到這批學生又面臨畢業,獎牌設計的修改工作還是沒能完成。「就這樣三弄兩弄,就到了2008年。」

歷時兩年半的設計修改過程,將王沂蓬最初的激動磨成了淡然。但當第一塊「金鑲玉」掛上陳燮霞的脖子那一瞬間,王沂蓬找到了久違的激動。他說,「金鑲玉」的設計秀氣,特別適合女子佩戴,「當然最希望看到中國運動員帶上它了!」

責任編輯: 於飛  來源:中評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0819/99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