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投資理財 > 正文

通貨膨脹時代物價變動的九個原則

作者:

    原則1:持續的通貨膨脹

    1917年,美國企業巨子莫頓以位於紐約第五大道的豪宅換購了妻子深愛的卡地亞雙串珍珠項鍊。當時那座大廈作價120萬美元。但是到了1989年,兩者的價值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莫頓的大廈,作為紐約城的地標建築,1989年最保守的估價已經超過2000萬美元。但那串項鍊的價值已經不超過20萬美元。

    1917年一個擁有100萬美元的人已經相當富有了,莫頓先生有2500萬美元,是當時美國最富有的人之一。如今,有100萬美元不過是人們說的「勉強度日」而已,1988年《福布斯》公布的最富有的400個美國人,最少的身價也在2.25億美元。

    百萬富翁越來越多的原因之一是貨幣本身,近年來貶值。我們把它叫做「通貨膨脹」。

    原則2:供需定律影響價格

    從1917~1989年通貨膨脹讓價格增長了8.5倍,按此計算,莫頓的大廈和卡地亞珠寶公司的珍珠項鍊應該都價值在1000萬美元左右,但事實並非如此。這種差異是由供需定律決定的。

    紐約第五大道的土地是固定的,而對房地產的需求近年來越來越強烈,所以地產的價格越來越高。而珍珠項鍊正相反,19世紀末期發明人工養殖珍珠之後,精美的珍珠越來越多了。而戴著珍珠項鍊的貴婦人越來越少了,所以珍珠的需求持續下滑,價格也就隨之下降。

    原則3:重要的是百分比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並不關心花錢的數量,而是關心它在個人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對富人來說,魚子醬價格昂貴,但對他們來說也不過是九牛一毛。

    原則4:錢並不是一切

    有些商品的價格一直在增長,但是如果用其他因素比如時間來考量,實際上是更經濟實惠了。在1870年,從紐約到倫敦的二等艙往返船票大約是150美元,這個價格很多中產階級都承受得起,但是當時單程航行需要10天,而且也沒有帶薪假期這個概念。沒有幾個人能承受所花費的時間成本。現在,飛越大西洋不過是幾個小時的事,帶薪假期也很普遍,雖然飛機票要貴很多,但從美國到歐洲的航線上擠滿了各階層的人。

    原則5:不同時代的商品不能只比較價格

    一百年前,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馬車,取代它的是今天的汽車。兩者的花費從收入百分比來說都很昂貴。要養一套馬車比養一輛汽車花費更高,汽車只要停在街邊就可以了,但如果是馬車,就要費時費料地照顧它。汽車只有在跑起來的時候才燒汽油,而馬匹不管你是不是用,每天都要吃燕麥。所以不能單單從價格來比較這兩種運輸方式。

    原則6:勞動力的價格一直在增長

    1900~1970年,美國工人的工資刨除通貨膨脹率,大約增長了3倍。首先的原因是機械取代人類從事了越來越多的體力勞動和常規的計算工作,人們可以集中精力關注一些更有創造力的工作。其次是因為實物資本積累起來後,工人的生產率增長了,在單位時間內可以生產更多的產品和服務,工人也能分享資本帶來的利益。當然工會運動的興起是工人工資增加的另一個因素。

    原則7:72法則

    「72法則」公式為:本金增長一倍所需時間(年) =72÷年增長率(%)。如果一件商品的價格是10美元,通貨膨脹率是 2%,那麼36年之後它的價格就變成了20美元。

    原則8:鐵路引發價格重構

    兩代人之前,昂貴的貨車運輸,讓小麥只能在產地200公里內消費。今天,美國達科塔州的小麥、俄羅斯的小麥,還有印度的小麥在世界市場上競爭,黑海沿岸的敖德薩的小麥供應會影響紐約的小麥價格。鐵路的修築顛覆了世界的運輸費用,隨著鐵路業的成熟,運輸價格持續下降。

    原則9:社會地位的象徵從不會掉價

    成為富人意味著不但生活的必需品一樣不缺,更重要的是擁有普通人沒有的奢侈品。不幸的是,奢侈品的供應是相對穩定的,就如魚子醬和偉大藝術品的價格在最近幾十年裡起伏不大,它們都成為身份的象徵。

責任編輯: 陳柏聖  來源:世界博覽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0827/101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