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文集 > 正文

孔捷生:寧笑而死 不默而生

北宋大賢范仲淹的名句「寧鳴而死,不默而生」,乃傳統士人之風骨。近一個甲子,中國人也很「鳴」過幾次。第一次是五七年「大鳴大放」,雖系奉旨而鳴,但知識分子委實有話要說,不吐不快,孰料中了引蛇出洞的「陽謀」,被一網打盡。第二次是文革,更系奉旨,大家都要鳴,不鳴不行,結果招致整個民族之大不幸。第三次是八九民運,此乃人民自己要鳴,結局毋庸細表。 

    回首歷歷痛史,「鳴而死」實在太恐怖,「默而生」又實在太難受,老百姓到何處尋找精神逃遁之路呢?卻說後六四政治氣壓陰雲密布之際,忽而出了一套電視劇《宰相劉羅鍋》,嬉笑怒罵,借古諷今,坊間反響強烈,中宣部便要禁,於是驚動了總理朱鎔基。朱五七年當過右派,深知我朝無論為官為民,都是「鳴」難「默」亦難,他看了幾集便說:「讓老百姓出出氣嘛。」 

    朱總理的口諭,不期然成了後六四的時代精神,那就是大家盡可以「寧笑而死,不默而生」。於是舉國「爆笑」,既有王朔類的顛覆,亦有馮小剛類的媚俗,更多是來自草澤民間的惡搞。適逢網際網路大普及,風助火勢,火借風威。倘若毛澤東再世,當會刷新他的語錄:「利用笑話來反黨,是一大發明。」不錯,網民笑得刻毒,笑得邪乎,黨就是用來反的,不反黨還反誰?這次京奧,坊間就貢獻出許多笑話─ 

    其一,兩四川人進京看奧運,在巴士上討論旅遊路線,甲說:「我們先殺(四川話殺是去的意思)到天安門,再殺到毛主席紀念堂,最後殺到中南海。 」乙說:「要得嘛,我們就這樣一路殺過去。」豈知才下巴士,就被公安逮捕了。 

    其二,還是這兩人,被釋放後來到天安門廣場,卻不大敢說話了。甲終於憋不住問:「你啥子不開槍(腔)嘛?」乙答:「你都不開槍(腔)我浪個敢開?」話音未落,又被逮捕了。 

    其三,這兩人出了看守所,面面相覷。甲說:「這下子安逸了,錢包都空了,到啥子地方搞點子彈(四川方言是鈔票的意思)嘛?」乙未及答話,看守所的武警撲上來又把他們按倒在地……最後公安部發出通知,嚴禁奧運期間四川人進北京講家鄉話。 

    其四,布希總統在北京致電胡錦濤:「晚上一起看籃球賽?」胡答:「不如看桌球吧?」布希說:「那麼明天一起看游泳?」胡答:「不如看跳水吧。」布希說:「脆一起去看男足吧?」胡答:「那……算了,還是看籃球好了。」 

    其五,京奧獲得舉世讚譽,國際媒體皆認為後來者無法超越了,比中國有錢的,沒有中國人多;比中國人多的,沒有中國有錢;兩樣都有的,沒有中國人聽話。於是國際奧委會決定:倫敦放棄主辦權,下屆奧運繼續由北京承辦。消息傳出,領導、公安、武警和街道居委會幹部暈倒一大片,而且無人搶救,因為醫務人員也全部暈過去了。北京全城一片哭聲…… 

    這就是中國老百姓的「寧笑而死,不默而生」。

 

責任編輯: 紫薇  來源:孔捷生雜文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0915/102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