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嚴重金融危機正籠罩美國和全世界


雷曼兄弟瓦解震撼全球金融市場。(Mario Tama /Getty Images)

(美國之音記者:木風2008年9月15日華盛頓報導)隨著雷曼兄弟公司和美林證券這兩大招牌的消失,華爾街五大投行已經去之有三。美國和全球的金融體系正在經歷著這場從大蕭條之後最嚴重的金融危機。美國專家認為,未來會有更多的痛苦,歷史將會記住2008年9月15日這個改變歷史的日子。

已經持續14個月的信貸危機正在轉變成一場金融風暴,其風力之猛,看來完全超出了華爾街和美國政府的估計。

星期一,人們一覺醒來,發現華爾街的兩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公司和美林證券已經猝然倒下。在龐大債務的重壓下,具有150年歷史的雷曼公司宣布破產,而被譽為擁有美國最好的資產管理業務的百年老店美林公司也不堪債務的重負而被迫賣身給美洲銀行。從此,這兩家投資銀行的名號將從華爾街消失。再算上今年早些時候因同樣原因而被摩根大通銀行兼併的貝爾斯登銀行,大名鼎鼎的美國五大投行到目前為止已經有三家被信貸危機拖垮。剩下的就只有摩根史坦利和高盛集團這兩家了。

星期一發生的這些事件令全球金融市場感到惶恐不安。美國股市和世界主要股市都出現了近期罕見的拋售浪潮,各主要股指大幅度下滑。

美國總統布希出面發表講話,安撫市場。他說:「我知道美國人民對金融市場出現的調整很擔心。白宮和行政部門上上下下都在關注著這個事情。我們正在為減少干擾,把這些金融事件對整體經濟的影響減小到最低限度而展開工作。」

*布希:美國能夠對付這次調整*

布希還指出,短期內,金融市場的調整會很痛苦,人們擔心自己的投資,員工擔心自己的工作,公司擔心自己的業務。但是長期看,布希表示,他對資本市場的靈活性和彈性是有信心的,是能夠對付這次調整的。

財政部部長保爾森也表示,美國的銀行系統是「安全」而「健康」的。保爾森還說,政府和有關方面正在努力應對金融市場的困難階段。他認為,「美國人民可以繼續對我們金融體系的健康和彈性而保持信心。」

不過,金融界專家對政府官員對公眾的精神安慰根本不予理睬。華府經濟研究機構──經濟戰略研究所的研究部主任本·卡林納博士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的時候表示,星期一的事件不僅讓人們感受到了心理上的壓力,而且預示著未來還有更壞的消息。

他說:「這是美國大蕭條以來出現的最大的金融事件。這是一次嚴重的金融危機。我認為我們必須對這個最嚴重的事件給予嚴重的關切。我認為,雷曼和美林的消失構成了信用危機以來的第二波衝擊。」

卡林納說,第一波是房地產泡沫破裂引起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貶值、還貸違約等問題拖累了許多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表。現在是第二波,主要金融機構的生存不僅受到了挑戰,而且一個接一個地在人們眼前倒下。

加州的機構風險分析公司估計,在今後的一年裡,美國可能會有110家銀行破產倒閉,8500億美元的資產煙消雲散。金融專家卡林納指出,眼下最緊要的問題是雷曼破產而引起的信貸違約互換市場危機(credit default swaps markets)。金融機構買入房貸支持的證券或者其它債務之後為了減小風險進入信貸違約互換市場購買保險。現在出售這些保險的公司垮了,購買保險的公司面臨的風險大大增加。今後它們中有多少會步雷曼的後塵,現在還是一個巨大的未知數。

*不光是美國金融系統的問題*

美國最著名的沃頓商學院的金融學教授弗蘭克林·艾倫(Franklin Allen)對未來也感到同樣的悲觀。他告訴美國之音:「這只是一本很長的書裡面的一個章節而已。我們還會看到更多的問題。這不光是美國金融系統的問題,而且還是全球金融系統的問題。我擔心的就是這個。有些小國家的大金融機構如果出現了問題,這些小國家的政府是根本無力予以挽救的。比如,瑞士、荷蘭、比利時等。」

艾倫認為,美國發生的金融危機具有很大的傳染性,未來世界金融體系將遭受多大的衝擊,世界經濟會因此而受到多大的影響,非常令人擔憂。

華盛頓經濟戰略研究所的卡林納估計,華爾街在這次金融危機中受到重創,這正在永久性地改變全球金融業的格局。他對美國之音說:「我認為世界金融版圖的格局將會很不一樣。近期,美國投行的業務將大大減少,華爾街很多人都會失去工作。中、長期看,世界的金融重心將不會像現在這樣處於紐約和倫敦兩地。亞洲金融業的重要性將逐步浮現出來。新加坡、香港、上海等都在發展。」

卡林納表示,現在最有錢的是石油出口國和新興經濟體。它們的作用會越來越大。亞洲的主權財富基金現在不受美國重視,但是今後它們在美國的外國投資中的地位可能會大幅度提高。卡林納這位金融問題專家表示,星期一將是歷史的一個轉折點,美國自由放任的金融體系將會從此轉向一個有著更好監管而更加負責的金融體系,但同時美國對全球金融體系的主導地位也會逐步喪失。

責任編輯: 鄭浩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0917/103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