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外媒:30年中國經改 政治依然不變


1989年5月25日的天安門廣場,一名學生拿著破了的瓶子,上有鄧小平的的圖片。「小平」與「小瓶」同音。(CATHERINE HENRIETTE/AFP/Getty Images)
 

30年前的這個月﹝12月﹞,中國共產黨領導人開始進行經濟改革,打開了自由市場改革和外貿的大門,但是直至今天,對於政治,卻依然不願意有任何改變。

美聯社17日報導,1978年12月18日一個共產黨會議後,中國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從那時開始,中國經濟持續增長,至今僅次於美國、日本、德國,排名世界第四大經濟體,相較於1978年的300塊人民幣收入,去年的人均年收入已上升至約1萬9千塊人民幣﹝相當於2,760美元﹞。不過,即使是2,760 美元,也僅列世界排名第132。

但是,伴隨著經濟發展,也相應的帶來很多問題:污染、工業事故和產品安全醜聞。此外,中國嚴重依賴出口和外國投資,造成了全球經濟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而這種不確定性也同樣給中國帶來麻煩。

在經濟成長趨緩和工廠相繼倒閉的情況下,中國失業潮的威脅使得政治動亂一觸即發。為此,中共當局已下調利率,並承諾花費5千億美元來刺激經濟。

明年,2009年,中國將紀念一個黑暗的20周年,那是1989年的天安門事件,武裝軍隊鎮壓手無寸鐵、要求民主的示威學生,造成數百人,甚至數千人因而喪生。

儘管有巨大的經濟變化,然而中國的政治制度依然僵化,中國共產黨仍然牢牢的掌控著中國。

任教於香港科技大學的前共產黨官員丁學良﹝Ding Xueliang﹞表示:「中國雖然有顯著的經濟成長和社會進步,但是在政治改革和文化多元化方面卻是少的可憐。」

要求更多自由的呼聲持續著,本月初,300多名律師、作家、學者和藝術家傳遞著一份被稱為「08憲章」的公開呼籲,要求中共鬆開60年來的獨裁統治,允許民主改革。

雖然中國的網際網路用戶人口排名世界第一,超過了2億5千萬人,但是中共依然利用各種方式控制中國百姓的所看所聞。

儘管中國擁有豐富的糧食和自然資源,它卻只是一個開發中國家。世界銀行最近估計,中國13億人口中,超過1億人生活在每天收入少於1美元的困境下。雖然這個人數和30年前的8億人相比已經減少很多,但是目前成千上萬的中國百姓每天所得僅僅1到2美元。

對於農村貧苦的農民而言,擺脫窮困唯一的方式就是逃離農村到城市討生活。在那裡,很多農民成為工廠勞工、建築工地工人、計程車和卡車司機或撿拾可回收資源的拾荒者。

從事著最危險、最令人不舒服的工作,這些中國移民勞工可能是中國工業化的最大受害者,汽車排氣和燃煤電廠的煙塵令他們窒息。目前中國的河流里是未經處理過的污水,而村莊則充斥著塑膠袋和其它垃圾。

中國目前的經濟仍然是一個自由私有企業和國家操控的大企業的大雜燴,中共只放鬆了部份針對外資的股份投資管制,但在年初的通貨膨脹上升時,它依然將人民幣匯率維持在一個狹窄的區間內浮動,並且針對糧食和其它主要商品再次實施價格管制。

30年中國改革的教訓

《遠東經濟評論》主編Hugo Restall在華爾街日報16日評論中指出,外國企業對中國經濟的大量涉入不是計劃中的,它只是一種自然的演變。但是缺乏改革藍圖也導致了一些顯著的失敗。由於股票市場為國營企業提供了零成本的資金來源,中國的股票市場至今依然機能不良。

與此同時,在中國歡迎外國貿易和投資達到一個一般開發中國家極為少見的程度之後,北京正悄然轉變策略,對外國產品和投資施加一些非關稅壁壘。中國目前正推動新全國冠軍企業,這些企業利用各種所有權力結構和中共政府緊密連結,享受著國營銀行的慷慨融資。

中共所有這一切作為都減少了開放給真正的私人企業的機會,而它們才是中國經濟高度成長的主力。隨著經濟成長趨緩以及政治關係良好的幹部管理人員享有最大份額的機會,社會不平等和怨恨持續增長。

在政治界,政府和企業精英的緊密聯盟,意味著任何新出現的反共產黨的人都可能是反商業的。我們已經看到了這方面的證據。在知識分子中,一個主張加大政府經濟控制權限的民族主義運動-被稱為「新左派」——這是中共內部目前最熱門的趨勢。

在既得利益集團為了保護它們的經濟控制能力,而阻礙銀行系統和股票市場的發展時,共產黨獨裁政權的缺點變的越來越明顯。

Restall認為,無論是在經濟或政治上,明年將是對中國至關重要的一年。

《金融時報》亞洲區主編David Pilling 18日文章指出,看起來共產黨知道應該製造一個自己賴以生存的經濟進步,這裡有一個不可剝奪的共識:「如果你不懷疑我們的絕對權力,我們將給你經濟成長。 」然而,實施堅定的政治控制和嘗試解放企業的創造力兩者之間卻存在一個矛盾。

雖然這並不意味著這種矛盾是迫在眉睫的或者是中度的威脅,但是30年來中國令人印象深刻的所有經濟成長,都是歸功於修補協調政策和努力化解矛盾。現在的問題是:在滑溜的岩石和岩石間笨拙的行走,總是有滑倒的危險。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1220/113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