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告訴你個歷史上真實的李鴻章 免得央視誤人子弟

歷史一頁
  首先讓我們了解歷史上李鴻章的真實一面,李鴻章「發跡」之後,他們六兄弟曾在家鄉安徽省大規模地購置田產,並建造「大者數百畝,小者亦百十畝」的莊園式宅第。這些宅第外圍先鑿以壕溝,內築高牆如圍寨,四周又辟花圃、菜圃、園圃,內層又鑿有內壕溝,有的還設有碉堡、炮台、內外花園、藏書樓和秘密走廊等,儼然一個個小獨立王國。關於李氏家族擁有的土地,據曾在李府管過事的唐凌輝說,李府最盛時期,有田257萬畝。這些土地,李府採取「萬畝建倉」的辦法,委以親朋直接管理。現已知僅在合肥、蕪湖、肥西、無為、六安、霍山、廬江、舒城等地建立的「倉房」就有幾十個。李鴻章名下的田產,每年可收租5萬石。/據合肥東鄉佃戶統計,李氏在當地占地叄分之二,約50萬畝,而瀚章和蘊章之子經鈺,則是更大的地產巨戶。就這樣一個極其腐敗的封建官僚,居然被CCTV大為美化。
    19世紀70年代,清政府發生海防塞防之爭,李鴻章主張放棄新疆。他說:新疆「斷不能久守」,而且新疆也不重要,丟了於肢體元氣無傷,不如把用於新疆的經費移充海防之餉。而左宗棠堅決主張收復新疆,並且親自率兵收復了。
    1879年崇厚擅自與俄國簽訂有巨大損失的《交收伊犁條約》,國內輿論大嘩,要求改約,而李鴻章卻說如果改約「其曲在我」,又說如果不簽這個條約後患更亟。左宗棠等則要求改約。後曾紀澤奉命赴俄談判改約,收回一些權益。
    1878年中日就琉球交涉。李鴻章認為:琉球國向中國朝貢時所貢少,而中國所賜多,中國不合算;琉球離中國遠,離日本近,對中國來說「尚屬可有可無」,不必與日本爭。日本並琉球後,又要與中國劃界,主張將琉球南部接近台灣的宮古、八重山分讓於中國,作為國界。李鴻章卻說這兩島是累贅,不要。 
    中法戰爭時,李鴻章不同意抵抗法國的侵略,而威脅清政府說法國一向「因憤添兵」不好惹。張之洞主持戰事,起用老將馮子材,李鴻章反對。後來馮子材改變了戰爭態勢。而當中國軍隊乘勝追擊、法軍兵敗如山倒之時,清廷卻下了停戰令。張之洞等都知道這主要是李鴻章的主意,對他大加指責,有人罵他如秦檜一樣的「和戎宰相」,馮子材在前線給張之洞發一封電報,請他上奏誅議和之人。而李鴻章主張「乘勝即收」,結果與法國簽訂一個「不敗而敗」的條約。
    在電視劇中,好像一切誤國之責都與李鴻章無關。是慈禧太后修頤和園弄得海軍沒經費,是翁同和傾軋報復才搞得軍艦沒炮彈,是光緒皇帝急躁冒進才使得軍隊一敗塗地。李鴻章簡直比竇娥還冤。歷史上的真實情況不是這樣的,李鴻章對於甲午戰爭的慘敗是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的。慈禧太后挪用海軍經費修頤和園是有的,翁同和暗中拆台也是有的,但李鴻章的責任也不小。別的不說,只說他重用的那批將領就大成問題。我們看一下甲午戰爭的具體進展就會發現,除了海戰不算,其餘的戰鬥,幾乎每一次都發生了前線指揮官臨陣脫逃的事情,而這些指揮官大多都是李鴻章淮系的親信。
    在朝鮮戰場上,身為前敵司令的葉志超聞風即逃,從牙山逃到平壤,又從平壤逃到安東,一潰千里。他手下的幾個將領,除了左寶貴忠勇血戰外,衛汝貴、馬玉昆等人也學他的榜樣,帶頭逃跑,結果輕而易舉地斷送了整個朝鮮。 在旅順保衛戰中,北洋營務處總辦龔照嶼是最高統帥。但他不等日軍來到,就先化裝乘小舟逃往天津。到了天津,他見到李鴻章,李鴻章只是把他臭罵了一頓,又命他返回旅順,指揮作戰。對於這樣的將領,李鴻章採取如此的處置方法,難道不是大錯特錯嗎?龔照嶼返回旅順後,並沒有痛改前非,而是依舊隨時準備逃跑。當日軍開始進攻之時,除了徐邦道所部奮力抵抗外,黃仕林、趙懷業、衛汝成等將紛紛未戰先逃,龔照嶼再次逃跑。號稱「遠東第一要塞」的旅順就此輕易失守。
    在威海保衛戰中,南幫炮台指揮官劉超佩不戰而逃,致使炮台很快失守。北幫炮台指揮官戴宗騫被李鴻章認為是「膽識堅定,志節皎然」的優秀將領,但就是他卻一貫剋扣軍餉,虐待士兵。在戰事開始前,他匆匆忙忙地把軍中存銀八千餘兩運回自己的安徽老家。戰鬥開始後,他手下計程車兵自動潰散,炮台完全由趕來增援的水兵防守,最終陷落。 在遼河戰場上,除了淮軍,還有湘軍、楚軍諸部,淮軍主要統帥,年近八旬的老將宋慶還是比較能作戰的,但也沒打過什麼像樣的勝仗,太原鎮總兵聶士成,黑龍江將軍依克唐阿等部隊也有一定戰鬥力。但其餘部隊都無法令人恭維,都是屢戰屢敗,從鴨綠江邊一直潰退到瀋陽附近。在這個戰場上,清軍兵力達十幾萬人,而日軍最多時不過叄萬人,清軍卻一次像樣的勝仗都沒打過。
    通過以上歷史事實我們可以看出,李鴻章對於甲午戰敗,至少要承擔一個用人失察之罪。他重用的這批淮軍嫡系將領大多是些腐敗之徒。他們平素貪污軍餉,中飽私囊;打起仗來畏敵如虎,貪生怕死,以致誤國殃民,堪稱敗類。身為淮軍最高統帥的李鴻章難逃罪責,實際上,作為這樣一大批貪官污吏的領導者,李鴻章個人的品行究竟是什麼樣子,我們也是一目了然的。 李鴻章難道完全不知道他的部下都是些什麼貨色嗎?當然不是,李鴻章肯定清楚這些將領的底細。那為什麼還要重用他們呢?其實這也不難理解。李鴻章用人的標準,是以是否對自己忠誠為首要條件的,這也是所有軍閥政客都堅持的基本原則。所以,我們是不能把李鴻章當成賢臣良相來讚頌的。
    除了用人上的問題,李鴻章在指揮上也犯了很大的錯誤。他指揮作戰的基本指導思想都是從他的老師曾國藩那裡繼承來的,講究「以靜制動」,「先以我之不可勝而待敵之可勝」。他用兵時一貫小心謹慎,不輕易出擊,強調先站穩腳跟,擺出「猛虎在山之勢」,等敵人露出破綻,有可乘之機時再一舉出動。 他的這套打法,都是在對付使用大刀長矛的太平軍、捻軍時總結出來。當時是行之有效的,但現在迎戰現代化的日軍就毫無作用了。在戰爭中,清軍的表現是處處被動挨打,雖有整體數量上的優勢,卻在局部中總是處於劣勢。看一下甲午戰史就能明白,前期,清軍從無主動出擊之舉。後期,改為湘系將領指揮,才有了一些反擊作戰,當然也沒什麼戰果。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李鴻章在軍事上是十分低能的。
    從這裡我們還可以看出,李鴻章對于洋務的認識是有很大局限性的。淮軍水陸兩軍,在武器裝備上都實現了現代化,但是使用這些武器的人,特別是陸軍方面,思想卻還都停留在冷兵器時代。一支現代化的軍隊除了武器的現代化之外,編制、訓練、管理,特別是作戰指導思想都要相應地現代化才行。但是,清軍這方面卻不然,指揮打仗的還是原來那些用慣了大刀長矛的老將。這些人根本不懂現代作戰,很多都是文盲,沒人能看懂現代軍事地圖,當然也沒人能測繪製作軍事地圖。他們的身邊也沒有現代意義上的參謀部,因此打起仗來完全是跟著感覺走。清軍士兵根本就沒有經過現代作戰訓練,除了學會放槍打炮外,跟從前沒有任何區別。打起仗來,衝鋒時只會一窩蜂向前跑,防守時不知如何預設陣地。日軍在作戰中,總是先派出小股尖兵引誘清軍開火,弄清火力位置後,再用炮火摧毀。這一招日軍屢試不爽,從朝鮮到遼河,清軍始終就是學不會如何不上這個當。他在馬關與日本人談判時,他在談判桌上的這番讚揚敵人的勝利、讚揚敵人打敗自己的國家、從而感激敵人的談話,日本人聽了都感到驚訝。在談判中他感到日本難對付,就轉而幫助日本向自己的政府施加壓力,以求早日簽約。日本方面說又派出30餘艘兵船赴大連,李明明知道這是虛聲恫嚇,但卻把這消息轉給清廷不加以揭破。 1901年李鴻章奉命與慶親王一起與列強簽訂《辛丑條約》,這是一個「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條約。 歷史的真面就這樣被某些人隨便篡改,還美其名曰人性化。

李鴻章拜訪俾斯麥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環球視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9/0124/117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