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改革養老金能不能換個思路 大家都向公務員看齊

作者:
自從行政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待遇「納入社會保險」序列之後,社會上一片譁然,網絡上吼聲不絕,蓋因為目前的社會保險序列的退休金,實在是低得可憐,草民的鄰居,一個50年代參加工作的老太太,工人,工作了30多年,因為退休早,退休金相當低,前幾年不過幾百元,有病不敢看,電視機壞了也買不起。而行政事業單位的員工以前的退休金是比照公務員,水平相當與普通工人、企業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等,相差一大截。如果是同等學歷、同等工作年限者,草民過的地方,相差在3至4倍以上。有一個典型案例,兩人同年參加工作,一位在政府機關食堂做饅頭,一位在商業企業當職工,退休後,退休工資相差2倍多。
    
    現在要把行政事業單位員工納入社會保險系列,為什麼會引起這麼強烈的反響呢,因為這樣一來,大家肯定會擔心,如果按照目前社會保險系列發退休金的水平,今後退休的行政事業單位人員的退休金將會大幅度降低。
    
    有一個有趣的現象,說起來也是有些悲涼,當年,企業職工搞「改制」,把退休金改為社會保險形式的時候,受到不公平退休待遇的企業員工、特別是工人,沒有這麼大的動靜,起碼在主串流媒體上沒有這麼大的動靜。反而是一片歡呼聲,「進步」、「砸三鐵」、「推向市場」、「社會化」等等。這回動刀的對象包含一些原先享受事業單位待遇的新聞媒體單位了,「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優越感不再了,就口誅筆伐者眾了。
    
    那麼,怎麼才能做到兼顧各方面的利益,不會引起更多的社會矛盾來呢,草民以為,就退休金而言,最公平的做法就是向公務員、官員看齊,而且是「就高不就低」。當然,如果覺得成本太高,承擔不起,因為公務員畢竟是少數,那麼也可以平衡一下,公務員方面降低一些,其他社會化養老人員方面提高一些。
    
    當然,公務員會站出來大聲說,人家歐美如何如何,人家新加坡如何如何,人家香港如何如何,但別忘了,第一,中國是共產黨執政的國家,共產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而不是「為人民幣服務」,退休工人過得好一些,跟退休公務員的待遇差別小一些,是體現這個宗旨的。第二,現在什麼都要講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特色就是平均國民所得低,所謂「中產階級」太小,無法與歐美、香港、新加坡攀比,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之一是消滅貧富差距。如果少數人退休金拿得高高的,多數人退休金拿得低低的,會積累社會的不公平情緒。第三,既然說以前的特點是「共同貧窮」,現在就多向「共同富裕」看齊一下嘛,公務員、特別是公務員中的官員帶個頭如何?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9/0207/118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