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奇妙世界 > 正文

揭密神奇的「雨人」群體

最著名的白痴學者是美國鹽湖城的一位名叫金皮克(Kim Peek)的自閉症患者。
20070729-1jpg
皮克(Kim Peek)


最著名的白痴學者是美國鹽湖城的一位名叫金皮克(Kim Peek)的自閉症患者。他在歷史、文學、地理、體育、音樂等15個不同領域,都有著超凡的天賦。據報導,皮克有過目不忘本領。他甚至能將一本電話號碼簿上的名字和電話號碼一字不差地記住。直到如今,皮克幾乎能一字不漏地背誦9000本書的內容,不過,皮克在其他方面卻顯得相當「低能」,不能料理自己的生活,連穿衣服這類簡單的日常工作都不能做。皮克的故事給了好萊塢導演靈感,1988年奧斯卡獲獎電影《雨人》(Rainman)就是以他為原型拍攝的。因此,白痴學者又被人們俗稱為「雨人」。

美聯社2004年11月9日報導,美國宇航局科學家於11月初用研究太空飛行對人體影響的高科技設備,對金?皮克的腦部進行了一系列檢查,其中包括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單光子發射斷層掃描等成像技術,檢查結果將創建出一系列皮克大腦的精確三維圖像。研究者們打算將新的三維圖像與 1988年美國猶他大學神經學專家丹克里斯汀森博士曾為皮克拍攝過的核磁共振成像圖像進行比較,以了解在這16年時間中,皮克的大腦中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據為他進行腦部掃描的理察?波爾利博士介紹,皮克的大腦不僅具有獨特的能力,並且所有證據顯示,隨著時間流逝,他的大腦仿佛也變得越來越聰明。

美國宇航局科學家稱,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提供了一個窺測白痴學者大腦思維活動的窗口,是白痴學者研究中一種極有前途的新工具。利用這一技術,人們有可能精確地掌握患者奇妙的思維活動。因此有人稱這種技術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走進「雨人」們的世界

大多數白痴學者實際上並非真正的白痴,其智商一般在35至70之間,屬輕度或中度弱智,真正的白痴智商低於20。而大多數白痴學者並非地道的學者,所謂突出的才能只限於某一孤立的方面。

早在1789年,科學文獻中就出現有關白痴學者的描述。有「美國精神醫學之父」之稱的拉許(Benjamin Rush),描述了一位具有閃電般快速推算日期的富勒先生,當問他活了70年17天又12個小時的人總共活了多少秒鐘,富勒花了一分半鐘就得出正確的答案:2210500800秒;他把其中17個閏年都考慮進去了。但除了推算日期之外,富勒對複雜的數學並沒有什麼了解。

在1887年倫敦醫學會議上,以鑑定出唐氏症而知名的唐恩(J. Langdon Down)報告了他在倫敦主持俄爾斯伍德精神病院的30年間發現的10例白痴學者病例,並以醫學家的眼光對自己的病人進行了更完整的陳述。正是在他的建議下,醫學界開始用「學者症候群」(savant syndrome)取代「白痴學者」名稱。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知道白痴學者在推算日期、計算、音樂、繪畫、雕塑、查閱字典、下象棋、背誦、色彩、賭博,甚至經商及其它許多專業知識上表現出非凡的才能。有關文獻提示,白痴學者們至少擁有了300種以上的天才。而一些弱智者在某些方面表現出的技能,實在是令人刮目相看。

1952年出生的瓦洛(Richard Wawro)住在蘇格蘭,是位自閉症患者。3歲即出現繪畫的天分,17歲開始他的第一個繪圖展覽。倫敦的一位藝術教授看了他童年的油蠟筆畫作時,形容那些畫是了不起的珍品,具有「工匠之精巧,詩人之想像」。如今,瓦洛的藝術作品舉世知名。

20世紀60年代,俄羅斯一對孿生子再次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他們對過去發生的事情歷歷在目,可以清楚地說出他們出生以來經歷過的任何事情。同時,也在日期推算上表現出天才。例如有人問他們,1993年2月的第四個星期一是幾號?他們可以立即回答說:「2月22日。」這樣的問題連續提了50個,竟可以做到屢試不爽。與此同時,這對孿生子竟對加減乘除等最簡單的計算都一竅不通。

1994年元旦,丹麥的許多電視觀眾了解到了瑞典的一位白痴學者。哥本哈根電視一台報導了這位名叫卡萊爾的患者,他天生智力遲鈍,是個低能兒,還雙目失眼。卡萊爾唯獨對數學的反應異常敏銳,速算能力特強。他的天才被媒體披露之後,有人信服,有人懷疑。歐洲最負盛名的12位學者和數字家決定聯合對他進行一次考試。學者們擬出的題目是:共有64個木箱,如果在第一個木箱中放入一粒小麥,而在其後每一個木箱中放入兩倍於前一箱的小麥,到了最後一個箱子,應該有多少粒小麥。學者早已經事先算好了答案,應該是18446734073709551616粒。即使是對於這些學貫五車的學者們,得出這樣一個龐大的數字也不是舉手之勞,大家做了很長時間的演算和核實,才拿出來考這位白痴兒。出乎所有學者們的預料,僅僅30秒鐘之後,卡萊爾算出了那個正確的數字,令在座的所有學者瞠目結舌。

從左腦半球找答案

為什麼這些白痴在某些方面會有「學者」的才智呢?對此,科學家們眾說紛紜。我們知道,人的大腦左右兩半球各司其職。左半球主管語言、數字以及概念、分析等邏輯功能,而右半球則分管音樂、繪畫、空間幾何以及想像和綜合等功能。不少研究報告認為,一部分典型的白痴學者技能與大腦右半球功能有關。

1980年,布林克(Brink)發表了一項戲劇性的報告,對於左腦半球的變化可能引發白痴學者的重要性,提供了更多可信的證據。布林克是美國加州克拉夫頓丘學院的心理學家,他描述了一位正常的九歲男孩,在一顆子彈破壞了他的左腦半球,造成聾、啞及右半身麻痹的意外之後,出現了不尋常的「學者」技能。他能夠修理多級變速的自行車,以及設計新玩意兒。用未受損的大腦半球來推測,即左半球受損後導致右大腦半球占優勢。布里克報告後,納蒂阿(Nadia)等人的研究中也重複了布里克的發現。並認為藝術形象的形成和整體性、空間感、節奏感等方面,主要是右腦起作用的,是右腦功能導致了藝術創造性的產生。

近年來,出現了更多支持左腦半球假說的資料。1998年,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米勒檢視了5位患有額顳葉失智(FTD)的老年病人,這是一種早衰性的失智毛病。這些病人在出現失智及逐漸惡化的過程中,發展出藝術的才能來:他們能夠製作精細的藝術品、繪出優美的畫作。以「單光子發射斷層掃描」檢查,顯示這些人的腦部傷害主要在左側。

白痴學者現象被提出一百多年來,人類對此領域的研究不能說沒有進展。許多學說與假設被提出,每一種似乎都有其道理,但又都無法窮盡一些謎底。即使是已經研究這個謎有100多年歷史的西方國家,新聞媒介報導此類現象時仍以奇聞軼事的形式出現。而對於研究此類現象最多的醫學界,也同樣是一個一直試圖解開,卻一直未能真正解開的謎。這個最後謎底的揭示,無疑可使人類更加貼切地認識自身,甚至有利於幫助人類從中獲得某種進化的契機。

責任編輯: 吳量  來源:科學探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9/0303/122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