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為何中國煮米飯、蒸饅頭而西方烤麵包

作者:

西方先民卻沒有製造出一個三足鼎、或一個蒸鍋;而華夏先民也沒有烤出一片麵包來。

我們不必出國,就可以從國內不同風格的餐廳,感受到中西方飲食習慣的許多區別。至於到訪過歐美的中國人,那感受更深。西方家庭習慣烤麵包、烤牛肉(半生半熟),那是中國家庭怎麼也難得做到的;而中國家庭的蒸饅頭蒸包子蒸(或煮)米飯、餃子、煲湯,那也是歐美家庭十分陌生的活計。

豈不知這樣的區別由來已久,何止萬年!

20090425world_civilization01

從史前先民的農業和製造業,看中西方飲食習慣的區別

20090425world_civilization01

   

新石器時代,古老華夏文明跟地中海文明的糧食種植業、炊具製造業,就不相同。

先說農業--首先是糧食種植業的歷史研究成果,20世紀,國際考古發現:

(一)小麥是新石器時代人類農耕馴化的物種,栽培歷史已有萬年以上。

在西亞北非地區,考古發掘出兩河流域有野生和栽培的小麥以及栽培大麥;尼羅河谷(埃及)古時就種植大麥、小麥和亞麻;還種植橄欖和葡萄。但是一直沒有小米、大米。

(二)遠古黃河流域因比較乾旱、黃土脊薄,故以種植粟類(即小米、黃米)為主;長江流域因高溫多濕,多栽培水稻。但夏商時代文化中心在黃河中下游,所以遠古的「谷」最早通常指粟、稷、黍等,後來才加上麥和稻。

遠古我國農業所栽種的主體糧食作物是米:包括粟(小米)、稷(jì 穀子)、黍(黃米)和稻(大米).這幾種糧食,都適合以米粒的形式蒸煮來吃;不太適合磨粉後去烤去烘。

 20090425world_civilization01

   

古埃及先民將麥子磨粉、然後烤成麵包食用。

而歐洲地中海沿岸、北非、西亞等地的大麥小麥,則適合磨粉後烘烤,而不適合以顆粒的形式來煮食。

所以,華夏先民食用小米和大米,多採用脫粒、蒸煮的方式;

西方先民食用麥類,則採用磨粉、烘烤的方式。

周秦以後,通過文化交流,我國北方也廣泛種植小麥大麥,北方人改變為習慣以麵食為主。但由於自古傳統炊具的影響,中國人仍然習慣於蒸饅頭,蒸包子,煮餃子,煮麵條,仍然是以湯食和蒸食為主要形式。

於是乎,同是麥類麵粉的吃法,中國人蒸出來的是饅頭,西方人烤出來的是麵包;中國把肉菜餡包進生麵皮里,蒸出包子,這是中國人常見的快餐主食;西方把麵包烤好後切開,再夾進肉腸蔬菜就是漢堡包或三明治,西方人常見的快餐主食。

   20090425world_civilization01

   

壁畫古埃及農業。女人們會將小麥磨成麵粉,然後再由男人將麵粉烤成麵包。

   20090425world_civilization01

再說炊具製造業。雖然遠古同為使用陶器、青銅器炊具,但中西也不盡相同。 20世紀國際考古發現:

古埃及每個家庭都備有簡單的陶器,用來儲藏穀物、加工糧食以及製作食物。

埃及先民使用泥砌的圓柱形烤爐。爐高三英尺,爐底有帶坡度的小門,可收十灰土。燃料一般是木頭、焦炭或干糞。通常用弓鑽點燃。基本的炊具是兩耳的陶製平底鍋,把它放在爐子上燒烤麵包和其他肉類等。爐面要是放不下平底鍋、就在火上支起三腳架,來固定平底鍋。

華夏的炊具跟古埃及的最大不同在於:古埃及使用「平底鍋」,而華夏由「深底鍋(陶釜)」發展為三足(三個支架)的鼎和鬲(li),再發展為有三個「袋足」煮開水的蒸鍋 -- 甑(zeng),以及可以隔水蒸煑食物的三足 甗 (yan).

下面就用圖文說明這些演變的歷史過程 --

  

20090425world_civilization01

釜( fu ),古代寫作「鬴( fu )」實際就是圓底的鍋。它產生於新石器時代中期,商周時期有銅釜。「釜底抽薪」一詞,已表明了它作為炊具的用途。

20090425world_civilization01

為了燒火的方便,在陶釜下面墊起了三個支架。再後來,乾脆就把三個陶造的「足」直接跟陶釜燒制在一起,就成為了「鬲(li)」.


夏家店下層文化石城遺址出土了筒形陶鬲。鬲產生於新石器時代晚期。陶鬲是炊具,青銅鬲也作為祭祀用的禮器而存在於夏商周時期。

夏家店遺址(下層為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500年,上層為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300年) 

  

20090425world_civilization01

  夏家店上層文化炊器陶鬲(右上,高37 厘米)上層文化陶鼎(左下,高13.7厘米)

  

20090425world_civilization01

蒸鍋 -- 甑(zeng),就是底面有孔的深腹盆,是用來蒸飯的器皿,它的鏤孔底面相當於一面箅子。甑只有和鬲、鼎、釜等炊具組合起來才能使用,相當於現在的蒸鍋。自新石器時代晚期產生後,甑便綿延不絕,如今廚房中仍能見到它的遺風。

 
20090425world_civilization01

    黑陶丁字形足甗

(口徑16厘米,高24厘米。福泉山遺址出土。)

炊具「甗」(yan),可以隔水蒸煑食物。外表與鼎相似,所不同的在於器內中部凸出一圈寬棱,用來承放箄;還在凸棱下設有一個注水孔,可由外向內注水。甗蓋笠形,有小圈足形捉手。器足呈丁字形,兩側刻劃豎向條紋。整器塗紅褐色陶衣,器腹上部有三周凸弦紋,樸素大方。

  

20090425world_civilization01

    陶甗--下面煮水上面蒸米飯的蒸鍋、籠屜。


這是一種複合炊具,上部是甑下部是鬲或釜,下部燒水或煮湯,上部蒸米飯(乾食).陶甗產生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商周時期有青銅甗,秦漢之際有鐵甗。東周之前的甗無論是陶還是銅,多是上下連為一體的,東周及秦漢則流行由兩件單體器物扣合而成的甗。鬲、鼎與甑相合的甗可直接用於炊事,而釜、甑相合而成的甗仍需與灶相配才能使用。漢代有時徑直將「甗」稱為「甑」.

20090425world_civilization01

新石器時代中期發明了可移動的單體陶灶,為商周秦漢各代所繼承,並發展出了爐灶。「灶」因此成為烹飪活動的中心。


如此這般幾千年的演化,就造成了西方家庭習慣烤麵包、烤牛肉(半生半熟),而中國家庭習慣蒸饅頭蒸包子餃子蒸(或煮)米飯煲湯的基本格局。

順便提一下,尼羅河畔的先民以大麥、小麥等穀物製作麵包作為主食,也吃禽類和牛肉;古埃及人每日兩餐,後來改為三餐;早餐多為奶酪、麵包;伙食以燒烤配麵包為主。還經常喝一點啤酒和葡萄酒。這種飲食習慣,傳遍了地中海沿岸和歐洲各地,一直延續到今天。

影響到耶穌基督,在最後的晚餐上感嘆:麵包是我的肉,葡萄酒是我的血。【註:《聖經新約》記載:當時,耶穌拿起一塊麵包對門徒說:「這是我的肉,你們拿去吃。」又拿起一杯葡萄酒說:「這是我的血,你們拿去喝。以後你們要以此來紀念我。」由此演變成天主教做彌撒時信徒們領聖體來紀念耶穌。】

再說,西方的「感恩節」為什麼吃烤禽(如烤火雞)呢? 這種習俗,就要追溯到《聖經舊約》的《出埃及紀》摩西的故事了。當時摩西認為飛禽是天主的恩賜,是烤著食用的。

所以,今天的生活習俗,乃是人類文明史的積澱啊!

古埃及在公元前4100年已製成優質陶器 

20090425world_civilization01

    (圖為古埃及彩陶壺).


但是,西方先民卻沒有製造出一個三足鼎、或一個蒸鍋;而華夏先民也沒有烤出一片麵包來。

如今,東方人能夠盡情品嘗西餐,而西方人也能夠盡情品嘗華夏美食啦。

可見,只有各文明之間的交流、溶匯,才能夠最好地促進人類的發展!

責任編輯: 陳柏聖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9/0427/128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