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香港又一個可能引爆的金融火藥桶

全球爆發金融風暴以來,美國破產銀行「雷曼兄弟」債券曾把香港銀行界折騰得苦不堪言,在香港政府的努力之下,債券苦主總算大致得到六成以上賠償。其實,香港有問題決不止是「雷曼兄弟」債券一家,摩根史坦利(簡稱「大摩」)的「精明債券」等投資者的損失也趨嚴重。投資者到現在才明白,「精明債券」最大的風險並不是與之掛鈎的信用實體的違約或破產風險,而是作為本金投資抵押物的違約和破產風險,而這些風險並沒有在債券的宣傳文件上披露。而此種金融產品可能導致本金減至為零。據專家論證,這是絕對的不公平條款和霸王條款。沒有一個機構投資者會接受這樣的條款。奇怪的是這種金融產品在香港卻大行其道。

事情發生以後,香港的債卷監管機構不僅不抓緊時間處理問題,儘量降低投資者的損失,反而在相互推諉,到現在還採取敷衍和不作為的態度。香港證監會是否有對大摩進行調查,大摩在發行「精明債券」過程中是否有不當或存在著違法問題,到現在為止也沒有向香港社會做個交代。據了解,香港的某些政府官員和監管機構都怕得罪大摩這樣的投行,以為監管過嚴會把這些投行嚇走。而某些監管機構也不願得罪這樣的投行,因為這些監管機構的職員離職後都可能加入這些投行的法律合規部任職,不願意自斷飯碗,這顯然存在著明顯的利益衝突。而這些投行可能利用監管機構的這種鴕鳥心態,試圖鑽營監管的漏洞,而不顧忌任何懲罰。

香港「港澳研究中心」主任蒯轍元說,「精明債券」這一在歐美市場都不可以向零售投資者銷售的產品何以在大摩香港得到批准值得仔細調查。蒯轍元說,香港政府應該向市場傳遞一種信息,即對正當合法的經營者不但要扶持而且要鼓勵,但要嚴懲某些蓄意違法的害群之馬,責令像大摩這樣的投行應該負起自己應付的責任;「我不相信對大摩這樣的投行的正常調查或處罰會把它們嚇走」;試問大摩這樣的投行在過去數十年來,搭乘中國經濟騰飛的列車在香港市場撈取了巨額利潤,但仍在香港涉嫌不良發行「精明債券」,把香港當作自己的提款機,人們不禁要問大摩該不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蒯轍元說,鑑於證監會在處理「精明債券」等類迷你債問題上的曖昧態度,建議香港政府再選合適的調查機制對大摩等投行發行的「精明債券」和其它類迷你債進行調查。如果商業犯罪調查科缺乏這方面的專才,不妨從社會上招聘熟悉這方面產品的專才,甚至招聘曾經在這些投行相關部門工作過的專才以加快調查和處理的力度。否則這就是以香港市民的身家性命做代價,釀成百姓的永遠之傷,引發另一個不穩定的火藥桶。

責任編輯: 成圳鋒  來源:法廣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9/0816/140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