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古代科舉試卷什麼樣?光緒年間廩貢卷

試卷內頁

試卷封面

在清代以前,中舉、入仕是每個讀書人,也就是相當於現在學生的目標,也是他們實現人生理想或追求更好生活的最大動力,但是他們所面臨的考試和試卷都和現在完全不同。筆者手中所藏一份清代光緒年間的試卷就很清晰地告訴我們,當年的試卷是什麼樣的:高25.5厘米,寬 15.5厘米,共3頁7面,竹紙。封面中間上端一長方框內豎排著「松林書院」四字,下方有一圓圈,再下有毛筆字跡:「益都廩貢邱端玉」,右側豎排「第超等第二十八名」,其中「超」、「二十八」為毛筆手寫,「二十八」用的是繁體寫法。

試卷主人邱端玉字錦方,號星岩,清代益都(現青州)人,光緒八年舉人。其擅書法,書名重於清末民初。曾於光緒年間參與編著《益都縣圖志》。其被《齊魯書畫家匯傳》內收錄。這份試卷就是邱端玉成為舉人前,在青州府學松林書院的考卷。

試卷的內容是一篇八股文章,題目是《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試卷打有紅色暗格,每行25字,每頁9行,除去題目一行,共約911字。字跡比較工整,大多數字旁有圈點。

另外,卷子封面背面有一行批語:「有作意而篇幅太長刪之恰合詩可」,在「可」字下有一紅色印章,可見此卷還是得到了當時教學者的認可的。

廩貢

廩貢是什麼功名呢?就是指府、州、縣的廩生被選拔為貢生。亦用以稱呼以廩生的資格而被選拔為貢生者。

在明、清時期,舉人考試為三年一科,正式的名稱叫「鄉試」,雅稱為「乙科」,考上的即為舉人。鄉試都是於每年秋八月在各省省會舉行。鄉試的考場,稱為貢院。府、州、縣生員(秀才)中挑選出來的成績或資格優異者,升入京師的國子監讀書,稱為貢生。意謂以人才貢獻給皇帝。明代有歲貢、選貢、恩貢和細貢;清代有恩貢、拔貢、副貢、歲貢、優貢和例貢。清代貢生,別稱「明經」。初進學的秀才,稱為附生,附生升廩生,廩生升歲貢生 (含恩貢生),都必須經過歲試,依次遞補。廩生出貢,有一定年限,依序出貢的貢生,便稱為「歲貢」。假如出貢的年份,朝廷恰有重大慶典或喜事,則這年的歲貢,便稱「恩貢」,恩貢有一項歲貢所無的特權,即非有重罪,學政不能呈請革去科名。正途出身的貢生,另有「拔貢」、「優貢」、「副貢」三種。正途五貢之外,又有「准貢」、「廩貢」、「增貢」、 「附貢」、「例貢」等名目,都由捐納而來,視其身份,而名目也不相同。

松林書院

再來說說松林書院。此書院建於北宋仁宗年間,最初時因院內對植古松二株,干矮枝闊,故名「矮松園」。明正德年間,才更名「松林書院」,沿用至今。

據《青州史話》記載,宋仁宗曾御賜「矮松園」五經四書一宗,並詔示各州效仿青州,辦儒學,以為朝廷造就人才。明憲宗成化五年,青州知府李昂將府治儀門之左的 「名宦祠」,移建於矮松園,並改稱「名賢祠」,以祭祀宋代13名德政顯赫的青州知府,其中包括大家所熟知的寇準、范仲淹、歐陽修等政要文人。明正德十年,青州知府朱鑒又移「鄉賢堂」於此,以祀王曾、石茂華等當地名士56人。

清光緒二十七年,清廷諭令「各省、府、州、縣,大小學堂一律改為高等、中等、小學堂……」於是,廢科舉,興學堂,厲行新政的變革,在舉國上下展開。青州知府曹允源於次年將青州松林書院改為青州府官立中學堂。曹允源字根蓀,江蘇蘇州人,是由京官外放山東青州知府的。他寫信給他的親家翁——蘇州城內的名宿彭誦田老先生,讓他舉薦一位年輕練達、能中西融會貫通的鄉人,來青州中學堂做監督。彭誦田老先生經多方考察,舉薦了蘇州名士、後成為中國近代文學史上頗負盛名的鴛鴦蝴蝶派作家、中國新聞史上的知名報人包天笑先生。

松林書院作為青州治學、教育勝地,歷經了千年滄桑。至民國三年又改名山東省第十中學,校園擴建到書院以外地域。教育總長蔡元培曾親題「勤樸公勇」牌匾作為校訓,高懸門上。

 

責任編輯: 紫薇  來源:齊魯晚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9/1115/150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