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8種傳說中的神奇健康食品 你知道嗎

「印第安人沒高血壓就是因為吃了老玉米」、「白薯能吸收體內水分、脂肪和毒素」、「木耳能代替阿斯匹靈」……

  網上流傳甚廣的一篇「養生經」,特別推崇幾種健康食品,並指出只要多吃某種食品,就可預防某種相對應的疾病。

  這些食物真有如此神奇的效果嗎 專家表示,任何疾病都不存在靈丹妙藥,保持健康身體的關鍵是良好的飲食習慣——雜食不過量。

 
  1.老玉米含卵磷脂最多?

  流傳說法:

  老玉米在國際上被稱為「黃金作物」。原始美國人、印第安人沒有高血壓、沒有動脈硬化,就是吃老玉米的結果。老玉米里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亞油酸、穀物醇、維生素E,現在許多人吃卵磷脂,就是希望不得動脈硬化。其實,老玉米里含卵磷脂最多,還便宜。

  專家觀點:

  玉米是粗纖維,無論老玉米還是嫩玉米,都是很好的穀類食物。玉米比大米的價格便宜,種植方便,尤其在眼下城市人食物過分精細化的大背景下,提倡吃玉米是需要的。但不一定非得讓大家吃玉米粥,玉米棒子、玉米炒菜都是把玉米當成主、副食的好做法,營養不會流失。

  2.南瓜、苦瓜預防糖尿病?

  流傳說法:

  南瓜能刺激維生素細胞,產生胰島素。常吃南瓜的人不易得糖尿病。

  苦瓜雖苦,但分泌胰島素物質,常吃苦瓜的人也不易得糖尿病。

  所以,南瓜、苦瓜一定要常吃。

  專家觀點:

  糖尿病的發病原因包括遺傳傾向和長期的生活方式等,這是一種綜合性的代謝疾病,不可能只因為一兩種食物就影響其發病。

  苦瓜裡面含有的黃酮類等植物化學物有一定的調節血脂作用,但不能降糖。南瓜對預防和治療糖尿病有一定好處,這是因為其中的可溶性纖維有利於控制血糖,但南瓜本身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也很高,如果要吃,就要相應減少米飯的攝入量。比如從卡路里能量的計算來看,1兩米最多可以相當於4兩半的南瓜。

  3.紅葡萄酒抗衰老?

  流傳說法:

  紅葡萄酒能降血壓、降血脂。紅葡萄皮上含有「逆轉醇」,可以抗衰老、抗氧化,常喝不得心臟病,而且可以防止心臟突然停搏。所以紅葡萄酒在國外賣得非常好。白葡萄沒有逆轉醇,你是白喝了。

  專家觀點:

  葡萄籽和葡萄皮具有抗氧化和抗衰老的作用很正確。適當喝些葡萄酒也是有益身體的。釀造出來的酒比勾兌出來的酒好,可以適當喝一點,不過一方面不能多喝,另一方面也要因人而異。不同的酒有不同的功效。紅酒對軟化血管、降血脂和降血壓都有一定作用,但在活血暖胃方面,就比不過黃酒。

  4.蕎麥「三降」,薯類「三吸收」?

  流傳說法:

  現代人都「三高」,蕎麥則具有「三降」功能,它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吃蕎麥的人不得胃腸道癌症,如直腸癌、結腸癌等。另外,白薯、紅薯、山藥、土豆等則「三吸收」:吸收水分,吸收脂肪和糖類,吸收毒素。吸收水分,潤滑腸道,不得直腸癌、結腸癌。吸收脂肪、糖類,不得糖尿病。吸收毒素,不發生胃腸道炎症。

  專家觀點:

  蕎麥、薯類以及燕麥都是粗糧,適合現代人吃。但薯類既不直接吸收水分,不吸收毒素,也不吸收脂肪。

  粗糧含有豐富的纖維素,一個纖維素分子要攜帶7個水分子,因此粗糧在胃腸道內占據的位置大,停留的時間長,不僅容易有飽腹感,而且有利於清理腸道和排除毒素。

  但是,是否得胃腸道癌、直腸癌以及結腸癌,不能完全取決於是否吃蕎麥,至少目前醫學界還沒有人作出這樣的研究。

  5.番茄加溫才有營養?

  流傳說法:

  在美國,幾乎每個家庭都種番茄、吃番茄。吃番茄不得子宮癌、卵巢癌、胰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番茄生吃不抗癌。但番茄里有番茄素,它和蛋白質結合在一塊,周圍有纖維素包裹,很難出來。只有加熱到一定程度才出來。番茄炒雞蛋最好,還有番茄湯、番茄雞蛋湯也行。

  專家觀點:

  番茄生的和熟的都有營養。番茄里有番茄素,這是胡蘿蔔素的一種,由於其脂溶性的特點,煮熟後更容易被人體吸收。但並不能因此而否定生番茄的營養價值,因為生番茄的維生素C含量比熟的更加豐富。八大熱傳健康食品真那麼神奇嗎?

  6.小米能安眠?

  流傳說法:

  《本草綱目》早就說了,小米能除濕、健脾、鎮靜、安眠。現在很多人睡不著,得抑鬱症、神經官能症,吃安定。別吃了,還是喝點小米粥吧。農村的老頭老太太不知道什麼叫失眠,躺在床上呼呼睡,人家是喝小米粥喝的。

  專家觀點:

  兩千多年前的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載有的半夏秫米湯,是歷代醫家治療不寐的一首經典方劑。其中的「秫米」一般認為就是小米,有和胃安神的功效。可取小米9~15克,半夏5克,水煎後服,可治失眠。此方有燥濕、和胃、安神的功效,適用於「胃不和而臥不安」的脾胃不和失眠人群,而對心肝火旺導致的失眠效果不好。

  7.黑木耳可替代阿斯匹靈?

  流傳說法:

  現在一過年,心肌梗死一個挨一個,而且年齡越來越小。這裡有兩個原因,一個是高凝體質血稠,就是脂肪高。心肌梗死雖然無法治,但可以預防。有的大夫告訴你吃阿斯匹靈可以使血不黏稠,不得心肌梗死。但後果是眼底出血,現在很多人眼底出血。我勸大家不要吃阿斯匹靈。歐洲已經開始吃黑木耳了。

  專家觀點:

  黑木耳無疑是健康食品,對調節血脂、降低血黏度有一定好處,常吃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有幫助,而且其礦物質含量也豐富。

  但是阿斯匹靈是預防心血管疾病中的基本藥物,不能用黑木耳替代。而且是否眼底出血和每個人的體質、劑量以及其他用藥有關,需要諮詢專業醫生的觀點

  8.牛奶不如豆漿好?

  流傳說法:

  牛奶里含的是乳糖,而全世界有2/3的人不吸收乳糖,亞洲黃種人中有70%不吸收乳糖。

  豆漿里含的是寡糖,它100%吸收。而且豆漿里還含有鉀、鈣、鎂等,鈣比牛奶含量多。牛奶里沒有抗癌物質,而豆漿里有5種抗癌物質。其中,特別是類黃酮專門預防、治療乳腺癌、直腸癌和結腸癌。最合適我們黃種人的是豆漿,牛奶可以喝,適當加點豆漿。

  專家觀點:

  牛奶所含必需胺基酸、乳清蛋白和人體需求的蛋白最接近;另外,牛奶中的鈣和能量也遠遠超過豆漿。但豆漿也有其優勢,豆漿中的大豆類黃酮具有類雌激素樣作用,對更年期女性有益,有利於女性的內分泌調整,對皮膚有好處;理論上也能降低中老年男性的前列腺癌的發生率。

  此外,豆漿的熱量比牛奶低,有助於減肥瘦身。而確實也有相當部分的人不耐受乳糖,喝牛奶後出現腹瀉等症狀。高血脂者也不適宜飲用全脂牛奶。

  豆漿和牛奶都是很有營養的飲料,關鍵是根據不同的體質來選擇適合自己的飲料,嬰兒不能喝豆漿,牛奶才能提供足夠的營養;腸胃消化功能不好的人對牛奶不適應,豆漿同樣應少喝;還有的人吃了大豆製品會脹氣,也不宜多喝豆漿。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廣州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0/0119/156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