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寶寶哭泣家長理還是不理

暢銷書《初生至5歲幼兒》(YourBaby And Child:FromBirth To Age Five)的作者佩內洛普利奇醫生,近日拋出最新觀點——那些哭泣時被置之不理的悲傷寶寶在以後的日子裡健康出現問題的風險要更高,再次引發了關於「怎樣應對寶寶哭泣」的爭論。

寶寶哭泣家長理還是不理

她的最新研究證明,長期哭泣會提高應激激素皮質醇的分泌,進而損傷嬰兒正在發育中的大腦,導致日後學習困難。

而現在廣為接受的育兒觀點是:讓嬰兒哭泣20分鐘是完全可以的。備受媽媽們追捧的《超級育兒通》(TheContented Little Baby Book)的作者吉娜福特,建議家長們在嬰兒形成有規律的睡眠模式之前都要允許他們哭泣。

但是利奇醫生認為,太小的嬰兒根本還沒成熟到可以「學著」在正確的時間入睡。她說:「嬰兒哭的時間太長,最終肯定會停下來,但是並不是因為他學會了怎樣獨自入睡,而是因為他已經精疲力竭,而且已經對得到任何幫助感到絕望。」利奇表示,所有的嬰兒都會哭,也不是所有的哭泣都對孩子有害處,除了那些被置之不理、得不到任何回應的哭泣。

利奇的這條最新理論與上周澳大利亞默多克兒童研究所發布的研究結果恰好相對立。該研究所研究了225名曾在嬰兒時期接受過睡眠行為干預的6歲兒童,發現「受到控制的哭泣」或者允許兒童較長時間哭泣,對兒童的情感或行為發展並無負面影響。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搜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0/0505/166442.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