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流亡海外人士紀念「六四」21周年

 

 

二十一年前的 「六四」天安門大屠殺改變了那一代學生的命運。很多人被迫流亡海外。現在這些流亡海外的人也已經四十多歲,他們究竟都在想什麼?自由亞洲電台特約記者天溢德國採訪報導

圖片:這張照片攝於1999年北京的使館區, 那年湯志敏女士應荷蘭知名記者富蘭克林登的邀請,重返天安門,恰逢新一代大學生被中共操縱,扮演反美反西方民主的示威遊行。那時湯志敏抱著孩子匆忙見過天安門母親丁子霖和她的先生,匆匆拜見過他們死難於六四大屠殺的19歲兒子的靈堂。原攝影富蘭克林登, 翻拍王龍蒙張建(記者天溢提供)

 














舉世震驚的天安門「六四」大屠殺,改變了很多那一代學生的命運。在歐洲各國都有因為「六四」而被迫流亡海外的學生。現在,在「六四」二十一周年就要到來的時刻,他們之中很多人也在積極籌備紀念「六四」的各種活動。對於二十一年後他們究竟在想些什麼,記者採訪了流亡荷蘭的湯志敏女士。她對記者說:「我以我在荷蘭建立的全球維護華人權益理事會這個組織,還有我在網上建立的中國人權這個網頁來談幾點我的希望。我希望我們能夠在紀念「六四」二十一周年紀念的過程中,來結束二十一年來的這種民運個體戶的年代,讓我們來建立一個民主的團隊。這是我二十一年來悟出來的道理,我發現,民主是歐洲的足球隊的精神,而不是一個人的劇本,一個人的悲歌,是大家的合作。」

圖片:2008年春天, 湯志敏女士在家中通過荷蘭媒體呼籲關注中國人權狀況。(記者天溢提供)
 










對此,湯志敏女士對記者講述了一個故事:「我要給大家講一段小小的故事,和我的天安門的所有同仁們分享。幾年以前,有一個荷蘭人,這個人是一專門物色培養政治領袖為職業的。他對我說,他相信下一代世界級的政治領袖人物肯定是中國人,而且這個人很可能是天安門一代的人。這件事情,當時我不很明白,我現在想起來,我們參加「六四」的那一代人,現在剛剛四十歲過了,走過了人生之中的很多彎路,受過很多的苦,走過了很多的沼澤。各方面應該說是成熟了,這應該是人生的收穫季節吧。我覺得,他的這句話我明白了。」
 
湯志敏女士說:「任何成功都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靠自己的努力。他還說了一段很重要的話,這些人必須從自己開始,他說,天時地利人和,天時地利都有了,人和是從自己內心開始的。自己內心平和,然後從自己開始自我反省,自我覺醒,一個是省,一個是醒,醒過來的醒。自省和自醒。我想把這個感想和這段經歷來跟所有的同仁分享。」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0/0520/167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