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民生 > 正文

活魚值班死魚下鍋「掉包計」成飯館潛規則


「掉包計」儼然成了一些見利忘義飯館賣魚的潛規則。記者 李繼輝攝

  28日,北京日報六版以《活魚「值班」死魚下鍋》為題曝光了「九頭鳥」世紀金源店顧客所點活魚被死魚掉包的情況,並在隨後對這一現象進行了追蹤調查。記者發現,經曝光後九頭鳥的「值班魚」已經下崗,而其他不少商家依然在沿用活魚換死魚的伎倆。「掉包計」儼然成了一些見利忘義飯館賣魚的潛規則。

  


  「九頭鳥」世紀金源店

  「值班魚」已下崗

  昨天,記者殺了一個回馬槍,再次到「九頭鳥」海淀世紀金源店進行暗訪。看到該店水族箱內的「值班魚」已經下崗,活魚讓顧客驗明正身後,進了後廚沒再回來。

  中午12點,記者走進「九頭鳥」世紀金源店,裡面已坐了七八桌客人。「來條清蒸鱸魚,小個兒的。」記者點菜後,還是上次報導中的那個胖小伙抄起魚網,往水族箱裡一撈,一條活蹦亂跳的鱸魚出水了。放進黑塑膠袋里,往秤上一擱:「一斤二兩!」12點03分,活魚連袋被裝進一個塑料桶,大步送往後廚。

  三四分鐘後,胖小伙從後廚走出,溜達著回到水族箱前,手中的塑料桶一路輕飄飄地晃蕩著。「您再等會兒,我們的活魚現做,還得有會兒工夫。」

  12點23分,熱騰騰的清蒸鱸魚端上桌,嘗一口,肉嫩味鮮,再看魚眼珠,白白的,鼓在眼窩外。


  一小時十多分鐘內,胖小伙他們總共從水族箱裡撈出8條活魚,一一過秤後拿到客人桌前,再送入後廚。之前頻繁上演的「活魚到後廚轉一圈,又放回魚缸里值班」的場景,沒有再出現。每一次撈走活魚後,記者都看到胖小伙拎著空蕩蕩的桶從後廚而歸。

  「九頭鳥」的「值班魚」下崗了,但願這不是一時的避避風頭。然而,記者在其他飯店卻發現,活魚死魚掉包的伎倆還在反覆上演。

  「太熟悉」右安門店

  抓完再放不過3分鐘

  中午1點30分左右,記者來到太熟悉家常菜右安門店,點了一道水煮魚。一位女服務員來到門口三層高的水族箱跟前,撈出一條活蹦亂跳的大魚,男服務員上來幫忙,倆人一起才把魚塞進一個大塑膠袋里上秤。

  「這怎麼稱得准!幹嘛不把它打死再稱!」記者問。服務員不吭聲,稱罷拎起塑膠袋,穿過一排排餐位,從大廳西南角走到東北角,把魚放下。

  隨後記者目睹了奇怪的一幕:一個黑瘦的男服務員,拎著剛才裝魚的塑膠袋從裡面出來,直奔門口水族箱。到了跟前,剛才幫忙裝魚的服務員,又幫著把魚放了回去。一抓一放,前後不超過3分鐘。

  「這不是剛才我點的那條魚嗎?怎麼又放回來了?!」記者追上前問。

  「這個,不是,那個,這是我們放生的。」服務員支支吾吾,聲音極小。

  「這魚從哪兒來的?」

  「後廚。」服務員慌張地說,「……你找我們經理吧,我不知道。」

  「你把我點的魚放回來了,那廚房裡做的是什麼魚?」

  「這您放心,我們給您做的肯定都是活魚。」趕過來的大堂經理說,「這條不算,我們再重新給您抓一條!」

  「兩岸一家」簋街店

  活魚壓根兒沒進操作間

  下午2點多鐘,記者來到位於簋街的「兩岸一家」飯店。午飯高峰已過,前廳服務員稀少,記者徑直走到後廚,滿地的缽盆碗筷卻不見一個廚子。

  一排水族箱就擺在後廚對面。記者點了條活魚,一個穿著雨靴的夥計熟練地從箱裡撈出一條,麻利地過秤,隨後一甩手丟進那個空蕩蕩的後廚中的大水池中。這時,水族箱裡還有八條魚。

  三分鐘後,記者再次來到後廚,裡面依舊是空蕩蕩無一人,剛才點的那條魚正在大水池中游弋。記者催促另外一位路過的服務員趕快做魚,誰知她竟走到後廚南側的另一間屋,向裡面大喝一聲:「18號台的魚,快著點!」原來記者剛才看的後廚是假的,點的活魚壓根兒就沒進真正的操作間。

  不到十分鐘,記者要的魚就熱騰騰地上桌了。然而菜單上卻說,這道菜做起來很是複雜,需十幾道工序!廚師手快?還是此魚非彼魚?放下碗筷,記者再次來到餐廳後面,只見剛才點的那條魚還在水池中悠閒地游著呢。

  待記者吃完回到水族箱前查看,魚又變成了九條,同時假後廚水池中那條魚也不翼而飛了。


  「郭林」東大橋店

  水煮魚找不到魚眼睛

  正午時分,記者來到郭林家常菜東大橋店,餐廳大堂坐滿了前來就餐的顧客。「有水煮魚嗎?」「有!」話音剛落,男服務員就從店門口的水族箱裡撈出一條鱸魚裝進塑膠袋,一斤三兩。

  「吃魚就要吃新鮮的,我們這裡每天中午都要賣出去十幾條鱸魚。」服務員不斷向記者推介手中的活魚。「你不會給我掉包換死魚吧?」記者試探性地問。「大哥,瞧您說的,我們的魚每天都不夠賣!」隨後,他還向記者支招辨別活魚、死魚的小竅門——「死魚煮出來之後魚眼睛不是凹進去就是沒有,只有活魚的眼睛會鼓出來。」

  12點21分,得到記者的同意,服務員拎起塑膠袋徑直奔進後廚。

  12點34分,一盆熱氣騰騰的水煮鱸魚端上了桌,比炒一盤萵筍僅僅慢了不到5分鐘。「這魚是我們點的嗎?做得也太快了吧?你看魚眼睛都沒有了,跟你剛才說的都不一樣。」記者撈起魚頭質問道。

  「這個……這個肯定是活魚,魚眼睛也有可能……被油給燙掉了。」服務員說話忽然變得不太利索。然而,直至吃完所有的水煮魚之後,記者才驚訝地發現,盆里有魚頭、魚肉、魚尾,可愣是找不到魚的脊梁骨。

  一天的採訪結束了,我們有句真心話想對眾店家說:你們千萬別只為追求小利而丟掉了誠信,那可是立業興商之本啊!不要讓活魚「值班」死魚下鍋的事在京城繼續上演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北京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0/0730/174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