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危機守則 中聯辦宣傳部長郝鐵川講話轟動港媒

香港記者協會
圖片來源: 香港記者協會網站截圖

香港記者協會

 

麥燕庭說,「如果中聯辦真的會去溝通香港和內地的意見的話,就應該把香港人的意見明明白白、完完全全地反映給內地政府,幫我們一起爭取取消現在要求記者要先申請才能到內地去採訪的規定,因為恰恰就是這樣的規定就告訴了國內官員們(採訪的)不同的團體,這樣政府就可以濫用自己的權利,限制記者的採訪。」

中國駐香港的聯繫辦公室宣傳文體部長郝鐵川星期四對香港媒體發表講話說,媒體在社會秩序危急時刻的首要任務是協助政府,其次才是監督政府。香港記者協會接受美國之音採訪,表達傳媒業者的不滿。

據香港媒體報導,郝鐵川星期四以官方身份參加了香港記者協會舉辦的午餐會, 與當地幾十名記者和媒體人士進行交流,並發表了題為「社會秩序危機時期記者採訪的法律環境」的講話。郝鐵川在講話中列舉了中西方思想家的理論和美國的實踐,說明政府在社會秩序危機時期擁有超越法律的權力,勢必縮小媒體行使權利的空間。郝鐵川說,在危急時期,「協助政府執行應急措施成為媒體的首要任務,監督政府則是第二任務,媒體在行使自己的各項權利時要有所謙抑。」

*郝鐵川「危機守則」, 香港記者協會反擊*

香港報紙把郝鐵川的講話稱為「危機守則」,在第二天都進行了重點報導,一些廣播電台也以扣應節目的形式把他的言論作為熱門話題討論,可見香港傳媒所受到的觸動。明報在頭版的報導中引述幾位媒體人士和學者的意見說,郝鐵川要求記者在危急報導時以協助國家為本的說法,是把記者當作國家機器的一部分,有悖於記者的天職。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麥燕庭在接受美國之音記者採訪時說,「記者的天職就是去告訴公眾發生了什麼事情,在告知的過程中當然起到一個監督政府的作用。當局不可能要求記者成為政府機器的一部分。像他那樣講的話,等於是要求市民在出現危機的時候交出他們自己的知情權。」

麥燕庭說,其實恰恰是在社會危機的時候,傳媒更要起到監督的作用。因為市民有權知道政府採取的措施是不是能真的恢復社會秩序,在行使政府職能的時候有沒有侵犯個人的權利。她說,如果要記者在災難報導時先救人,再報導,這在原則和實際上都行不通。

*17年破冰接觸, 冰凍似乎未解*

昨天的午餐會是香港記者協會自1993以來首次與中聯辦的高級官員直接接觸的機會,被認為是雙方的一次破冰舉動。但是郝鐵川的講話在當時就引來在場記者的尖銳提問,包括香港記者在採訪突發事件時被捕,是不是記者沒有「國家危機」意識,以及香港記者在大陸採訪時被捕,是不是不應寫悔過書等等。郝鐵川都以向內地有關部分反映,以及尊重內地的回應來作答。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麥燕庭說,儘管郝部長強調的是社會秩序危機時刻,香港記者同業中卻一直感到大陸對媒體的打壓,令他們感到非常不滿。

麥燕庭說: 「現在問題是中共政府就是在平常的時候,也是一直打壓新聞自由。比如四川作家譚作人案子公開審訊的時候,他們是怎麼對待香港記者的?說記者藏毒,阻止他去採訪;8月1號廣州撐粵語的運動,又把記者給帶走,說記者沒有帶證採訪,當然都是廢話,因為那個記者是有證件的,還是駐廣州的記者。這就表明中國官員還是在不斷地,就是在平常的時候,也會打壓新聞自由。」

麥燕庭提到,中央政府試圖對香港媒體進行約束,在2000年的時候就開始了。她回憶說,當時中聯辦的副主任王鳳超說過在報導台獨、藏獨、疆獨的這些問題上,記者的報導要與國家的政策一致, 要跟政府的調子一樣。麥燕庭說,這在當時也受到香港傳媒的批評,但是之後她個人確實感到香港的傳媒被迫有所退讓,儘管後來也有對比較大的衝突事件的報導,但是她覺得「從地域性上來講,香港傳媒對這些地方的報導是不成比例地低。」

*麥燕庭: 希望中聯辦為香港記者爭取*

對於這次中聯辦官員提出「危機守則」,麥燕庭表示,她相信香港傳媒會據理力爭,恪守新聞工作的底線。同時希望香港媒體的表態和市民們的反映會清楚地傳達給中方,讓中共政府不是給香港記者設更多的限制,而是給他們在大陸採訪更大的自由。

麥燕庭說,「如果中聯辦真的會去溝通香港和內地的意見的話,就應該把香港人的意見明明白白、完完全全地反映給內地政府,幫我們一起爭取取消現在要求記者要先申請才能到內地去採訪的規定,因為恰恰就是這樣的規定就告訴了國內官員們(採訪的)不同的團體,這樣政府就可以濫用自己的權利,限制記者的採訪。」

美國之音記者試圖聯繫香港中聯辦宣傳文體部,但是電話始終無人接聽。據明報引述接近中聯辦的消息人士的話說,郝鐵川的言論屬學術意見,而不是大陸對香港傳媒提出的新政策。消息說,郝鐵川在談話中引用美國的實例便是指出,即使在新聞自由的美國,在社會危機關頭也有政府獨大的相應措施,可見他的觀點具有普遍性。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0/0822/176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