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胡錦濤訪美:大摩小摩獲准進中國大陸



國際知名投行摩根大通和摩根史坦利1月7日同時宣布,已獲得中國證監會批准在華成立合資企業。


摩根史坦利和中國華鑫證券宣布,將在上海註冊成立合資公司。華鑫證券將持有三分之二股權,摩根史坦利持有三分之一股權。

合資公司的經營業務包括中國市場的股票和債券的承銷和保薦、自營交易、以及中國證監會批准的其他業務。

摩根大通和第一創業的合資公司總部將設在北京,從事中國國內的證券承銷業務。第一創業將在合資公司中持有三分之二股份,其餘三分之一由摩根大通持有。

摩根大通中國區主席兼執行長邵子力說,摩根大通「將與第一創業證券積極合作,把握機遇,共同開發新的業務領域。」

摩根史坦利總裁兼執行長詹姆斯·戈爾曼在新聞稿中說,發展大陸市場的業務能力,一直都是摩根史坦利全球業務的重中之重。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美國長期敦促中國開放金融業務,但中國迄今讓步有限。中國在胡錦濤本月訪問美國前夕宣布批准這兩家投行進入中國,很明顯有為訪問營造積極氛圍的考慮。

不過,康涅迪克州資本市場諮詢和財富管理公司考泰奇資本的執行長丹尼爾·馬克爾(Daniel Mackell)說,摩根大通和摩根史坦利的獨特優勢也是其獲得中國監管者認可的必要條件。

他說:「首先,這兩家公司聲譽不錯;其次,它們資本雄厚;再次,它們可以為中國帶去豐富的專業知識。」

紐約時報報導說,華爾街急於在中國擴展業務,不僅因為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也在去年成為全球最大的首次公開募股(IPO)市場。

據全球股市諮詢公司DEALOGIC統計,2010年,深滬兩地股市IPO市場總共集資720億美元,歷史上首次超過美國和香港股市。

儘管中國大陸股市去年表現乏力,但IPO市場利潤不菲。兩家主要中資承銷商中信證券和國泰君安獲利均超過60億元人民幣。十家最大的券商在首次公開募股市場中獲利總額超過420億元。

考泰奇資本的執行長馬克爾說,中國證券市場的巨大利潤是吸引國際投行競相前往的主要原因。

他說:「我們都是經濟動物。這些大投行和我們並沒有本質區別。我們都在從發達市場抽身,殺入新興市場。比如亞洲、中國、拉美、巴西這些地方。」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雖然中國IPO市場利潤豐厚,但迄今為止,賺到大錢的仍然是中信證券和中金等中資券商。報導說,在2010年中國大陸的375起IPO當中,2004年進入中國的高盛集團在華設立的合資承銷商僅參與了一起。

此外,還有一系列因素制約外資投行在華業務前景。例如,中國仍將外資投行在合資企業中的參股嚴格限定在少數股權;中國證監會在決定上市公司選用承銷商方面擁有較大的發言權;和實力雄厚的中資投行相比,外資投行在華合作夥伴一般規模較小。

不過,考泰奇資本的執行長馬克爾指出,摩根大通和摩根史坦利這些國際投行已經在香港等其他主要市場和中資公司開展了多層面的業務往來。它們熟悉大陸市場的運作以及中共政府對金融業開放的尺度。在現階段,以合資企業的方式進入中國仍是這些投行的最佳選擇。

他說:「這些國際投行完全清楚遊戲規則,完全知道擁有中資合作夥伴的重要性,也了解這些是交易的一部分。它們樂於採用合資的方式進入中國。」

馬克爾說,中國允許大摩小摩進入中國,並不意味著實質性地擴大金融業開放。這個問題上的進展,則要取決於雙方在胡錦濤主席訪美期間的會談情況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1/0109/191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