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89天安門事件大事記:5月12日 星期五

作者:

   上午10時,北大約200名學生頭纏白布條,騎自行車到中國記者協會,據一位手持話筒的學生說,他們聽說國務院發言人袁木在這裡與首都新聞工作者進行對話,特意趕來。其實,袁木是在中國記協舉行中外記者會,不是對話。

   下午,北高聯宣布:他們將舉行一次絕食。在北大、北師大、北航、中央民院等高校貼出徵集參加絕食的簽名大字報,主要內容:13日中午12時集合去天安門廣場絕食請願,希望同學們報名參加。絕食的目的是:1、要求新聞自由,取消報禁;2、促使政府與學生對話;3、促進民主化進程。已有王丹吾爾開希、熊焱等近百人在絕食大字報上簽名。北師大研究生柴玲在北大三角地發表激情的演講,呼籲學生參加絕食。

   下午3時許,北大約400多名學生在校內塞萬提斯像前舉行第17次民主沙龍。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包遵信應邀發表演講並回答學生的提問。包遵信在演講中充分肯定了學生運動。

   19時40分,上海學生7人請願團抵京,10餘名北京學生高舉「熱烈歡迎上海學生首批請願團」橫幅在北京火車站迎接。隨後上海請願團到達北大,受到北大籌委會歡迎。7人請願團赴京途中,列車每停靠車站,就把請願團橫幅掛到窗口,進行宣傳。

   在首都各新聞單位負責人座談會上傳達了趙紫陽5月6日同胡啟立、芮杏文的講話。此後,《人民日報》等許多中央報刊於是便對學生的遊行、靜坐、絕食等採取充分肯定、積極支持的態度,作了大量報導,新聞界請願、簽名等活動大量增加,並與學生進一步相結合。

   北大的王丹、封從德、北師大的吾爾開希和北京電影學院的馬少方聯名致函中共中央,主要有三點要求:1、官方應肯定今次學潮是學生愛國民主運動。2、真誠平等對話。3、讓學生在校園內實現民主化,成立自治會,逐步制度化和合法化。

   《人民日報》今天發布評論員文章說,我們國家存在的問題,包括學生提出的一些問題,只能在穩定的大局下,在民主與法制的軌道上逐步解決。這仍然需要有關各方面共同努力,共同維護穩定的大局。

   【新華社溫哥華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萬里於下午二時半飛抵加拿大西部城市溫哥華,開始對加拿大和美國進行為期21天的重要訪問。

   【新華社北京電】國家統計局發言人章鍾基今天說,中國今年頭四個月的物價指數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7%。(物價飛漲是廣大民眾支持學生運動的一個重要原因)

   李鵬《六四日記》:11時半,我到紫陽處,喬石在。趙提出學生夾道歡迎戈巴契夫在國際上將產生不好影響。他提出,由李鐵映出面與學生對話代表團談話。我說,這實際上等於承認非法學生組織,而且並不能因此就阻止學生鬧事。(趙接受李鵬意見)

   李鵬《六四日記》:晚上,蘇曉康、鄭義、包遵信、劉再復、遠志明、王魯湘等40餘人在紅廟一家旅館開會,議定5月15日發動知識界大遊行,公開發表一個宣言,叫「五•一六宣言」。蘇曉康和王魯湘都是反動電視劇《河殤》的作者。

   上海的同濟大學組織遊行的曹建華等人在229教室召集200至300名學生開會,著重議論如果赴京請願團失敗了,如何爭取與上海市委對話等問題,並計劃成立「民主論壇」或「民主研究會」組織。

責任編輯: 宋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1/0513/205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