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中南海日記 中央書記處見聞 出賣中南海的人們

—中共中央書記處見聞 第2集-出賣中南海的人們

今天將為大家播報的節目是胡耀邦和趙紫陽擔任中共總書記時中共中央總書記處見聞錄,本節目的主要內容來自於吳稼祥先生的著作-《中南海日記》,本節目記錄了80年代中國大陸的一些事件及中共內部的一些秘聞,為了便於聽眾收聽,我們在有些地方加了小標題。

節目長度:14分40秒  下載mp3(16k) | (128k) 

出賣中南海的人們

午飯後,和宏遵、喬石的大秘陳繼平等人到瀛台散步。見一風塵僕僕的大卡車載滿貨物停在瀛台路邊,有幾個人在卸貨。上前一看,是湖北利川縣來的,在卸湖北利川縣產的煙,煙箱上卻印著「中南海」的字樣。

「從來沒有聽說利川縣產過什麼好煙」我嘟囔了一句。

「要好煙幹什麼,不管什麼煙,打著『中南海』的牌子,在中南海都能賣得掉。」繼平說。

這使我想起中南海商品部賣過的種種菸酒,各種物品和紀念品,很少有名牌產品,大多是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的東西。

「為什麼會這樣?」我問。

「嗨!有人在中南海唄!要麼是為家鄉謀點利,幫助銷點產品,要麼有別的關係,還有的說不清楚」繼平感慨道。

這就是權力與金錢的「結晶」,它不可能產生先進的東西。他們這是在出賣中南海,用包裝兜售劣質產品。他們還是小人物,只能賣賣中南海,誰又能擔保那些大人物不去賣國呢。


中國沒有新聞的原因

昨夜北京市百貨大樓起火,《經濟日報》破例在未經什麼人批准的情況下,率先報導了。今晨中央台在新聞節目中播了這條消息。

這一下捅了馬蜂窩。

首先在飯桌上大罵的是鄧力群的秘書劉中海,附和者一片。

「這樣的消息發它幹什麼?」劉中海高聲嚷道。

「是呀,中央和北京市都還不知道情況」

「我們都是聽廣播才知道的」

「況且,情況沒有完全弄清楚,損失多少,事故原因」

我這才明白中國沒有新聞的真正原因。不要小看這些人,他們可不是在街談巷議,可不是主婦饒舌,這些首長的秘書們的意見最容易變成命令。

他們懂新聞嗎?不懂。但他們有評點一切的嗜好。


雞多不下蛋

國家計委機械局6個幹部給計委黨組寫了一封信,為計委工作效率之低感到憂慮。下邊一個專案報上來,一年半載批不下來,有的近兩年沒有下文。有的報告寄來後,找不到下落。公文在許多機關(包括計委)長途跋涉,旅途艱難。有的京外單位,文和催辦的人一同到京,文不批人不走。你上班他到辦公室;你走他才走。 文轉到哪兒,人追到哪兒。今天《工人日報》披露,有一個單位為了建一棟樓,報批近三年,沒有結果。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像造成老母豬不育症的原因一樣多,但有一條可以肯定,機構越多,工作效率越低。有了一個機構,就要有權力。權力的象徵就是「批准」。每一道「批准」關,都是一個重兵把守的關卡,雖有關大將軍的本事,也難過關斬將,除非你成噸成車的好東西。只要一柱香燒不到,一道城門關死,你就完了,等著吧。


中共的恩惠銀行

今天討論,有人談到組織系統的腐敗和關係網,說有一個無形的「恩惠銀行」。

這個「銀行」我1983年到山東搞整黨試點調查時就發現了,可惜我沒有存點東西進去。這些銀行大部分是大官開的。一個大官一上任,立即有許多人前來立「戶頭」:我把你的兒子從農村遷入城市,他把你的女兒發展入黨,或捎來一些罕見 的「王八」或對蝦,如此等等。不要你立即兌現好處,恩惠都存在你的「銀行」里了,你心中有數。如果我也是一個大官,你也會主動到我這兒立戶頭。等到下一次 有事求你時,也就是從你的銀行里支取恩惠的時候。

這實際上是一種交換,但與一般商品交換有三個不同:第一,它不等價;第二,交換不是一次完成的,延期支付,是它的特點,而且永遠交割不清楚,總有「存款」餘額;第三,雙方交換的東西,大多不是自己所有的,而是憑藉權力把別人的東西或國家的東西變成你的東西。在這種交換中,不限於物質產品,從名譽到貞操,從良心到廉恥,都可以交換。這種交換一般不在公開場合進行,「市場」在寓所。


王兆國的講話

晚上在勤政殿小會議室開會。王兆國、溫家寶出席,討論兆國在中央黨校畢業典禮上的講話的起草工作。這個講話對兆國非常重要,這是他在書記處分管組織工作後的第一次公開講話,而且是在中央黨校對各地高級幹部講。

講話稿政治,

(1)不能留把柄

王兆國的講話稿第一稿付印。下午王兆國、溫家寶主持大家討論。討論的結果,我有兩個印象:一是寫這類東西,出新思想是次要的,主要的是通篇不要讓人有把柄可抓,如果被人攻倒一點,通篇就完了;

二是起草這類東西的人,能否成功,靠碰運氣,路子熟的,對各方面領導情況了解多的,運氣就好,寫出的東西就容易通過。

(2)平衡各方面關係

又改了一稿,大家都很辛苦。寫這樣的稿子,真正的困難不在於表述思想,而在於照顧各方面的關係。稿子不能份量輕,又不能份量過重。輕了,王兆國不滿意,胡啟立那裡也通不過。太重了,就有蓋上之嫌,反而害了王兆國。所以,我們勸進玉刪去講話稿里透露十二屆六中全會決議內容的一段文字。還要照顧到國務院,把文件中有關政府機構膨脹的內容也刪了。

(3)王兆國擔心耀邦的名字出現太晚

星期日也不得休息,到單位看王兆國講話稿。

下午王兆國、溫家寶主持討論第三稿。王兆國說,他最擔心兩個問題:一是在講話中耀邦的名字出現太晚了;二是說五十多歲的幹部該提的要提,這是啟立關照要說的,但鬧不好,可能出漏子。

(4)胡啟立嫉妒,胡耀邦欣賞

夜裡將王兆國的講話稿改了最後一稿。主要作了三點修改:一是引用中央領導講話,在引用誰,引用次數多少,先引後引方面作了補充調整,讓耀邦出現得早了些,增加 了一段紫陽的論述,又補引了陳雲的一段話;二是適當減輕了點份量,應當說,起草這個稿子所花的功夫,比起草胡啟立五一講話稿所花的功夫要大得多,而且用了同樣莊嚴的題目:「中青年幹部的歷史責任」,胡啟立講話稿題目是「當代中國工人階級的歷史使命」。我一開始就擔心胡啟立有看法,沒有在講話題目上把他放在高於王兆國的特殊位置。果然,胡啟立不同意用這個題目,只好暫時擱置,使王兆國的講話成了「無標題音樂」。為了便於讓胡啟立同意王兆國這篇講話稿,進玉故意在啟立的秘書楊仲瑜面前放風說,稿子平了點。胡啟立當真聽信了秘書的話,同意了。三是把「五十多歲的幹部該留的留下,該提的提」改成比較模糊的提法。


到現在我才明白,寫這類政治性文件,絕非易事。這不是一般的寫作活動,而是政治活動。不是一般的文章,而是政治藝術品。不了解內幕的人,很難欣賞到這種藝術的精湛之處。胡耀邦能夠欣賞,他拍王兆國的肩膀說:「我知道,你也難啊。講一篇話,要照顧各方面的關係。」

胡耀邦和鄧小平,陳雲在一起胡耀邦和鄧小平,陳雲在一起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1/0927/220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