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香港觀察:一個人人喊死的城市?

作者:
香港

香港作為最富有的城市之一,港人心中的鬱悶卻不斷增加,鬱悶來自社會上種種的矛盾。

聖誕佳節來臨,四周都播放著聖誕歌,一個本是普天同慶的月份,近日流行的卻是一句來自香港無線電視台一個劇集中的一句對白:「這個城市正步向死亡,你知道嘛?」

這句電視對白的前文後理是說香港人都喜歡著同樣的東西、過著相似的生活,人人生活刻板,追求著同樣的口味,城市這樣一步步走向死亡,這句算是少見於香港電視劇集的對白,近日在網上不斷被香港網民瘋傳,有趣的是來自不同界別的評論界人士,都拿著這句話來議論紛紛,就算是行政會議成員也以此來評論政府施政。

香港社會從來都是主流價值導向,文化發展方向接近單一,為何社會赫然如此感慨,人人大喊城市已死?

作為最富有的城市之一,港人心中的鬱悶卻不斷增加,鬱悶來自社會上種種的矛盾,不論是宏觀政治生態或微觀民生同樣出現,而市民卻無法解決,讓真心喜歡香港的人無法釋懷。

無法解開的鬱悶

政治上是香港感到最沒趣的地方,彼岸的雙英吵得熱熱鬧鬧,台灣人可以一邊罵總統無能,或民進黨蔡英文空心菜,然後以自己的選票過過癮,但香港人卻只能目光呆呆地望著兩個「英」,手上沒有選票,卻要每天看著主串流媒體對他們鋪天蓋地的報導,著實也很煩燥。

當大家看到被喻為狼的全國政協常委梁振英一副英勇相表示參選特首,卻在選舉委員會選舉中差點落選,傳媒為他點票,更發現可能不夠提名支持參選,所謂的「豬狼大戰」不一定上演,那就是連看場「電影」的機會也沒有。

於是有聲音為梁振英陣營喊死,認為要把他保送參選特首,有聲音更認為民主派應該要把選票投給梁振英,明明道不同不相為謀,為何要這樣投票?只是如果不把票投給梁振英,唐英年現在便可以宣布當選了。

城市人的集體失焦

在市民生活上,也是充滿對立性,近年社會越來越多聲音認為政府應該讓更多小商販去自力更生,可是發生一起旺角嚴重火災之後,販商又被認為是導致火警的原因,社會上又立即有聲音要求嚴管牌檔,販商們聲嘶力竭,揚言這些貨物就是他們的所有,要生要死。

社會希望讓不同層面的人有更多機會,但另一方面,我們卻面對著這種「形式開放」的危險,我們要求彈性,卻因為彈性太多而可能會危害性命。

香港目前有最高學歷的年青人口,年青一輩卻認為現在是最沒有保障和前景的一代,要往前走,只有跟著大陸經濟的指揮捧,做家長的,巳經無法確定自己子女會活得比自己更好,年青人都是一窩蜂的想著要買房子。

縱使香港仍然被認為是先進城市,但很多人活得迷惘,這種矛盾,引伸著一種不見前路的狀態,令一個城市的人集體失焦,說這個城市步行死亡也不算太浮誇。

主流社會的視若無睹

聖誕燈飾多

聖誕燈飾多,本是喜氣洋洋,電費卻成為議題。

國際社會上都在擔心著歐盟對經濟的影響,香港社會也不例外。喜歡炒股票的在喊死,但主流社會卻對經濟以外的事情便視若無睹, 像占領華爾街行動在香港受到的注意不多,更不要說「占領中環」行動。

時代雜誌選示威者為2011年度人物,會去示威的香港人只是少數,更不要說要搞革命,港人看著廣東烏坎村村民的遊行隊伍,要民主反專制的橫額,也只是隨意看看,根本也⌻4會成為主流話題。

當年香港是難民心態,今天不少有心人希望搞點革命,但現在決定未來,當你關心自己的地方,希望抓緊和土地的關係,卻換來官商勾結的感覺和對地產霸權的無力感。這個城市正步向死亡,是一種精神上的死亡,終使硬體仍在,但那種香港精神,大香港的定位巳經是完全死亡了。

聖誕燈飾多,本是喜氣洋洋,電費卻成為議題,政府為電力公司立了利潤管制保障,當電力公司宣布加電費,政府卻像示威者般,只在外頭要求電燈公司要有社會責任,不要隨意增加電費,政府本是最有權力控制電費的機關,卻反像市民般無力,更要成立臉書群組表示民意,這種政府變無力市民的情況,何嘗不令人覺得這個城市正在步向死亡?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BBC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1/1221/229472.html